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失稳破坏问题,保障采掘工作正常接续,以韩城矿区桑树坪二号井3304工作面区段煤柱为研究对象,建立力学模型求解确定塑性区宽度,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综合分析不同宽度区段煤柱主应力差分布特征,据此针对性提出区段煤柱补强支护方案,并开展工业性试验,试验回采期间巷道围岩收敛量均处于允许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前方,现有宽度为10m的区段煤柱稳定性较好,煤体具有一定承载能力,但在工作面推采后,仍不可避免存在大范围片帮问题,根据煤柱帮变形破坏特征,在原有支护参数基础上,提出巷道煤柱帮锚索补强支护,可有效减少巷道两帮收敛变形,实现巷道围岩稳定性及次生灾害的综合控制。研究结果对类似开采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稳定性控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塔山煤矿工作面原有设计采用预留宽煤柱的方式,通过井下回采实践表明,此煤柱留设方式会造成煤炭资源损失率高达26%,且不利于巷道围岩的维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明显发现巷道受到应力挤压导致的围岩变形现象,并且巷道冒顶现象时有发生。基于上述背景,采取理论计算结合数值模拟推演计算的分析方法,明确了适合塔山煤矿赋存条件的8117综放工作面煤柱宽度为8 m。8117综放工作面通过采用留设小煤柱技术以来,有效地避免了宽大煤柱引起的围岩移进量大,进而导致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且将煤炭损失率降低至12%,避免了煤炭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3.
挖金湾煤矿开展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小煤柱留设技术研究,确定了8102沿空巷沿空侧煤柱宽度为8 m。实践效果表明,小煤柱留设技术具有改善沿空巷道应力集中的效果,使得巷道处于低应力区,避免了矿压显现导致的巷道变形、冒顶、底鼓问题,减少了宽煤柱导致的煤炭资源损失。 相似文献
4.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窄煤柱的合理留设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王庄煤矿52M2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综放开采煤柱留设基本原则确定了工作面窄煤柱留设的合理宽度范围.基于关键块理论,分析了回采期间巷道和煤柱受到的影响和危害,研究结果为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窄煤柱合理留设和安全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同忻矿三盘区8309大煤柱工作面、8305小煤柱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留设大煤柱和留设小煤柱时,临空巷在掘进待采期间和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矿压显现,得出小煤柱开采在临空巷矿压治理、资源回收率、矿井服务年限延长及整体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7.
分析影响厚煤层窄煤柱综放工作面巷道掘进的因素,介绍厚煤层窄煤柱综放工作面巷道实现安全、快速掘进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缩小防水煤柱综放工作面矿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楼煤矿 72 1 2工作面是皖北矿务局任楼矿区第一个放顶煤工作面 ,同时又是巨厚松散含水层下缩小防水煤柱工作面。工作面煤层厚度平均 4 .7m,倾角 1 7°,通过对该面矿压、上风巷支承压力、顶煤、顶底板及巷道两帮位移观测结果 ,分析了巨厚松散含水层下缩小防水煤柱综放工作面矿压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矿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变形严重,甚至局部底鼓,煤柱尺寸过大,煤炭资源损失严重等难题,以该矿8204工作面回风巷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确定合理煤柱宽度,使用窄煤柱沿空掘巷的技术对8204工作面回风巷进行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8 m的小煤柱.现场观测表明:小煤柱内部裂隙发育,但煤柱整体完整性较好;掘巷期间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61 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55 mm,巷道变形量完整较小,能够保证巷道围岩稳定.本次设计煤柱尺寸合理,同时增加了煤炭采出率,促进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
复杂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煤柱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塔山煤矿3-5号煤层综放面煤柱应力分布及巷道变形规律,在深入调研目前煤柱压力显现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在2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应力观测区,在测区内安装GYW25型钻孔应力传感器和KJ216-F2本安型监测分站,动态监测煤柱内应力变化,同时进行了巷道围岩变形观测。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8208工作面回采期间,煤柱应力波动较大,峰值位置位于距8210工作面一侧25 m,距8208工作面一侧13 m附近;在留设38 m区段煤柱的情况下,8208工作面前方100 m范围内回风巷顶底板累计移近量达到1 000~1 400 mm,两帮达到600~1 000 mm;在回采与掘巷相向施工条件下,38 m煤柱是安全的、合理的;从8210工作面回风巷煤柱应力峰值位置分析,可以将煤柱减小到30~35 m。 相似文献
11.
12.
1 孤岛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基本规律1.1 孤岛综放工作面4307的基本情况 4307工作面位于四采区的中上部,北起4307切眼(与14320采空区相距22m),南至设计停采线,上与4308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相联,下与4306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相联,为孤岛综放工作面,工作面长176.6m,走向长度为2199m,所采3上煤厚度为5.82~3.10m,平均5.57m,煤层倾角0~15°,平均6°。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以C4向斜为主,中部以C4-1背斜为主,北部以C4-2向斜为主,煤层波状起伏,伴生8条断层,落差最大为3.0m,裂隙及小断层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区段煤柱的合理尺寸,从保持煤柱稳定性所需宽度条件入手,建立煤柱两侧塑性破坏区理论计算公式。结合现场实测数据,提出留设煤柱宽度27、30、33 m 3种方案;利用FLAC3D数值软件分析了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煤柱及巷道的应力场及塑性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区段煤柱宽度为27 m时,煤柱两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塑性破坏深度包络帮锚杆全长且巷道边缘处于应力增高区,不利于巷道稳定;当煤柱宽度达到30、33 m时,巷道围岩情况明显改善。综合考虑3个“有利于”原则,确定常村矿2207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为30 m。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为有效防治耿村煤矿12230综放工作面空间孤岛煤柱诱发煤柱型冲击,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空间孤岛煤柱对巷道影响范围的估算公式,确定了空间孤岛煤柱对回风巷的影响范围。采用可能性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空间孤岛煤柱影响区域的冲击危险性进行了宏观评价,并将该区域确定为特别关注区域,利于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分区分级管理。在空间孤岛煤柱影响区域采取了"预卸压-监测预警-危险性检验-卸压解危-效果检验"的治理方案,并通过实践证实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