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10)
<正>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能够改变以往的死板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将学生自评和互评这种方法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去,可以使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学习态度,变为主动努力学习的态度,改变以往学生只注重英语写作之后的结果,而没有真正去思考整个写作过程,那么,将学生自评和互评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对于学生的评价能力有极大的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35)
作者通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创学生"自改互评"活动的成功经验,由实践到理论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自改互评"活动的做法和意义,同时较为详细地介绍总结了如何通过"自改互评"活动让学生学会看文章、写文章、评文章,并提出了组织开展和实施"自改互评"活动的具体意见,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0)
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构成科学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教师要多方面地收集评价信息,以便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方式由对学生成绩的单一评价改变为关注学生情感、关注学生进步的学生自评互评的多种评价方式。优化评价方式应从关注个性,放大"优点";保护自尊,鼓励进步;发展能力,自评互评;增进师生感情,学生评价教师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0)
当前,中学语文教育进入了写作教学的无质、无序、无效的"三无"时代。所谓"无质"指的是写作教学基本没有公认有效严密的体系,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文章是按主题编排单元序列的,写作教学基本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三无"的写作教学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学研究者的重视,如何促进有效的写作教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比如在作文评价的研究上,就有自评自改、互评互改、自评和互评结合等模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1)
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交流平台和在线功能,以课题研究为教学内容组织和实施大学物理探究式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以学习小组自主开展课题研究为教学模式,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目的;以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构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和合理。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6)
鼓励是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催化剂",是一种外界的良性刺激,能引起学生的愉快体验和心理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燃烧学习的激情,并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和探索,大胆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对每位学生的作业给予鼓励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7)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价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达到全面及时检测学习效果的目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能够借助于自评和互评积极参与教学评价,收获自信心和成就感。英语书面表达最能体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却又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让学生在真实的课堂场景中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且在运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建构起新的知识,促进他们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2)
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了小学体育传统评价模式的弊端,并分别提出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法,以期能够对各位教育界同仁带来一些新启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7)
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的主要途径——学生自评,在外语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自评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而在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评价中,学生自评缺乏系统性,自评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评价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转变评价观念,加强对学生自评的策略培训,在教学中开展多形式的学生自评,并及时给予反馈。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5)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变了过去生硬、呆板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了激励性评价、师评、自评、家长评价、生生互评的作用,注意评价中的全面性、民主性、差异性及评价语言的艺术化,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