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廷宝先生(1901—1982年)是中国近现代最具盛名的建筑师和教育家,他也是最早受巴黎美院式建筑教育的中国留学生的代表性人物对于所谓的"布扎"建筑教育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建筑风格的层面——西方古典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文章则提出一个认识"布扎"建筑教育本质的新角度,即它的目的不是传授一种特定的建筑风格,而是一种推敲处理建筑的平面、立面、体量和空间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构图"文章借助"我们今天有机会成为杨廷宝吗?"这个假设性议题来引出对于"布扎"建筑教育的本质、当前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危机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大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展览的举办,已引起建筑学界学者对于布扎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及其历史价值的再度研究,进而也引发我们希望对西方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之关联性的重新认识。文章基于我们是否仍然应该在"规则"与"自由"间的矛盾中定义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的不可调和性这一追问,通过对法国布扎教育机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回溯,聚焦其代表人物的建筑观念和设计理论的源流关系及其学术争议.展开关于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发展之复杂关系的重新认识,为重构中国自身20世纪现代建筑发展进程的历史叙述,贡献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建筑》2018,(6)
建筑教育在经历"布扎"与"包豪斯"体系之后,开始将研究作为其基本方式之一,即以研究的视角看待建筑设计,寻求建筑教育的新突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通过开展建筑学研究方法教改实践、构建纵向介入、横向关联的课程体系,提出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应适当介入跨学科知识,拓展多元化的研究问题。同时将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手段与建筑设计进行关联和应用,希翼为本院建筑学研究生后续开展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钱锋 《南方建筑》2014,(6):27-33
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国通过各种途径逐渐受到西方蓬勃兴起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其主流的"布扎"教育和设计体系也在发生相应转变。文章以40年代后期受教于实施"布扎"体系的之江大学建筑系、50年代初活跃于建筑设计领域的建筑师和教育者黄毓麟(1926-1954)的设计作品为例,分析他在探索现代建筑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论文一方面剖析"布扎"体系在黄毓麟作品中所呈现的基本特征,揭示该体系的本质和核心思想,另一方面考察西方现代建筑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对于"布扎"教育体系背景的建筑师产生影响,并进而阐述这些思想对于"布扎"体系本身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的技术性越来越被现代建筑师所重视,影响到建筑教育。作为工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是否还需要开设美术课,多大份量?许多同志提出了异议,造成了建筑系学生的不同思想倾向,如何辩证地对待美术课就成了一个建筑教育中的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建筑模型及摄影技术的发展,绘图在设计中的作用更加缩小,许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也以为美术的基础训练是可有可无的,盲目地师法外国的方法,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笔者在访问几所高等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就深感按我国的国情,建筑学的美术基础训练应该加强而不能削弱。目前,我国建筑系的学生有几个弱点:一是创造性的构思不丰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筑学专业的发展,建筑设计人才培养也面临新挑战,社会对于既有创新精神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学的基础教育提出了系列要求。作者结合实践探索"布扎"经典模式教育的时代内涵,指出其"垂直培养"、"竞赛/竞图"等核心理念可为建筑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指引。提出结合"布扎"模式核心理念,形成设计课程模块化、理论—设计课程纵横支撑、师生立体交流平台,推进建筑学特色培养体系的建设;并立足建筑学基础教育特点在渗透式教学、组合化课题、竞赛与垂直培养互补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近五年改革与实践梳理总结,为"布扎"模式的创新延续与建筑学特色培养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前往西方学习建筑的留学生回国后创立了早期的建筑教育体系和制度。当时最为集中的留学生群体是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庚款"留学生,这个时期这所学校深受法国"布扎"体系影响,其教学和设计思想通过留学生的引入影响了中国的早期建筑教育体制。文章试图剖析当时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教学的基本特点,进而以近代中国的之江大学为例,分析这些教学方法和思想如何对中国院校产生影响,阐述其在中国移植与转化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至中期,西方国家的建筑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布扎"到现代建筑的转型。"布扎-摩登"强调两种力量相互交织的转换过程,一种上升的力量挑战和取代另一种衰退的力量。中国从西方国家引进建筑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同样的现代转型过程,只是中国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而有自己特定的时间表和发展特点。文章的目的在于通过中西比较的方法来界定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话建筑师     
正UA:在我们国家,建筑学专业更多的是设置在综合类院校中,具有明显工科属性的学科内,请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建筑学在中国美术学院是怎样一种存在方式,是如何兼容人文艺术及工程技术两方面属性的?孙科峰:中国美院建筑学院的核心教学思想为"重建中国本土建筑学",简单的理解就是建设一种可以和当代世界建筑教育学术前沿平等沟通的,但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新的建筑教育体系。重点研究方向则是围绕如何以艺术的人文经验对既有建筑学专  相似文献   

10.
<正>1977级、1978级、1979级大学生这一批人是中国新旧教育体制交替的亲历者,被称为"新三届"。在建筑领域的"新三届"人经历了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恢复阶段,与前辈建筑学人有清晰的师承关系;而且,他们是中国建筑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是设计机制改革的推动者,亦是新的学术体系的推动主体,对更年轻的建筑学人也有很大影响。这批建筑学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生态形成过程中的中坚力量,至今依然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继"50/60/70年代生中国  相似文献   

11.
论坛二     
正黄居正先生在开场中提出:建筑既作为文化载体,亦作为文化的表征。讨论建筑教育重要的是将建筑教育看成文化。这次会议是在大美术的框架下探讨建筑学,探讨作为文化研究的建筑教育,因此人文学科的特征不可避免。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究竟有什么样的内涵和意义?究竟教给学生哪些文化?朱文一教授提到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特点,其形成原因之一是高考制度。针对建筑教育,最重要的是将文化体现于其中并应该因材施教。作为文化研究的建筑教育,应该随着学生自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建筑学的特殊性,探讨了在CDIO教育模式下的建筑学美术基础教学,提出"艺科交融"的建筑学教学特色,强调建筑学美术教学的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的统一,重视美术对学生的陶冶作用,对应CDIO教育模式的各个层面,提出了在建筑学美术教学中构建"大美术"教育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建筑学科内部,建筑技术史研究长期未获足够重视,这应与该学科初创阶段之"布扎"渊源有密切关联。基于作者开设技术史与技术观课程的契机,文章从学科自主的立场出发,梳理与检讨了建筑技术史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一、明确的技术史观是开展技术史研究的前提;二、建筑技术史研究应该也必须面向建筑学基本问题;三、技术史研究与学科史研究之协同是学科自主立场的支点。  相似文献   

14.
杨兆凯 《华中建筑》2011,29(2):24-29
自京师大学堂颁行<学堂章程)引入"建筑"一词及课程计划以来,北京大学与我国近代建筑教育始终息息相关.该文围绕北大建筑教育史,钩沉近代中团精英对建筑学教育的推动及策略调整,揭示建筑教育在中国从美术到工程、从绍介西学到整理国故的全面回归--或曰"本土化".  相似文献   

15.
正建筑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一方面,它深受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变迁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与建筑学的学科演变相辅相成今天,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文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建筑学的发展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学的知识体系也会有调整和更新,这种调整和更新在多大程度上会要求建筑教学做相应的改革?如何改革?而在求变的同时,是否也要思考建筑学的核心、建筑教育的核心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之间的关系?面对中国当代建筑教育的现状,本期作者提供了不同维度建  相似文献   

16.
评委寄语     
正让生活质量、空间质量变得更好,是建筑师所负有的社会责任。发现城市问题、挖掘城市机遇,并说服投资人与城市管理者是未来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同样,自己发现题目、解决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建筑竞赛应该为学生提供的建筑学教育。——齐欣中国建筑教育强调形象思维、对形体的设计和对建筑单体的理解,但忽略了社会问题和城市问题。本次竞赛题目的着重点在于对传统建筑、时空和社会发展的理解,是对过去中国建筑学教育的颠覆。——徐辉  相似文献   

17.
<正>绝大部分建筑人的建筑教育开始于建筑学院的设计教学空间。颇具怀旧色彩的"专教"一词在某种程度上传达了这类特殊教学空间的识别性。我们不想声称自己是环境决定论者,但不可否认的是,设计教室——或"专教"——对我们建筑价值观的最初树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在此启动建筑学的行程,浸染建筑师的习性。我们在此以无知者的天真,毫无抵抗地接受这一空间传递给我们的立  相似文献   

18.
对话张雷     
<正>UED:这次专辑的主题为"现代之后",通过这个词语,您想表达的是什么样的建筑学思考?张雷:是建筑师角色的"文化焦虑"——一种未能在城市建筑实践的同时发展出植根于自身文化的建筑学。究其原因还是"地域性"的问题,现代建筑解决的是"普世性",而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学来自我们的"文化自觉",这也是我近期把大量的精力投入"莪山实践"的原因。中国真正的地域性在乡村,在于城乡关系。根本上不同于西方建筑界面向"城市历史街区"的探讨。另一个方面是职业的"自我认同",现代建筑的内  相似文献   

19.
<正>又是五月,又是我们聚焦于文革以后中国建筑教育的时刻。每年的这个时刻都是令人兴奋的,而在今年尤为如此,因为此时恰逢我们所关注群体的母校80周年校庆。我们今天所注视的是一个坚韧执着、严谨求实,以哲匠精神推动中国当代本土建筑创作前进的群体——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前天津大学建筑系)的建筑学人。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好的建筑作品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世界建筑》2014,(4):20-21
《世界建筑》的读者朋友: 本期《世界建筑》关注一个群体,即1978年后的“清华建筑学人”——1978年后曾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接受教育、目前在建筑设计及相关领域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通过这个群体,我们实际上观察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教育(以及中国建筑教育的产品——中国建筑师的职业生态)的一个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