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SiO2陶瓷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Al2O3-SiO2体系多孔的陶瓷膜过程中的溶胶、凝胶反应,通过冷冻复型法观察到溶胶颗粒的微观形貌,认为组分之间的去极化作用是导致溶胶颗粒团聚的原因,利用FTIR地复合交的热处理过程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组分各自的相变互不影响,也不发生反应,由此可制得保持各组分特性的Al2O3-SiO2复合陶瓷薄复合薄膜的TEM形貌表明,组分在溶胶状太的去极化作用地致 相似文献
3.
4.
复合微孔玻璃膜的研制(Ⅱ)—涂膜溶胶制备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产品粘度的相对值大小和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产品形貌的方法,研究了金属醇盐水解和缩聚反应的规律,根据制取覆盖玻璃膜用的溶胶的要求,找出较合适的水解和缩聚反应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6.
SiO2—PEG体系的溶胶—凝胶过程及物化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考察在碱性条件下SiO2的溶胶-凝胶行为,探讨聚乙二醇在凝胶化过程中对溶胶粒子的作用,提出溶胶粒子的生长机制。PEG的加入限制溶胶粒子自身的生长。回剧“簇团”的团聚和交联,在簇团的生长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基本原理及其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概述了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首先强调了溶胶体系的稳定性原理和溶胶-凝胶体系的制备过程(包括金属盐-水溶胶和金属醇盐-醇溶胶)。对于溶胶-凝胶法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比较和评价,并着重从工艺上介绍了一些应用实例,其中包括金属氧化物的微球、超细颗粒、涂层、薄膜以及连续陶瓷纤维。 相似文献
8.
9.
ZnO基导电陶瓷的溶胶掺杂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o、Nb、Y元素对ZnO材料进行掺杂制备出ZnO基导电陶瓷样品。研究了掺杂含量及掺杂方式对ZnO基导电陶瓷电阻率的影响。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得Y(NO3)3含Ti掺杂剂溶胶且与Y2O3固相氧化物掺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Y(NO3)3含Ti溶胶掺杂可制备出室温电阻率很低的ZnO基导电陶瓷,其室温电阻率可达3.38x10-2Ω·m,溶胶引入量为0.05%mol。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莫来石先驱体的相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硅酸乙酯和异丙醇铝醇盐在氨水中的水解制备莫来石先驱体凝胶,然后在120℃烘箱中干燥,并研磨制得干凝胶粉末。对干凝胶粉末进行差热分析,并采用XRD分析法研究了凝胶粉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相态。结果表明,无定形凝胶在加热过程中,依次析出立方γ-Al2O3、六方α-Al2O3,并最终转变为正交晶莫来石。所制凝胶转变为莫来石晶体的相变温度位于1100-1200℃之间。 相似文献
11.
聚乙二醇改性钛基PbO_2电极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改性PbO2电极,通过SEM、XRD等对电极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苯酚降解实验考察电极的电催化氧化特性,并进一步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线性极化扫描(VA)实验考察其电化学性质.SEM和XRD结果表明,PEG可以使电极表面颗粒明显趋于细化,提高β-PbO2的结晶纯度.电化学实验表明改性电极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更低的界面转移电阻和更高的析氧电位,PEG最佳掺杂浓度为6g/L.苯酚五次连续降解和加速寿命测试实验表明,优化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稳定性,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2.
Aaron M. Mohs Hongwei Duan Brad A. Kairdolf Andrew M. Smith Shuming Nie 《Nano Research》2009,2(6):500-508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QDs) have shown great promise as fluorescent probes for molecular, cellular and in vivo imaging. However, the fluorescence of traditional polymer-encapsulated QDs is often quenched by proton-induced etching in
acidic environments. This is a major problem for applications of QD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ecause the gastric (stomach)
environment is strongly acidic (pH 1–2). Here we report the use of proton-resistant surface coatings to stabilize QD fluorescence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Using both hyperbranched polyethylenimine (PEI) and its polyethylene glycol derivative (PEG-grafted
PEI), we show that the fluorescence of core shell CdSe /CdS/ ZnS QDs is effectively protected from quenching in simulated
gastric fluids. In comparison, amphiphilic lipid or polymer coatings provide no protection under similarly acidic conditions.
The proton-resistant QDs are found to cause moderate membrane damage to cultured epithelial cells, but PEGylation (PEG grafting)
can be used to reduce cellular toxicity and to improve nanoparticle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揭示不同结构的无机盐对淀粉/聚乙烯醇(PVA)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分别以Li Cl,Mg Cl2·6H2O,Al Cl3·6H2O,Mg(NO3)2·6H2O,Ca(NO3)2·4H2O和Al(NO3)3·9H2O为改性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不同无机盐改性的淀粉/PVA复合膜,研究了改性前后淀粉/PVA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盐可与淀粉和PVA发生相互作用,所含金属离子的价态越高,相互作用越强。无机盐会降低淀粉/PVA的结晶度,其中氯化物对淀粉/PVA结晶结构的破坏作用强于硝酸盐。淀粉/PVA在加入无机盐后热稳定性降低,硝酸盐对淀粉/PVA热稳定性的影响较氯化物小。无机盐能改善淀粉/PVA的相容性,氯化物的作用效果比硝酸盐强;与Li Cl和Al Cl3·6H2O相比,Mg Cl2·6H2O对淀粉/PVA相容性的改善最明显。无机盐可使淀粉/PVA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提高,表现出增塑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亲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DL-丙交酯和分子量Mn=400、1000和2000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在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EG)。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率和[η]的影响。用FT-IR、1 H-NMR、GPC、DSC、XRD、静态水接触角等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0.2%、反应时间分别为PLEG400共聚物2~4h、PLEG1000共聚物4~8h和PLEG2000共聚物8~12h较宜;共聚物组成比与投料比较一致,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与理论计算值较一致;共聚物为无定形态,PEG的引入使共聚物Tg明显低于PLA均聚物,且随PEG的Mn减小,共聚物的Tg随之降低;而且PEG的引入明显提高了PLA的亲水性,PEG的Mn越小,PLA亲水性的提高程度越大。通过控制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150℃可以得到分子量符合投料组成比要求、亲水性有明显提高的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7.
UHMWPE-SiAlON陶瓷摩擦副的生物摩擦学特性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SiAlON陶瓷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NMW-PE)组合作为人工关节置换材料的可能性,利用Falex摩擦磨损实验机测定了SiAlON陶瓷与UHMWPE在37℃、血浆润滑条件下的生物摩擦学性能。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摩擦副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UHMWPE-SiAlON陶瓷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为0.06,UHMWPE的磨损系数小于8.45×10-10mm3/(N·m)。表面轮廓仪对摩擦磨损前后SiAlON陶瓷表面测试,未发现明显变化,说明陶瓷磨损甚微。根据XPS分析结果,提出了生物摩擦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8.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竹粉、铝酸锶荧光粉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为原料,通过密炼和注塑制备得到铝酸锶荧光竹塑复合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摆锤冲击仪和热重分析仪表征了铝酸锶荧光粉对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铝酸锶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的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着铝酸锶荧光粉含量的增加,铝酸锶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场发射扫描电镜显示,随着铝酸锶荧光粉含量的增大,铝酸锶荧光粉在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分散性变差,团聚增多,界面结合变差;热失重(TG)曲线和一阶微分(DTG)曲线分析表明,铝酸锶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热失重为双阶失重过程,第一阶段为竹粉热降解阶段,第二阶段为基体HDPE热降解阶段,随着铝酸锶荧光粉含量的增加,铝酸锶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聚乳酸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通过酯化反应将聚乙二醇(PEG)接枝到氧化石墨烯(GO)表面,制备出表面修饰PEG的GO(GO-g-PEG)作为聚乳酸的结晶促进剂。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出不同GO-g-PEG含量的GO-g-PEG/左旋聚乳酸(PLLA)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分析证实PEG成功接枝到GO表面。通过差示扫描热量仪(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热重分析仪(TGA)研究GO-g-PEG对PLLA结晶行为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O-g-PEG的异相成核及增塑作用下,GO-g-PEG/PLLA复合材料结晶成核密度明显增大,结晶能力和结晶度提高;在PEG接枝量为11.8%(质量分数)时,GO-g-PEG/PLLA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较纯PLLA提高20 ℃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