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水溶性偶氮引发剂V50和NaHSO3组成的复合引发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高的聚丙烯酸钠。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的HLB值及其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丙烯酸钠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优化方法对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反应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引发剂V50/NaHS03效果优于APS/NaHSO3。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的用量为9%(占油相的质量百分数)、其HLB值为5.7、单体中和度为90%、引发剂用量为2.0%(占单体的质量百分数)、反应温度为40°C。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得到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2.1×107,溶解时间23 min(0.3 g/100 g H2O,45°C)。  相似文献   

2.
影响白乳胶稳定性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醋酸乙烯酯为主单体,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两者按照35:1的质量比合成了稳定性好、粘接力强的白乳胶。讨论了引发剂、乳化剂、反应温度、搅拌方式等因素对白乳胶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引发剂最佳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6%-0.8%;选用的复合乳化剂为OP-10和K-12,它们和醋酸乙烯酯的最佳质量比为1:2:92。  相似文献   

3.
以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为引发剂,以甲醇和甲醛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乙二醇。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与甲醛的质量比对一步法合成乙二醇的影响。确定一步法合成乙二醇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4 h、甲醇与甲醛的质量比2∶1、引发剂用量(以原料总质量计)3%,主要产物为乙二醇和二乙二醇,其中乙二醇含量达到6.51%。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淀粉为基体,以丙烯酸丁酯和腐植酸为单体,合成具有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考查反应温度、单体质量比以及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同时研究聚合物加入量对湿法磷酸沉淀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0℃、单体质量比0.65∶1.00、引发剂用量8%的反应条件下,聚合所得到的防沉降剂对湿法磷酸防沉降效果最佳。其中加入质量分数6‰的聚合物时其防沉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高固含量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胶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祥  晁芬  范晓东 《精细化工》2005,22(8):631-633,640
依据绘制的Span 80/Tween 80-煤油-水(丙烯酰胺水溶液)拟三元相图,选择高单体质量分数〔如w(丙烯酰胺)=39.2%〕微乳液体系,在反应温度为4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0.2%的条件下,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反应,制得了w(聚丙烯酰胺)=39.0%,相对分子质量为5.8×106(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和7.6×106(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的透明、稳定的聚丙烯酰胺微乳胶。考察了相关因素对丙烯酰胺微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所得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随着单体、乳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引发剂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C相对分子质量趋于增大;反应温度从65℃升至85℃过程中,PDMC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75℃时,相对分子质量最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单体残留率逐渐降低,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但超过2h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趋缓。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C相对分子质量趋于增大;反应温度从65℃升至85℃过程中,PDMC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75℃时,相对分子质量最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单体残留率逐渐降低,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但超过2 h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趋缓。  相似文献   

8.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氢钠同时作链转移剂合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及连转移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5℃、单体用量25%~30%(质量分数,下同)、引发剂用量0.40%~0.60%、链转移剂用量4.0%~5.0%、反应时间6.0h时,可制得聚丙烯酸钠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3000之间,单体转化率为95%以上。  相似文献   

9.
郭琦  杨旭 《广州化工》2014,(10):85-87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氢钠同时作链转移剂合成低相对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作为一种油田防垢剂。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及链转移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相对分子量的产物进行了防垢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单体质量分数30%、引发剂用量0.6%、链转移剂用量5%、反应时间2 h时,可制得聚丙烯酸钠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 000~3 000,作为油田防垢剂防垢效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以生物乙烯法生产的乙酸乙烯为单体、过氧化月桂酰-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为非腈复合引发剂、甲醇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的研究。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用量、引发剂用量对反应产物聚合率和聚合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乙酸乙烯溶液聚合的反应条件,确定反应因素对聚合率和聚合度影响的相对大小。结果表明,最优的乙酸乙烯溶液聚合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h,甲醇用量10%,引发剂用量0.010%,获得聚乙烯醇产品的聚合度为3776,聚合率为45.29%。直观分析确定影响聚合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引发剂用量> 反应时间> 甲醇用量> 反应温度;影响聚合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甲醇用量 >引发剂用量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乙酸乙烯酯(VAc)在水中以过硫酸钾(KPS)和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剂进行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探讨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和搅拌速度对聚合速率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Ac质量分数为30%,KPS:VAc摩尔比为1:2 000,聚合温度10℃,反应时间10 h,搅拌速度80 r/min,时聚合产物聚乙酸乙烯的聚合度达到10 848;当VAc质量分数为35%时,聚合转化率可达到96%,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0.944次方成正比;当搅拌速度达到200 r/min以上时,搅拌速度对聚合速率以及转化率影的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2.
陈连喜  刘全文  田华  王钧 《应用化工》2007,36(7):700-702
D,L-丙交酯在有机锡化合物四苯基锡(Ph4Sn)、三正丁基醋酸锡(Bu3SnOAc)、辛酸亚锡(SnOct2)等催化剂引发下开环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D,L-乳酸,讨论了聚合单体D,L-丙交酯纯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体系真空度以及引发剂有机锡催化剂与聚合单体D,L-丙交酯的比例对聚D,L-乳酸合成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对聚D,L-乳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D,L-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的较佳工艺路线是:D,L-丙交酯重结晶5次,聚合温度140℃,聚合时间24 h,聚合体系真空度13.3~133.3 Pa,引发剂有机锡催化剂与单体D,L-丙交酯比例0.2‰~0.5‰,此时聚D,L-乳酸的粘均分子量最高,分别达到32.46×104,33.43×104和41.36×104。  相似文献   

13.
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乳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以L-乳酸为单体,以二苯醚和十氢萘为溶剂,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乳酸。采用逐步减压、逐渐升温的工艺路线,二苯醚做溶剂,所得产物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探讨了反应过程中原料的干燥预处理、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乳酸/二苯醚体积比2/3,氯化亚锡为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分数0.5%(相对单体),在160℃下反应24 h。  相似文献   

14.
以N-乙烯基甲酰胺为单体,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酸乙酯为混合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低分子量的聚N-乙烯基甲酰胺。详细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混合溶剂配比、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在最佳聚合条件下,聚合物收率可达93.1%、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2 975.2,PDI=2.64,且聚合残液可循环利用。然后将所得聚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备了不同胺化度的聚N-乙烯基甲酰胺-co-乙烯胺,产品的数均分子量为1 000~1 400,PDI为1.34~1.40。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为起始剂,经ε-己内酯开环聚合制备了一系列聚己内酯多元醇。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羟值滴定、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己内酯多元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酸锌为催化剂,且用量为己内酯单体摩尔分数的0.2%,在温度120℃条件下反应3~4 h,制备的多元醇为理想的聚己内酯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与设计值一致,而且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徐志义  廖建和  唐盛斌 《粘接》2009,30(8):28-31
以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合成了聚丙烯酸酯胶。考查了引发剂、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丙烯酸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采用滴加的方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6h,mBA:mMMA为85:15时,聚丙烯酸酯性能及聚合反应最佳。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了分子结构,采用DSC分析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用热分解型引发剂在较低的乳化剂浓度下进行了醋酸乙烯(VAc)的乳液聚合,并将所得聚合物(PVAc)干法醇解。讨论了聚合反应中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粘度、最终产物分子质量(M_η)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干法醇解反应中聚合物的甲醇浓度、碱摩尔比、温度与最终醇解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水溶性偶氮化合物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三元共聚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考察了阳离子单体配比、单体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三元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0×106,且水溶性好;对煤泥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烯酯类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分别考察了反应物配比、乳化剂用量、种子乳液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环氧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物配比m环氧树脂∶m乙酸乙烯酯=1∶1,复合型乳化剂质量分数8%、复合型乳化剂配比mOP-10∶mT-80∶mSDS=12∶3∶1,种子乳液的质量分数30%,引发剂质量分数2%,反应时间4h及反应温度65℃的最佳乳液聚合条件下,可得到由乙酸乙烯酯改性的,白色、均匀、稳定性良好的环氧乳液。  相似文献   

20.
高聚合度的聚醋酸乙烯酯醇解制备聚乙烯醇,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所以研究其醇解工艺显得尤为必要.就影响醇解工艺的因素,如醇解温度、醇解时间、催化剂浓度等进行了探讨,得出了高聚合度PVAc醇解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