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实际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序批式MBR-RO复合系统对该类废水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序批式MBR-RO系统可成功应用于焦化废水常规预处理后的直接处理,COD去除率稳定在93%以上,反渗透出水COD平均为28.7 mg/L;TN去除率稳定在96%以上,反渗透出水TN平均质量浓度为4.53 mg/L。对于废水中酚类和氰化物的有毒污染物,MBR-RO系统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0.24 mg/L和0.02 mg/L,反渗透浓缩倍数分别达到3.85倍和4.53倍,实现了该类有害物质的浓缩回收。此外,实验以膜的临界通量作为连续运行的初始条件,在连续60 d的运行过程中,MBR比膜通量损失65.3%,RO比膜通量损失73.2%。  相似文献   

2.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养猪场废水,通过实验研究了COD去除率与进水浓度、曝气时间、沉淀时间、污泥浓度的变化规律,当进水COD浓度为2600ms/L时,最佳曝气时间为6h,沉淀时间60min,污泥浓度为2500mg/L时,COD去除率达到93%;进水COD浓度在2000mg/L-4500mg/L时.SBR均能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nSBR)处理青霉素制药废水的效能与机制,依次考察了不同进水浓度(1、10、100、1 000 mg/L)青霉素G钠盐对AnSBR有机物去除、甲烷转化和污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10 mg/L)青霉素G钠盐对有机物去除和甲烷转化无显著影响,100 mg/L青霉素G钠盐产生了短期负面但可逆影响,1 000 mg/L青霉素G钠盐产生了持续负面且不可逆影响,青霉素G钠盐主要影响厌氧污泥沉降性。在容积负荷2.5 g COD/(L·d)和进水青霉素G钠盐不超过100 mg/L的条件下,AnSBR的有机物去除率和甲烷转化率可达到85%和0.25 L/g COD,出水青霉素G钠盐低于检测限。甲烷杆菌属和甲烷八叠球菌属等具有耐受高浓度青霉素G钠盐环境的相对优势,使得AnSBR处理青霉素制药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对德士古气化工艺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在碳、氮、磷比例理想的情况下,达到了既去除有机物又能脱氮的效果。当总停留时间控制在5~9 h、污泥负荷为0.41~0.96 kg BOD5/(kgMLSS.d)时,出水BOD5浓度为0~30 mg/L,去除率达88%~89%;出水COD浓度为10.7~32.2 mg/L,去除率达87%~89%;出水NH3-N浓度为2.83~9.23 mg/L,去除率达95%~97%。  相似文献   

5.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和粉末活性炭(PAC)-SBR工艺处理染料废水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PAC-SBR工艺比传统SBR工艺所需的缺氧搅拌、曝气时间更短,出水水质和污泥沉降性能更好,更耐冲击负荷.PAC-SBR工艺在相对较短的周期内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更好,COD去除率达84.5%,色度去除率达88.9%.  相似文献   

6.
序批式MB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COD/TN(C/N)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探讨了载体填充率、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合反应器的填充率为53%,最佳曝气量为0.07L/h.在该实验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为87%左右,氨氮去除率均在93%以上,TN去除率最高为65%,发生了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结果表明:反应器对低C/N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曹文平  肖晓存  张永明 《化工进展》2007,26(7):1044-1048
为研究序批式IAL-CHS反应器处理去除总磷(TP)和氨氮的特性,用模拟废水进行小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进水氨氮为12.35~20.22mg/L,出水氨氮为0.79~9.52mg/L,去除率为41.85%~96.09%,平均去除率为76.3%;进水TP为1.89~3.33mg/L,出水TP为1.55~3.12mg/L,去除率为3.05%~24.32%,平均去除率为11.31%;该生物反应器具有良好的耐氨氮冲击负荷能力,而且丝状菌大量繁殖对氨氮和TP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Micro-Pressure Inner-Loop Bioreactor,MPR)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处理低C/N城市污水方面具有潜在优势。本实验考察了不同曝气量和进水方式下序批式MPR反应器对模拟城市污水处理效果,分析了污染物去除过程和污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一次进方式下,在进水TN和TP浓度分别为79.52、4.1mg/L,进水C/N约为3.9的进水条件下,曝气量为7.5 L/h时,反应器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0.26%和97.76%;采用二次进水方式后出水TN降至13.95 mg/L,TN的去除率提高至81.71%;两种进水方式下,反应器对COD和TP平均去除率保持在88.67%和95.03%。典型周期内污染物历时表明,和一次进水方式相比,分次进水优化了碳源分配,使更多碳源用于反硝化,系统内酸碱环境较一次进水更稳定,活性污泥浓度MLSS和污泥SOUR高于一次进水。  相似文献   

9.
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和生物选择器构成1种新型SBR工艺,以通过污泥转移实现除磷优势菌种的筛选,强化除磷效果。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转移量和COD/ρ(PO_4~(3-)-P)对释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比释磷速率(SPRR)与污泥转移量关系为y=exp(1.28+5.468.15x~2)(y=SPRR/(mg·g~(-1)·h~(-1))),中值误差为1.52%,系统在33%的转移量下其最大比释磷速率可达8.97 mg/(g·h);进水COD/ρ(PO_4~(3-)-P)对释磷和除磷影响显著,COD/ρ(PO_4~(3-)-P)=45~96时,比释磷速率、PHB合成量、释磷量较高,磷去除效率可达90.8%以上,出水PO_4~(3-)-P的质量浓度在0.5 mg/L以下,这说明该工艺可适用于南方低碳源污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以陶粒为载体的生物膜法的水处理效率,将自主研发的掺杂电气石的陶粒填料与气提式外循环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结合,以人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实验用水,根据1个周期内COD和NH_3-N、T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优化系统运行工况;通过逐渐提高进水污染物含量,考察其对反应器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运行优化工况为:进水(30 min)→厌氧(3 h)→好氧(7 h)→沉淀(1 h)→排水(30 min)。当进水COD和NH_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50 mg/L和60、12 mg/L以内时,反应器水处理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到为94.60%、92.02%、94.05%,出水均达到GB 8978-1996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船舶生活污水,研究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膜污染情况,考察进水铝离子浓度对去除率和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Al~(3+)质量浓度不高于10 mg/L时,对COD的去除没有影响,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铝离子不利于去除NH_4~+-N,Al~(3+)质量浓度较低时,NH_4~+-N去除率达到65%以上,Al~(3+)质量浓度高于5 mg/L时,NH_4~+-N去除率下降至50%左右。但铝离子有利于TP的去除,Al~(3+)质量浓度低于1 mg/L时,TP去除率稳定在63%左右,Al~(3+)质量浓度达到3 mg/L时,TP去除率增加至80%以上。Al~(3+)质量浓度较低时,不会显著增加膜污染,当Al~(3+)质量浓度为10 mg/L时,会加速TMP的增大,加速膜污染。  相似文献   

12.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模拟丁基黄药选矿废水,考察了曝气量、进水方式、沉降时间等反应器参数对丁基黄药生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含量、沉降时间、曝气时间和进水方式对SBR处理丁基黄药废水的效果有影响。在优化上述运行参数以后,SBR运行周期可调至8h,其中进水10min,曝气6h,沉降时间为40min,排水10 min,闲置60 min。固定进水丁基黄药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1、曝气体积流量为100 mL·min-1时,出水丁基黄药的质量浓度为0.04mg·L-1、COD为55mg·L-1,达到辽Q1647-83排放标准。每天可运行3个周期,提高了反应器的处理量。  相似文献   

13.
为实证某污水处理厂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升级改造效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现场实验。分别研究了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化学协同除磷工艺的处理效果,并据此进行了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前搅拌时当NO3--N的质量浓度降至3 mg/L以下时,聚磷菌才开始明显释磷;低曝气量厌氧释磷量远大于中曝气量时磷的厌氧释放量。PAC用于协同除磷效果较好,优化投加量为120 mg/L;化学协同除磷时投加PAC 1~2 d后才能使出水TP含量达标,投加PAC后对硝化细菌有较大影响,但经过3~4 d硝化作用恢复正常;投加PAC可大幅降低出水TP、SS,并且有效解决了冬季反应池表面浮渣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序批式生物膜法对城市污水的脱氮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对广州地区城市污水进行生物脱氮实验,研究表明:氨氮的去除率都在86%以上,出水浓度基本都小于4mg/L,而且大部分都在1mg/L;厌氧,反硝化经过60min左右后,硝酸盐浓度基本在0.08mg/L以下。温度对硝化和反硝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处理实际腈纶污水,研究SBBR工艺处理腈纶废水的可行性和在厌氧、好氧模式下处理腈纶废水的优化参数。结果表明,SBBR工艺对腈纶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去除率达到50%以上;在厌氧HRT为16 h、曝气时间为5 h、DO的质量浓度为4.5 mg.L-1时,对TOC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70%和44.9%,对特征污染物DMAC和丙烯腈的去除率为100%;腈纶废水中含有难生物降解物质,单一的靠生物处理很难达到排放标准,出水需要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6.
实验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工艺处理聚乙二醇(PEG)废水,对SBR的启动过程、运行参数、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4个周期为期22 d的启动实验,反应器中污泥驯化完成后,其污泥沉降比(SV30)由初始的6%增长至27%左右并保持稳定,启动完成,污泥容积指数(SVI)最终稳定在116 m L/g左右。反应器进水COD为1 200 mg/L时出水COD可降至78 mg/L,COD的去除率稳定在93%左右,NH_3-N、TP去除率分别达到91.8%、93.8%,处理效果良好,反应体系运行稳定。确定SBR的DO的质量浓度控制在6.0 mg/L为优,适宜的曝气反应时间为6 h、HRT为20 h。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空纤维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HF-MSBR)和双功能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DF-MSBR)处理实际洗浴污水,在不排泥条件下考察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膜的过滤特性。结果表明,两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COD、浊度等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2%和88.4%、99.6%和96.9%;DF-MSBR系统中聚乙烯膜组件对COD的强化去除作用不明显,但对浊度的强化去除作用显著,通过膜曝气可以使膜通量具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膜过滤性能仍不稳定,膜污染发展速度较快,过滤周期较短;HF-MSBR系统出水COD优于DF-MSBR,出水浊度小于1NTU,在运行期间膜过滤阻力上升缓慢,平均上升速率远远小于DF-MSBR系统。  相似文献   

18.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启动运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接种好氧硝化污泥,进行了培养厌氧氨氧化污泥的研究。在进水pH值为7.2~7.8,温度为30±1℃的条件下运行142d,成功培养出厌氧氨氧化污泥。反应器内的污泥量(以VSS计)由原来的9.90g/L增加到18.99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0d,总氮容积负荷为0.4318kg/(m·3d)时,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93.3%,平均为80.5%,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3.9%和99.8%,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2%和85.7%,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的比例为1∶1.387±0.024。对该工艺优化实验研究表明,适宜pH值为7.2~7.8,最适宜温度为35℃;且适度强化反硝化作用有利于提高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相似文献   

19.
《水处理技术》2021,47(6):58-63,69
利用驯化好的短程硝化污泥和小球藻结合的藻菌共生光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PSBBR)处理模拟养猪沼液,探究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外加碳源需求、以及氮转化路径。结果表明,藻菌共生PSBBR的污染物去除效能优于纯污泥反应器,菌藻共生PSBBR运行37 d时,NH_3-N、TN、TP的去除率平均分别为96.25%、93.36%、82.66%,单位体积进水乙酸钠碳源投加量为973.69 mg/L,比传统生物脱氮技术节省碳源约60.5%。分析系统氮转化路径发现,在氮负荷为300 mg/(L·d)稳定运行阶段,NH_3-N去除率约为96.6%,TN去除率约为95.3%,其中约88.5%的氮通过硝化反硝化去除,约6.8%的氮被生物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20.
探索了浅层曝气原理与气提式序批反应器(SBAR)及好氧颗粒污泥(AGS)技术联用的可行性。逐步提高曝气头在水面下的位置(130~30cm),发现曝气深度对SBAR内流场环境有重要影响,表现为曝气量的不断增大(400~500L/h)、而溶解氧(DO,8.00~5.88mg/L)及循环速度(27.25~11.39cm/s)均不断减小。AGS在曝气深度≥70cm期间能较好地维持其稳定性。期间AGS的污泥体积指数(SVI)在16.19~43.13m L/g、胞外聚合物(EPS)为181.65~262.46mg/g MLSS、颗粒化率为80%~88%及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在42.42~49.54mg O_2/(g MLVSS·h),对化学需氧量(COD)、总无机氮(TIN)及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在87%、94%及86%以上。然而,当曝气深度≤50cm后,由于水力剪切力被大大削弱及氧的传质阻力明显增加,造成了颗粒化率及EPS迅速减小至46%及111.65mg/g MLSS,对COD、TIN及TP去除率最终下降至43%、70%及47%,并出现了明显的解体,最终导致了系统的异常。与底部曝气的序批式反应器(SBR)相比,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SBAR内的流场更加均匀,并具有降低AGS反应器曝气能耗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