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机械工人》杂志社组织推出这一期“焊接环境与健康安全”论坛,我认为这是非常及时和受人关注的行业热点话题,是有胆识的举措。我对此深表支持《机械工人》杂志的这一期专辑,这也充分说明了《机械工人》杂志能紧跟形势和技术发展热点,并在国家关注安全生产的大环境下趁势宣传与推广“安全、健康的绿色焊接技术”,这是一项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健康”科学发展观的有益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记得在2000年10月《机械工人》创刊50周年时举办的杂志发展研讨会上,一位非常关心《机械工人》发展的老教授举着那年的第9期——创刊50周年纪念特刊意味深长地说:“这一期内容很好,广告信息也很丰富,做好一期容易,但要长久保持下去却是很难的。希望《机械工人》以后每期都能像这期一样精彩,我们大家都会热切地关注着。”老教授的话其实也代表了广大读者对我们未来发展的关切、鼓励、担心和期望。  相似文献   

3.
记得在2000年10月《机械工人》创刊50周年时举办的杂志发展研讨会上,一位非常关心《机械工人》发展的老教授举着那年的第9期——创刊50周年纪念特刊意味深长地说:“这一期内容很好,广告信息也很丰富,做好一期容易,但要长久保持下去却是很难的。希望《机械工人》以后每期都能像这期一样精彩,我们大家都会热切地关注着。”老教授的话其实也代表了广大读者对我们未来发展的关切、鼓励、担心和期望。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满怀激情,我们迎来充满希望的2004年。在这一期的封面上,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梁训先生为本刊题写了刊名,这是梁会长对本杂志的关心,我们杂志表示深深的谢意,并且今后要为机床工具工业特别是精密制造方面多作报道,为我国精密制造业多作贡献。本期杂志在“报道与评述”栏目中,发表了北京机床研究所陈循介同志的文章:“世界机床技术新热潮——复合化提高效率”,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林胜、林春庭同志的文章:“高速数控机床现状和发展趋势”。这两篇文章介绍了当前机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设计与研究”栏目中无锡冶金机械厂李良福…  相似文献   

5.
这一期杂志注定是不平凡的一期,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即《农机导购》杂志以《农业机械》(导购)的形象首次亮相。《农业机械》杂志在农机行业的地位,已经无需多言,50多年的风雨,铸造了这份期刊的辉煌。因此,《农业机械》(导购)身上的担子似乎也重了许多。从2011年8月刊开始,《农业机械》(导购)将有所改变,略倾向于《农业机械》的栏目设置,但核心内容以用户为中心的宗旨不会改变,读者只会看到更丰富、更有特色的刊物。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机电一体化》2009,(2):6-6
《机电一体化》编辑您好: 你好,我看了上一期的杂志,对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很有感触。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已经逐渐走入了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生活已经和新能源息息相关了,不过我到现在也不太清楚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仪器》2010,(1):50-50
给治疗人类因灾难性心理创伤造成的精神障碍等疾病带来新希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们对经历的刺激会产生恐惧、甚至终生难忘的秘密,近日被复旦大学科学家发现。最近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刊登了这一成果,发表后即被著名《自然》杂志“自然中国”网站列为“研究亮点”,并以“神经科学:恐惧因子”为题作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8.
回眸2006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方兴未艾,“十一五”规划在国人的期待中出台,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更让人振奋。((机械工人》(热加工)杂志作为行业品牌媒体,秉承“服务于制造业,为读者和用户创造价值”的办刊理念,紧密结合行业热点和用户需求,成功策划实施的一系列活动,受到行业领导、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极大关注与支持。翻开全年12期杂志和埃森增刊,您会发现每一期都有主题策划,内容详实丰富,力度大大增加,这里面凝聚着编者和读者的汗水与智慧。回顾2006,我们看到了成绩,看到了行业的辉煌,看到了读者的期待,同时也看到了不足,这会促使我们加倍努力,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己任,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精品期刊回馈行业,回馈读者,与行业共同发展,与读者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通用机械》2004,(1):78-78
读者朋友,为了使“编读往来”栏目成为我们与您交流的园地,热忱欢迎您踊跃投稿。 您可以把您的要求、疑问、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帮助我们改进杂志内容,使杂志更具有实用性、权威性;您也可以在阅读了某篇文章这后,发表自己的评论;您还可以就行业中或市场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更欢迎您给我们提供新闻线索、行业“内幕”。表扬批评不拘,长短不限,只求真实。凡来信的读者,都将免费获得最新一期的杂志。每个季度,我们还会为来信的读者举行一次抽奖活动,获奖者可得到通用机械杂志社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本期将继续报道“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06)的有关内容。展会期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与台湾地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共同举办了“海峡两岸机床工具行业恳谈会”。本刊在“论坛”一栏内选登了“恳谈会”上的有关发言,以供交流参考。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增设“精品推介”栏,不定期地报道和介绍目前市场反映较好的一些机床工具产品。本期先从在CCMT2006上获得“春燕奖”的产品开始,欢迎广大用户与编辑部联系或投稿提出您对产品的要求和希望,以便我们能更有针对性地介绍更多的适用产品。也欢迎企业提供新品、精品介绍,以扩犬产品影响和便…  相似文献   

11.
《机械工程师》2011,(9):18-18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Universily of Southamplon)的科学家使用激光将玻璃块巾的原子重新排列,让玻璃“变身”为新式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块头小,存储能力强,而且,寿命长达几千年,大型机构和公司的海鞋信息今后可以长时间安全存储其中。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应用物理学快报》杂志上。  相似文献   

12.
《数控机床市场》2007,(8):139-139
《数控机床市场》编辑同志: 您好! 我在03年开始就接触《数控机床市场》杂志,阅读贵刊能让我们随时了解数控系统的市场行情,有选择性地增加设备,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其中我最喜欢“技术前沿”这个栏目,栏目里关于设备使用方法的介绍,让我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13.
记得在2000年10月《机械工人》创刊50周年时举办的杂志发展研讨会上,一位非常关心《机械工人》发展的老教授举着那年的第9期——创刊50周年纪念特刊意味深长地说:“这一期内容很好,广告信息也很丰富,做好一期容易,但要长久保持下去却是很难的。希望《机械工人》以后每期都能像这期一样精彩,我们大家都会热切地关注着。”老教授的话其实也代表了广大读者对我们未来发展的关切、鼓励、担心和期望。5年中,老教授的话时时回荡在我们耳边,字字千钧压在我们的心上。5年中,在我们小有成绩似乎志得意满的时候,是这句话让我们重新清醒过来;在我们遇到…  相似文献   

14.
由《机械工人》杂志社组织推出这一期“焊接环境与健康安全”论坛,我认为这是非常及时和受人关注的行业热点话题,是有胆识的举措。我对此深表支持《机械工人》杂志的这一期专辑,这也充分说明了《机械工人》杂志能紧跟形势和技术发展热点,并在国家关注安全生产的大环境下趁势宣传与推广“安全、健康的绿色焊接技术”,这是一项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健康”科学发展观的有益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我是一名从事船舶焊接技术的科技工作者,集30多年的实践与经验,以自身亲临实践的体会,认识到船舶焊接既是船舶制造…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一种新的纳米结构“管状石墨锥”,不仅解答了一系列长期困扰科学界的基础理论问题,而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王恩哥研究员领衔完成的相关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6.
《光学仪器》2009,(2):88-88
近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东阁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利用廉价、类似于塑料的有机材料制成的新型发光二极管(LED)。这种设计成简化的“串联”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出两倍于普通ILED的光——包括适合家庭和办公室照明的白光。该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物理联合会(AIP)出版的《应用物理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四五月间的北京,春风和畅,花红柳绿,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SARS完全搅乱了北京人的工作和生活。作为以“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宗旨,矢志为振兴通机制造业打造资讯平台的工业媒体,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为了保证杂志仍能正常出刊,为了把非典的影响降到最低,在SARS肆虐的几周里,本刊编辑部依然坚守岗位,不辞辛苦的认真校排稿,为大家呈献出现在您手头的这一期内容丰富的杂志——“流体机械专刊”。  相似文献   

18.
乔宇 《现代制造》2013,(49):5-5
这是2013年金属加工杂志的最后一期,其实每年的最后一期我们都想尝试给读者带来一些新鲜的内容,以前我们做采购指南,但只能从产品这一个层面出发,有些单薄。所以今年我们结合市场需求热点,第一次用解决方案的形式将2013年我们报道过的行业应用的新技术呈现给读者,做一个行业解决方案的集锦。  相似文献   

19.
“机械工人”自1950年10月1日创刊发行至今,业已58个年头了,她是共和国诞生不久国内最早的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刊物,是最受全国广大机械制造业员工和管理者喜爱的专业技术第一刊。回忆我从1960年当车工开始,“机械工人》至今伴随我走过了漫长人生的48年。那一期期荟萃机械制造实践经验和实用生产技术工艺诀窍之精华的《机械工人》杂志,已经成为我在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中的好帮手、技改技革的好参谋、工艺装备工具选型的好指南以及对员工技术培训、考核的好教材、好老师。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本期《精密制造与自动化》是本刊2005年的最后一期,谢谢广大读者在这一年中对我刊的关注,更感谢那些积极参与本刊建设的投稿者,是他们的踊跃投稿支持了我刊的不断发展,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再接再厉,并欢迎广大读者对我编辑部工作的不足提出意见或建议,集思广益利于杂志的发展,让我们共同将此杂志办得更好。本期杂志收录的文章都不错,如在“报道与评述”栏目中,发表了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张国华同志的文章“陶瓷材料高速高效磨削温度研究的进展”介绍了陶瓷材料磨削温度理论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几种热源模型,讨论了磨削参数与表面磨削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