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水杨醛和活泼亚甲基化合物氰乙酸乙酯或丙二氰为原料,无机碱作催化剂,在水中室温搅拌,高产率的得到产物Ⅲ.探讨了不同的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该反应产率的影响,最终选择0.1当量的Na2CO3作为最佳的催化剂,水为溶剂,反应2min,以92.7%的产率得到产物,该反应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产率高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同时研究了高频振荡条件下的该反应,选择NaOH作为催化剂,反应20min,以中等收率得到了产物Ⅲ和Ⅴ.  相似文献   

2.
在热天平与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K-Fe复合催化剂对煤半焦的催化气化特性,并考察K-Fe催化剂种类、K-Fe配比与气化温度对气化过程的影响,分析反应过程中碳转化速率和气体产物(H_2、CO和CO_2)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K-Fe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兼单一催化剂提高气化反应效率与调节气体产物组成的功能;在850℃时,碳转化速率比无催化剂时提高了3.2~4.8倍,产品气中H_2产率提高了6.4%~12.6%、CO产率提高了5.8%~22.3%;复合催化剂中提高气化速率的原因主要是K,而Fe对气体产物组成的影响更大;高温会显著加快气化反应过程,促进CO生成,使H_2及CO_2产率降低,在850℃及更高温度时,升温对反应速率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L-组氨酸类手性咪唑离子液体催化下,乙醛酸乙酯与异丁醛的羟醛缩合反应。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以43.1%的收率得到光学效率值为45%的(R)-3,3-二甲基-2-羟基-4-氧代丁酸乙酯,其缩合产物及催化剂结构由1 H NMR确定。  相似文献   

4.
催化裂化原料油和催化剂的最佳配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了5种不同类型分子筛和基质的新鲜催化剂,在水气氛下进行高温老化,并对老化后的催化剂进行了性质表征。表征结果显示Reduxion-60,RHZ-200和RHZ-300催化剂在老化后仍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合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因此这三种催化剂应具有好的产物分布和产物选择性。然后在重油微反装置上进行了胜华催化原料与5种催化剂的最佳配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原料与催化剂之间存在配伍关系,对于孤岛和草桥蜡油则应选用Reduixon-60催化剂,可以获得较高的轻油收率和总液收率,表现出较好的产物选择性;对于奥里蜡油选用RHZ-200和RHZ-300催化剂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产物分布、较高的轻油收率和较低的焦炭产率。  相似文献   

5.
苯酚直接羟化制备苯二酚为液-固相的强放热快反应,催化剂的活性衰减很快.催化剂失活对催化过程的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条件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利用催化剂的活性关联式计算了不同流程和操作条件下反应器中催化剂的平均活性.结果表明:宜采用三釜阶式串联反应流程,催化剂回用比例为0.8,过氧化氢加入总量应与平均活性相对应.调节回用比例可控制产物分布,延长催化剂开始失活时间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对FT合成产物的影响,分别制备了层状黏土结构的铁基催化剂、L沸石负载铁催化剂以及硅胶负载铁催化剂.对这3种催化剂分别用比表面积测定和XRD进行表征.并分别在FT合成条件为0.5MPa,270℃,合成气H2:CO=2:1,合成气流量为34.5SCCM的条件下,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反应8h,收集液相产物,分析产物中的成分,得出产物的碳数分布,且催化剂的FT合成产物的碳数分布与0#柴油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7.
溶剂的选择关系到合成的效率及产物的纯度,对溶剂与反应速度、产物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后的结果表明:适宜的溶剂,其结构往往与反应机理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催化裂化原料油和催化剂的最佳配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了 5种不同类型分子筛和基质的新鲜催化剂 ,在水气氛下进行高温老化 ,并对老化后的催化剂进行了性质表征。表征结果显示Reduxion -60、RHZ -2 0 0和RHZ -30 0催化剂在老化后仍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合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 ,因此这三种催化剂应具有好的产物分布和产物选择性。然后在重油微反装置上进行了胜华催化原料与 5种催化剂的最佳配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原料与催化剂之间存在配伍关系 ,对于孤岛和草桥蜡油则应选用Reduxion -60催化剂 ,可以获得较高的轻油收率和总液收率 ,表现出较好的产物选择性 ;对于奥里蜡油选用RHZ -2 0 0和RHZ -30 0催化剂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产物分布、较高的轻油收率和较低的焦炭产率。  相似文献   

9.
对塔河常渣和沙轻减渣在不同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处理反应产物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采用单位生焦的裂化转化率(x1/xcoke)或者裂化转化率与单位缩合转化率(x1/x2)之比来表示渣油加氢催化剂的活性或选择性,表征结果与传统的认识相一致。不同催化剂对加氢反应产物的影响不同。渣油加氢催化剂主要通过提供活性氢原子来抑制大分子自由基的缩合及裂化反应,从而影响产物分布。不同催化剂在渣油加氢过程中抑制缩合反应的性能不同,实验所研究3种催化剂抑制缩合反应的能力为B〉C〉A,其裂化转化率与单位缩合转化率之比的差值最高可达4.3。渣油加氢催化剂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既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含量及种类有关,也与活性组分的匹配比例有关,还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缩二乙二醇在不同的催化剂下对废弃聚氨酯纤维进行醇解,并对不同催化剂下废弃聚氨酯纤维完全变成液体的时间、蜡状醇解产物的热力学性质及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废弃聚氨酯纤维在一缩二乙二醇作用下,不添加催化剂,其完全变成液体的时间最长,而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后时间最短;从蜡状醇解产物的红外光谱图上也可以看出,没有催化剂时,蜡状醇解产物中的氨酯键光谱吸收峰相对最强,而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作用下所获得的蜡状醇解产物的氨酯键光谱吸收峰相对最弱;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没有催化剂时,蜡状醇解产物中氮元素的含量最高,加入催化剂后氮元素含量有所降低;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所获得蜡状醇解产物的热力学性质均与纯聚四氢呋喃相似。  相似文献   

11.
酯化法处理低含量醋酸水溶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酯化法,以十二烷基磺酸铁为催化剂使异辛醇与醋酸反应,对质量分数为6%的低含量醋酸水溶液的处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质量、醇酸摩尔比等因素对醋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当质量分数为6%的醋酸溶液为100mL时,醇酸摩尔比为3∶1,十二烷基磺酸铁质量为0.6g,99℃下反应6h后醋酸转化率达68.6%。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溶液中的醋酸含量,产物乙酸异辛酯还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价值。此法具有催化剂用量少、不水解、反应条件温和、速度快、转化率高、无污染等优点,操作简单安全,有着良好的实用前景,对于其它有机酸稀溶液如甲酸、柠檬酸等的处理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波催化是微波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它能够显著提高化学反应速度,提高选择性和产品纯度,而且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研究表明,微波催化技术用于有机合成,能够明显改善反应环境,提高反应收率,甚至可以合成出用常规方法不能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微波催化能够将有机污染物彻底氧化分解;在工业钒催化剂的制备中,采用微波煅烧所得到的产品活性更高,机械强度更大。此外,微波催化还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材料制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Ritter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近年来,不同的催化剂应用于各级醇及其衍生物的Ritter反应,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本文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每一类催化剂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臭氧是一种清洁的强氧化剂,已被广泛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但是,单独的臭氧氧化工艺对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催化剂的选用是影响降解效果的关键因素。从催化剂种类出发,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碳基材料、负载复合型催化剂用于水中污染物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期为相关催化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纳米四氧化三钴(Co3O4)催化剂对废水中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催化降解活性,但纳米催化剂难从溶液中分离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通过将不同量的纳米Co3O4催化剂自组装在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上,制备出了一系列不同纳米Co3O4催化剂含量的纳米Fe3O4/Co3O4,并将该系列纳米Fe3O4/Co3O4用于双氧水(H2O2)氧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反应来测试其催化性能和回收再利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尽管纳米Co3O4催化剂的含量对于纳米Fe3O4/Co3O4的催化性能有所影响,但该系列纳米Fe3O4/Co3O4相对纯纳米Co3O4催化剂仍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和回收再利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多步有机合成反应制备一种含金属Ru的固载化均相催化剂,该催化剂是经聚苯乙烯氯甲基化、膦化,最后与Ru的氯化物反应而生成的。我们使用单元镍催化剂(PRICAT9900)、均相催化剂和固载化均相催化剂对精制大豆油的氢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讨论了该氢化体系的温度和催化剂的浓度对氢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相催化剂对大豆油的氢化有比镍催化剂更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酸性、碱性催化剂对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对生物质焦油裂解的影响,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硅铝催化剂、白
云石催化剂和碳化硅惰性材料进行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和热裂解试验.根据三种材料作用机理的不同,研
究探讨催化剂活性中心对热解气中焦油裂解率、催化裂解气体成分及反应速度(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酸性和碱性催化剂由于活性中心的存在,加快了反应速度和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当温度高于800 ℃时,
其焦油裂解率达到90%以上,明显高于单纯热裂解.其中硅铝催化剂对温度的要求最低,且反应后气体成分
中碳三(C3)碳四(C4)体积分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La2O3和CeO2的制备及催化臭氧氧化对氯硝基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单独臭氧氧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的能力,分别以La(NO3)3.6H2O和Ce(NO3)3.6H2O为前驱体,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La2O3和CeO2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扫描电镜以及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样品的晶相结构、粒径大小、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以及表面官能团等进行表征.以蒸馏水配制的对氯硝基苯溶液(pCNB)为目标物,考察La2O3和CeO2的催化臭氧氧化活性.结果表明,La2O3和CeO2对pCNB的吸附作用有限,20 min的吸附率分别为6.7%和9.9%.臭氧对pCNB的去除能力有限,反应20 min的去除率仅为37.2%,以La2O3为催化剂时,去除效果有明显增加,反应20 min时去除率为82.1%,而以CeO2为催化剂时,去除效果反而没有O3单独氧化效果好,20 min时的去除率仅为24.3%.  相似文献   

19.
采用均相催化反应合成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TP),考察了对苯二甲酸和2-乙基己醇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的选择和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210℃,催化剂用量为0.2%。分析并比较各制备路线的利弊,用红外光谱、热分析、原子吸收等方法对酯化反应体系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催化剂中毒、水解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合成气中氧浓度、中毒方式及反应条件对F—T合成铁催化剂的影响.实验表明,氧中毒催化剂的相对活性在反应初期超过1,随后降低.当其相对活性降至0.4后,不再降低而回升到0.6左右.催化剂中毒后,F—T合成产物中气态烃(C1~C5)含量明显增加,蜡含量和烯烷比降低,而水相中有机含氧化合物含量增加.Mossbauer谱分析表明,氧中毒催化剂中Fe3O4.含量较还原态催化剂中Fe3O4含量高,而χ—Fe5C2含量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