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交IC卡数据客流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我国大城市工作上下班高峰期公交线路客流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以公交路线一卡通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天气类型、温度和风力多个因素对客流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公交工作日高峰期各时间段客流模型. 最后通过一卡通大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够准确且快速地预测高峰时间段的客流量,实现了通过公交线路客流预测缓解城市工作日高峰期出行拥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完善雨雪天气下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对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2017年12月份至2019年1月份的全线客流数据进行研究,引入客流基准值和客流偏差率的指标来量化轨道交通客流波动情况,研究雨雪天气下轨道交通客流波动规律,提出一种基于雨雪天气下轨道交通客流时空波动规律的短时客流预测模型WI-LSTM,以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平均相对误差(MRE)作为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与经典的SARIMA预测模型、支持向量回归(SVR)预测模型和未考虑雨雪天气的LSTM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考虑雨雪天气的WI-LSTM预测模型可以充分利用雨雪天气轨道交通客流波动规律,相比其他3种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WI-LSTM预测模型进一步提升了雨雪天气下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精度,可为轨道交通企业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轨道建设的快速发展,北京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网络化阶段.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客流特性,收集北京市轨道交通AFC(Auto Fare Collection)刷卡数据,对北京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的客流历年变化规律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特点,从北京市全网客运强度、换乘系数、平均运距方面,分析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其次从线路、站点两个层面,结合站点周边用地特性,阐述北京市轨道交通进出站规律、换乘规律;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未来建设规划中需要注意完善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建立多层次轨道交通管理系统,把握换乘站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城市群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四阶段法”的精度,在分析城市群轨道交通客流特点的基础上,将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分为独立线网分配预测法和综合线网分配预测法,分析了两种预测方法的预测模式及优缺点,对基于方式划分-交通分配的联合分配的综合线网分配预测法进行改进研究,提出了基于运营组织的城市群轨道客流预测方法,阐述了预测过程及其在TransCAD软件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改进方法以城市和城际公共交通网络组成交通分配的综合基础网络,从运营组织层面考虑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得到竞争后稳态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更加合理,最适合城市群的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客流预测。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是线路规划和运营组织的基础,为提高客流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基于云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轨道客流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云模型云滴的随机性和稳定倾向性改进传统遗传算法中固定设置交叉和变异率的方式,克服了标准遗传算法搜索速度慢及容易早熟的缺陷;再通过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最后...  相似文献   

6.
对济南铁路局徐州站的客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利用实际数据,分别对出站口、进站口以及各个站台的客流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为徐州站的劳动组织和作业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公交客流OD反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即不进行直接的公交OD调查,而进行调查量相对较少的站点上下客人数调查,通过一定的反推模型,计算出公交客流OD矩阵.本文在参考传统公交OD反推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同公交乘客出行OD概率分布,分析公交客流OD矩阵反推的各项影响因素,从实际调查的公交OD矩阵数据中建立新的反推模型.新模型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性质与平均乘距两项指标,利用公交站点上下客人数反推单条公交线路客流OD矩阵,改进了传统方法,有一定的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宁波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介绍了宁波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总结出了一种基于四阶段法改进的双重分配的轨道客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公共交通客流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公交线网和公交乘客出行心理特性的分析,及对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选择不同的阻抗函数应用两种公交客流的分配方法,即多路径分配法、容量限制分配法、通过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给出各自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0.
公交网络客流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分析出行特性为基础,分析了公共交通客流分配的特性,建大了网络路径和联线客流分配模型;针对混合交通中机动车与公共交通相互影响的特征,建立起网络联线上客流时间费用函数;并运用迭代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多路径网络客流分配。该方法具有较大适用性,可用于模拟现状客流和预测未来客流。通过调整模型中有限的系数和迭代次数可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际铁路的建设发展,为实现城际铁路列车的开行与客运的时空出行需求精确匹配,亟待解决适应城际铁路客流出行特点的客流分配问题.基于对城际旅客的出行选择分析,对城际铁路的客流分担率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旅客的出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结合旅客出行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旅客乘车选择指标;然后,基于最大效用理论,提出了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的计算方法;最后,以京津城际铁路客流出行特征的实际调研数据和客票数据为基础,计算出2025年的京津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为63%,预测客流量为3 621万人次.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旅游景点游客满意度与投资规模和服务设施数量的矛盾,引入排队模型,给出了单独到达和批到达排队模型的运行指标,并结合费用优化模型计算出科学而合理的服务设施数量指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排队论的游客服务对象的规模与满意度优化组合研究对提高旅游管理运营效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出发,对BRT和常规公交的客流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BRT和常规公交的协调关系,确定了以行人出行成本为指标的客流适应性评价模型。该模型主要基于时间价值理论,以行人的出行成本为量化指标,利用MNL模型估算时间价值,将时间转化为成本,并建立定量比较模型,比较快速公交(BRT)和常规公交客流的出行成本,从而判定两种公交方式的适应性。最后以成都市二环路BRT和52路公交车为例,验证了该比较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确定合理的公交接驳范围是规划公交接驳线路、优化接驳设施的基础。文章提出了公交接驳潜在客流的概念及其识别方法,基于可达性一致原理,依据居民出行目的分析和潜在客流兴趣点挖掘,同时考虑相邻车站客流竞争关系,提出车站公交合理接驳范围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根据车站周围的土地利用性质,济南地铁2号线的19个车站可分为居住类、办公类、商业类、混合类等4大类;随着出行环境的改变,公交接驳区域潜在客流的出行交通方式转为“公交+轨道”的组合方式;基于客流出行需求特征分析,可获得办公类车站彭家庄站的公交合理接驳范围,即半径为2.43 km的扇形区域。  相似文献   

15.
都市圈客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输系统规划是都市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交通流的调查与分析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前提和条件,而运输流的调查与分析是运输组织和运输场站规划的前提和条件,根据单核都市圈中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结构特征,分析了其客流的生成规律、增长规律和交流规律,结合国内外实例,对都市圈客流结构、运输方式选择以及中心城市的客流分布特征进行了重点研究,总结出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单核都市圈客流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城市间直达运输与结点运输相结合的公路运输组织方式,并对中心城市公路客运场站体系结构和空间布局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是噪声污染治理与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大致划分为统计模型、经验模型、理论模型和宏观评价模型4类,对各类模型的基本建模思想、代表模型、模型发展以及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水下自主航行器(AUV)接驳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一种新型喇叭状开口型接驳系统的接驳碰撞过程进行分析,从而为接驳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参数选择提供依据.在详细分析AUV的水下受力状况和碰撞参数的基础上,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建立仿真模型,并探讨喇叭口的形状、喇叭口和AUV导流罩的材质、AUV的推进力以及AUV的初始位置对接驳过程的影响.以顺利进入喇叭口、碰撞过程的最大碰撞力和从碰撞开始到接驳完成所用时间为衡量标准,进行多次仿真,发现:较小的喇叭口开口角度刚度小、阻尼系数较大、表面光滑的材质以及较小的偏距均有利于接驳过程的顺利进行,而推进力的变化对接驳过程的影响较小.通过比较AUV在碰撞开始前的不同初始位置和偏角下碰撞过程初始姿态下的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19.
公交网络客流OD是公交线路规划和调整的重要依据。直接进行OD调查过程复杂,且数据精准度受抽样率影响较大。传统模型忽略公交换乘和道路拥堵对OD推算路径的影响,推算结果不理想。根据公交站点上下客流数据,提出以公交网络阻抗为基础,建立广义最小二乘法和交通分配相结合的双层优化模型,考虑公交换乘和道路拥堵对OD推算路径的影响,设计相应的收敛计算规则,并运用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与实际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的结果证明该公交客流OD推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旅游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历来是旅游研究的重点。主题公园旅游客流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现象,以无锡、苏州和常州3市的主题公园为例,对这一独特旅游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无锡市旅游客流变化与影视城的客流变化关系进行分析,为我国主题公园旅游客流的合理调控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