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指出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的主要问题,归纳国内外公共事业的市场化运作情况,梳理再生水利用的主要方式,分析深圳市再生水相关现状和规划数据,研究确定再生水利用的市场化主要方向和需求规模,分析再生水利用的项目属性和市场特征,提出再生水利用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明确再生水利用的市场化目标,形成了深圳市再生水利用项目市场化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2.
《市政技术》2017,(4):161-163
以阜平县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规划为例,阐述了再生水利用的必要性;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再生水用户;通过再生水需求潜力及回用规模分析,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据此对再生水设施及管网布局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为县城进行再生水利用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合理确定再生水回用对象、构建可实施性较强的再生水回用系统是提高再生水替代率的前提条件。因此有必要依据片区的规划发展定位,明确再生水利用的类型与范围,并以此为重要依据设计针对再生水用户的管网系统,以期构建高替代比例的再生水供水系统。以深圳市两个典型片区为例——南山及前海"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片区和横岗传统特色产业园片区,通过分析片区的规划发展定位、现状用水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识别并明确再生水回用的主要类型,以此为导向预测片区再生水利用潜力,以GIS为技术手段,确定再生水需求量的空间布局,以片区再生水需求的空间分布特点为依据,设计针对用户的再生水管网,并利用管网平差计算软件,对再生水管网进行平差优化设计。最后,提出再生水管网系统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潜力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较合理地确定再生水水量和水质的优化分配问题,以使用再生水的净效益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能反映再生水在不同水质要求的用户之间进行水量分配的非线性规划(NLP)模型,并以西安市为例,采用该模型进行了污水再生回用系统的优化计算。结果显示,西安市在近期和中期对再生水的需求潜力较大,污水再生回用工程规模的增长率可达10%,且以集中处理回用为主,城市生态建设对再生水的最大需求量约25×104m3/d;水价对再生水在生态方面的使用影响较大,合理地调整水价可有效刺激对再生水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3×104t/d规模的再生水工程为例,主要从城市再生水利用需求和双膜工艺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可为类似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宁市污水再生回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西宁市的缺水状况,确定了再生回用工程的近、远期规模分别为6.2×104、12.8×104m3/d,给出了再生水的建议水质。估算污水再生回用的一期投资为392元/m3,制水成本为0.46元/m3,比西宁市的现行水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长春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再生水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再生水回用作为污水资源化的重要体现形式,是解决长春市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提出长春市再生水回用应加强宣传,政府通过立法鼓励和辅助再生水回用工程,从规划角度为再生水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将目前工业企业再生水回用系统的模式逐步过渡到整个城市再生水集中回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服务首都城市水环境安全保障、支撑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河湖景观的重要需求为目标,本研究针对北京市城市水环境的水污染特征,初步形成了北方特大型城市高品质再生水集成工艺技术,通过持久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的建立,最终将为形成良性循环的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提供优质稳定的再生水。  相似文献   

9.
以服务首都城市水环境安全保障、支撑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河湖景观的重要需求为目标,本研究针对北京市城市水环境的水污染特征,初步形成了北方特大型城市高品质再生水集成工艺技术,通过持久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的建立,最终将为形成良性循环的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提供优质稳定的再生水。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再生水工艺优选及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校为例,根据其校园现状对校园再生水回用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高校再生水处理优化工艺。论述分析了优化工艺的工程造价,并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再生水回用系统的经济效益,认为在高校内建设再生水回用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某新兴城区水资源短缺,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以市政回用和工业回用为目的的再生水需求及组成,并构建了以混凝/沉淀工艺和臭氧/气浮工艺为核心的两组并联再生水处理系统。通过对两组不同工艺的出水水质进行分析,可知两组工艺的处理出水水质均达到回用水质要求,并且臭氧/气浮工艺对氨氮、铁、锰、大肠杆菌等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混凝/沉淀工艺。因此,臭氧/气浮工艺可以更好地实现缺水地区再生水多元化利用和系统优化配置,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与EPANET的昌平新城再生水管网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再生水回用管网规划是再生水回用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昌平新城为例详细介绍了再生水回用管网的规划流程,包括数据库设计、管网几何网络构建、节点规划水量计算,并应用GIS与EPANET的耦合平台进行了再生水规划管网平差计算,且对平差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再生水的水资源和水能源价值是实现城市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可续续发展的可行途径之一。以常州市新龙国际商务区为研究区域,分析其邻近污水厂的再生水可利用量,2020年达7. 5×10~4m~3/d,2025年达22. 5×10~4m~3/d,基本满足再生水能源站的需水量要求。对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杂用、工业用水等途径的水质标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城市杂用与景观环境用水的粪大肠菌群数超标外,其余基本控制项满足要求。从水能利用可行性分析,再生水能源站的冷热负荷,2020年达26 MW/14 MW,2025年达93 MW/50 MW,基本可实现210×10~4m~2建筑面积的供冷供热需求。水能、水质、水量三方面的综合评价,一水多用、水能一体的综合利用策略,可以实现再生水的热能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一、再生水水源和用途在最近几年里,再生水回用工程越来越多。再生水水源主要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水、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站的排水、工业企业生产环节的排水等。再生水的用途主要包括:城市杂用水(又细分为城市绿化、冲洗厕所、道路清扫、车辆冲  相似文献   

15.
义乌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工程设计总产水规模为3×104m3/d,近期产水规模为1×104m3/d,以第一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再生水水源,采用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生产优质再生水,直接供给印染类企业工艺生产用水及景观环境用水。本文主要介绍了再生水厂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及工程经济分析等。结果表明,超滤-反渗透工艺技术合理,产水水质能够达到企业的用水要求,相对于工业自来水价格具有一定优势,可以替代传统工业用水水源,节约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连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对淡水需求量也急剧增加。为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促进大连开发区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大连开发区十分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再生水回用为重点对水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再生水回用率在省内处领先地位。本文对大连开发区再生水回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大连开发区地形地貌、天然降水量;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和服务范围;包括2012年大连开发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第二座再生水处理厂,其再生水主要用于第二热电厂作为生产用水水源,供机组循环水补水及工业用水。重点阐述了再生水回用在缓解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适合本地区情况、切实可行的再生水回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污水再生回用的发展规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西安市排水及污水再生回用的现状,并对市区的再生水需求量(到2010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西安市区的再生水需要量可达到38×104m3/d,需求潜力较大,可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对市区的再生水回用工程和回用水管网的规划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据中国建材报的报道,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绿色建筑设计、图审及管理水平,切实推进青海省西宁市绿色建筑深入发展,西宁市建委日前组织各县(市、区)住建局、建筑节能办,市内各勘察设计企业开展了绿色建筑培训。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市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对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相关规范、标准的认识和技术能力,为西宁市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和规范建筑节能工作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西宁市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为基本取舍标准,以城市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全力规  相似文献   

19.
李晓崴 《山西建筑》2013,(36):132-134
以太原市再生水回用汾河景观水体为例,并对各种藻类控制技术进行了比较及试验,并对汾河景观水体藻类控制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及探讨,为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7)
为了解国外申请人在我国再生水领域专利申请的布局,本文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自主开发的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Patent Search and Service System of SIPO)的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对1985—2015年5月以来不同国家地区来源的专利申请进行检索,以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涉及水、废水或污水的处理等涵盖再生水处理的分类号为检索目标,采用人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再生水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申请人、处理技术、重点专利技术等角度的分析,并根据检索结果分析国外再生水专利技术在我国的布局状况与技术发展路径,将在华国外申请人与国内申请人的技术布局进行对比,以期掌握再生水专利申请的发展动向,为在国内专利制度下再生水领域的申请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