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合成的4种钴次卟啉衍生物作催化剂,在未加入辅助还原剂和其他溶剂的条件下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温度150℃,釜压0.80 MPa,n(催化剂)∶n(底物)≈1∶4.63×105时,钴次卟啉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4种钴次卟啉衍生物催化的底物转化率在4 h内都达到了14%以上,目标产物环己酮和环己醇的选择性(简称酮醇选择性)在82%以上。其中,钴3,8-二硝基次卟啉二甲酯催化活性最好:环己烷转化率在3.5 h升至19.34%,环己烷氧化目标产物酮醇的选择性为82.30%,催化剂转化数达8.86×104。  相似文献   

2.
以四苯基金属络合物(Mn2+/Co2+/Cu2+)为对比催化剂,以环己烷转化率、醇酮的选择性为指标,考察研究氯取代基对四苯基卟啉金属络合物(Mn2+/Co2+/Cu2+)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影响,实验采用反应压力为1.0MPa、催化剂浓度不变,空气流量控制在0.10~0.12/(m3·h-1)之间,重点考查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金属卟啉种类等因素对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取代基(单氯)对四苯基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活性影响较小;取代基(单氯)对四苯基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时,目标产物--环己醇和环己酮选择性影响也较小;(2)络合三种金属中,催化活性的大小为Co2+Cu2+Mn2+,目标产物-环己醇和环己酮选择性顺序:Cu2+Mn2+Co2+,当以TCPPCu、TPPMn为催化剂时,醇酮的选择性达90%以上,当以TPPCo、TCPPCo、TPPCu、TCPPMn为催化剂时,醇酮的选择性达85%以上;(3)在所考察的6种催化剂中,较佳催化剂有TPPCo和TCPPCo,其相应的反应条件为:1TPPCo作催化剂时,反应温度150~155℃,反应时间50~60min,转化率达到8%以上,选择性达到86%以上;2TCPPCo作催化剂时,反应温度155℃,反应时间60min,转化率达9%以上,选择性为86%以上。  相似文献   

3.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铁、钴、铜、锰四苯基卟啉用于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联产KA油(环己醇和环己酮)和己二酸的反应,利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锰四苯基卟啉催化下环己烷氧化反应中反应温度、压力、空气流速、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反应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并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以醇酮酸(环己醇、环己酮和己二酸)总产率作为评价指数进行极差分析得到温度、空气流速、反应时间、压力、催化剂量的极差值分别为6.17、3.12、2.25、1.81、1.53,表明温度是影响环己烷氧化的关键因素。锰四苯基卟啉催化环己烷空气氧化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150 ℃、压力1.2 MPa、空气流速0.13 m3·h-1、催化剂用量7 mg、反应时间3.5 h。验证实验表明,在上述优化条件下,环己烷转化率达20.0 %,醇酮酸总选择性可达90.0 %,己二酸选择性达到21.0%。  相似文献   

4.
黄冠  姜权  郭灿城 《化学试剂》2005,27(5):261-264,306
用紫外和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含氮生物高分子甲壳素和壳聚糖对四苯基铁卟啉的固载差异性,并研究了这种差异对四苯基铁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比甲壳素通过分子间力对四苯基铁卟啉有更强的吸附固载能力,它们对四苯基铁卟啉的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9.68×104和6.80×104L/mol。这种吸附能力差异引起所固载的铁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性能差别。在相同的催化反应条件下,载体对铁卟啉吸附能力越强的催化剂催化环己烷氧化生成酮和醇的速率越快,获得越高的产物选择性和催化剂转化数。  相似文献   

5.
考察催化剂金属锡次卟啉二甲酯催化氧化环己烯的反应性能。探讨了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环己烯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并结合GC-MS在线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当温度100℃、压力0.8 MPa、时间7 h、催化剂用量0.5 mg(7.6×10-4mmol)、环己烯10 mL(98 mmol)的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达84%,相应产物2-环己烯-1-醇和2-环己烯-1-酮的总选择性为94%,并对该反应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模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金属卟啉作催化剂,空气氧化环己烷生产环己醇和环己酮,分别用铁卟啉和钴卟啉进行工艺实验,比较了它们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转化率下,钴卟啉的催化氧化效果优于铁卟啉。采用钴卟啉作催化剂,适宜的浓度为3 mg/L,氧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45-150℃,环己烷停留时间为55 min。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型式下,反应温度采用降温序列有利于提高产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催化氧化法合成环己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环己烷为原料催化氧化合成环己酮的主要方法,分析了环己烷氧化采用的主要催化剂。环己烷硼酸催化氧化法和钴盐催化氧化法存在环己烷转化率低及结渣现象;分子筛催化氧化法、金属氧化物以及金属络合物仿生催化氧化法可提高环己烷转化率及醇酮选择性;金属络合物仿生催化氧化法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考察催化剂金属锡次卟啉二甲酯催化氧化环己烯的反应性能。探讨了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环己烯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并结合GC-MS在线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当温度100℃、压力0.8 MPa、时间7 h、催化剂用量0.5 mg(7.6×10-4mmol)、环己烯10 mL(98 mmol)的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达84%,相应产物2-环己烯-1-醇和2-环己烯-1-酮的总选择性为94%,并对该反应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HZSM-5分子筛催化1,4-丁二醇与环己酮的缩合反应,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酮与醇的配比、HZSM-5分子筛用量等因素对酮与醇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酮)∶n(1,4-丁二醇)摩尔比为1∶1.5,催化剂用量为2.5g/1 mol酮,反应2 h,选择性为99.8%,转化率为93.5%,催化剂循环使用四次后,转化率仍在90%以上,说明HZSM-5分子筛对该反应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研究HZSM-5分子筛催化1,4-丁二醇与丁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异戊醛、正辛醛、苯甲醛等八种醛(酮),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缩合反应选择性一般在97%以上,转化率也一般在90%以上,表明,HZSM-5分子筛对醛(酮)与醇的缩合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L-脯氨酸类离子液体催化醛自身缩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L-脯氨酸类离子液体催化下,羰基化合物自身羟醛缩合反应。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的用量及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0 h,催化剂用量为2 g/1 mol醛(酮),转化率可达80%以上,选择性可达99%以上。同时该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催化醛类化合物的自身缩合,而酮类化合物不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11.
NaH2PO4催化合成缩醛(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aH2PO4催化乙二醇与环己酮、丁酮、丙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异戊醛、正己醛、正辛醛、苯甲醛等10余种醛(酮)的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醛(酮)与醇的配比和NaH2PO4用量等因素对醛(酮)与醇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醛(酮)与乙二醇摩尔比为1.0:1.5,催化剂用量为2 g/mol醛(酮),反应2 h,选择性一般在98%以上,转化率也一般在90%以上.表明,NaH2PO4对醛(酮)与醇的缩合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KHSO4催化乙二醇与环己酮、丁酮、丙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异戊醛、正己醛、正辛醛、苯甲醛等十余种醛(酮)的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醛(酮)与醇的配比、KHSO4用量等因素对醛(酮)与醇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醛(酮)与乙二醇摩尔比为1:1.4,催化剂用量为2g/1mol醛(酮),反应2h,选择性一般在98%以上,转化率也一般在90%以上,表明,KHSO4对醛(酮)与醇的缩合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马金勇  郭灿城 《化工学报》2005,56(5):835-840
报道了通过金属卟啉选择性催化空气氧化甲基环己烷制备甲基环己醇和甲基环己酮的方法.在金属锰卟啉催化下,甲基环己烷被空气氧化为3种甲基环己酮的异构体、1-甲基环己醇和2-甲基环己醇.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和金属卟啉结构对甲基环己烷氧化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与四苯基锰卟啉相比较,烷氧基取代的金属锰卟啉为催化剂时,虽然反应转化率降低了,但明显提高了甲基环己醇和甲基环己酮的选择性.且金属上的取代基团体积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高,同时选择性较高.以金属卟啉5,10,15,20-四(对庚烷氧基苯基)锰卟啉为催化剂,反应的转化率可以达到20%,甲基环己醇和甲基环己酮的总选择性为76%.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Ce(SO4)2催化乙二醇与环己酮、丁酮、丙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异戊醛、正己醛、正辛醛、苯甲醛等10余种醛(酮)的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醛(酮)与醇的配比、KHSO4用量等因素对醛(酮)与醇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醛(酮)与乙二醇物质的量比为l:1.2,催化剂用量为1mol醛(酮)1.0g,反应2.0h,选择性一般在98%以上,转化率在92%以上。Ce(SO4)2对醛(酮)与醇的缩合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技术市场     
《现代化工》2006,26(5)
甲基环己烷空气氧化制备甲基环己酮该专利技术以简单卟啉为催化剂、以空气为氧源,实现了无助还原剂、助催化剂条件下,对甲基环己烷一步选择性催化氧化制备甲基环己酮和甲基环己醇。以锰卟啉(TPPMnCl)为催化剂,在温度为140℃、反应压力0·8 MPa,催化剂质量为5 mg(以350 mL甲基环己烷计),空气体积流量为0·08 m3/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120 min,甲基环己烷的转化率达13·75%,甲基环己醇和甲基环己酮的总选择性达66%,催化剂转化数为56 169。与目前工业上生产工艺比较,该反应工艺从甲苯开始只需两步,且避免了使用大量无机酸和无机碱和其他试…  相似文献   

16.
KHSO_4催化合成甘油类缩醛(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KHSO4催化下,丙三醇与环己酮、丁酮、丙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异戊醛、正辛醛、二苯甲酮、苯甲醛等十余种醛(酮)的缩合反应。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醛(酮)与醇的配比、KHSO4的用量及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醛(酮)与丙三醇摩尔比为1∶1.2,催化剂用量为2 g/1mol醛(酮),反应2 h,转化率可达90%以上,选择性可达95%以上。证明KHSO4对该缩合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龚国珍  王有菲  梁学正  高珊  杨建国 《化学试剂》2007,29(4):237-238,250
研究了Hβ分子筛催化1,4-丁二醇与环己酮的缩合生成新型七元环缩酮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酮与醇的配比、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醛(酮)与醇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己酮与1,4-丁二醇物质的量比为1∶1.5,催化剂用量为2.5 g/1 mol醛(酮),反应2 h,转化率达85.3%,选择性达99.8%,表明Hβ分子筛对醛(酮)与醇的缩合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光照下,异丙醇为氢源,非贵金属镍盐、钴盐催化不饱和醛/酮选择加氢反应。考察不同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碱性添加剂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以Co(OAc)2为催化剂,Na2C2O4为添加剂,温度为293K,光照24h,具有较好的活性和C=O选择性,不饱和醛/酮转化率达60%,不饱和醇选择性达62%。  相似文献   

19.
环己烷在Au-Co/SBA-15上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沉积-沉淀法制备了Au-Co/SBA-15催化剂,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或助剂的条件下,研究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当Au-Co/SBA-15催化剂中金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催化反应在423 K 3.0 MPa下进行120 m in时,催化效果最好,此时环己烷的转化率为22.7%,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总选择性为95.2%,酮醇比为2.9,且催化剂重复使用五次后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0.
罗志臣  杜冰  王勤 《化工科技》2010,18(3):46-49
以环己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自制铁系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经酮醇亲核加成反应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回流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系固体超强酸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6次,催化效果无明显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环己酮20.8 mL(0.20 mol),n(环己酮)∶n(1,2-丙二醇)=1∶1.3,催化剂0.6 g,环己烷10 mL,回流反应1 h,产物收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