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炼厂丙烯中杂质含量较高。先进的气相法丙烯聚合工艺对原料丙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炼厂丙烯中杂质不能满足聚合工艺要求,通过固定床催化剂技术,脱除丙烯中杂质达到聚合级丙烯质量要求,从而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脱硫剂在丙烯精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聚合工艺的进步对丙烯中杂质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炼厂丙烯硫杂质含量既不能满足聚合工艺的要求,同时也影响丙烯内其它杂质的脱除。通过脱硫剂,脱除丙烯中的硫杂质,使丙烯达到气相聚合工艺的质量要求,使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王树立 《气体净化》2010,10(1):11-12
炼厂丙烯气相聚合时。其含有的砷杂质,消耗大量催化剂,甚至影响聚合反应。通过PASIO型脱砷剂,脱除丙烯中的砷杂质使丙烯达到气相聚合工艺的质量要求。文章介绍PASIO型脱砷剂主要性质和操作条件,及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4.
于立秋 《广东化工》2014,(12):131-131
在液相本体法生产聚丙烯工艺中,原料丙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聚合反应,文章探讨了丙烯中的水、氧、烃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砷等杂质对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去除丙烯杂质的方法和工艺调整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聚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分析丙烯聚合过程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在Novolen气相聚丙烯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中杂质、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反应器工艺操作条件均会影响丙烯聚合反应。主要从原料丙烯杂质及催化剂体系两方面分析对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煤基烯烃而言,原料丙烯中杂质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程度依次为:CO COSH_2S0_2H_2OCH_3OH;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优化三剂添加比例,可提升聚丙烯产品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6.
由于原料丙烯中的硫化物COS、H2S、硫醇和硫醚等,极易造成丙烯腈催化剂中毒,严重影响催化剂的收率及寿命。齐鲁石化公司腈纶厂采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发的常温干法精脱硫技术,对丙烯腈装置使用的原料丙烯进行脱硫精制,来确保丙烯质量满足丙烯腈装置的生产需求。项目投用后:装置运行稳定,脱硫后丙烯总硫小于1 g/m3,精制丙烯质量达到工艺包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原料净化技术及其工业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毓明 《工业催化》2004,12(2):20-24
评述了本体法聚丙烯原料丙烯中水、氧、硫和砷等杂质对聚合的影响以及其净化工艺技术,并介绍了昆山市精细化工研究所开发的丙烯精制催化剂及其工业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精制后丙烯性能,提高聚丙烯产品质量,降低催化剂消耗,采用西北化工研究院生产的丙烯精制催化剂对聚丙烯装置精制系统流程进行了改造。实践证明,该院生产的精制催化剂完全能满足在苛刻条件下,使精制后丙烯原料达到聚合级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华集团)开发出一种聚丙烯催化剂共聚性能的评价装置,包括丙烯储罐、乙烯储罐、氢气储罐、丙烯汽化器和聚合反应釜。其中,丙烯汽化器用于接收来自丙烯储罐的一部分液相丙烯,并对其进行气化,得到气相丙烯;聚合反应釜,包括加料罐,用于接收来自加料罐的物料、来自丙烯汽化器的气相丙烯、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装置扩能改造后,丙烯精制系统原料处理量增加,丙烯精制深度下降,又因受到炼油改扩建项目工艺和原料油变化的影响,精制丙烯的硫含量和砷含量严重超标,使聚丙烯装置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专用料PPH-F03G的生产难以正常进行。为保证精制丙烯满足聚丙烯装置生产PPH-F03G的要求,对丙烯精制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双塔串联、分子筛脱水塔改为硫水解塔、新增脱硫塔和更换填料等措施提高原丙烯精制系统的脱水、脱硫和脱砷的能力。丙烯精制系统改造后,精制丙烯的质量得到提高, PPH-F03G专用料生产得到恢复,同时减少了丙烯聚合催化剂和给电子体的用量,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一、乙烯、丙烯中微量杂质分析方法NF T20—801—1973 丙烯的化学分析方法——痕量水的测定NF T20—803—1976 丙烯——丙炔和丙二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NF T20—807—1980 工业用轻质烯烃——乙烯和丙烯——痕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丙烯-1-丁烯共聚物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催化剂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其中,Ti/MgCl_2催化剂活性和效率较高,而茂金属催化剂能够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设计。介绍了丙烯-1-丁烯共聚物的聚合方法,主要包括液相本体聚合、气相聚合和悬浮聚合等。其中,液相本体聚合和气相聚合技术相对成熟,在现今的研究和生产中运用居多。对丙烯-1-丁烯共聚物结晶行为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丙烯-1-丁烯共聚物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邓惠萍  王娟娟  吴彩金 《应用化工》2011,40(7):1209-1212
以炼厂丙烯为原料,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液相法合成异丙苯,考察了丙烯质量空速、温度、苯烯摩尔比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FX-01改性的FHI-01为催化剂的炼厂丙烯液相法合成异丙苯的工艺可行,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140~160℃,压力3.0 MPa,丙烯质量空速0.6~0.8 h-1,苯烯比8~9,丙烯摩尔转化率为100%,异丙苯选择性为95%左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相本体聚合法考察了原料丙烯中的微量液态杂质对NG和DQ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丙醇、丙醛和甲基叔丁基醚对丙烯聚合催化剂影响不同。其中,异丙醇和丙醛主要影响NG和DQ催化剂的聚合活性,甲基叔丁基醚对活性影响不明显。3种液态含氧杂质对NG和DQ催化剂的定向能力的影响有区别,但总体影响不显著。工业生产中,应控制3种杂质含量低于60×10-6,以保证催化剂有优良的活性和较高等规度的聚丙烯产物。含氧液态化合物杂质对NG催化剂聚合活性的影响顺序为:异丙醇甲基叔丁基醚丙醛;对DQ催化剂聚合活性的影响顺序为:丙醛异丙醇甲基叔丁基醚。  相似文献   

15.
小本体聚丙烯装置的丙烯液相常温精脱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硫对丙烯聚合高效催化剂的影响,介绍了采用国产脱硫剂对液相丙烯进行常温精脱硫的情况。生产实践表明,在粗丙烯硫含量不大于10μg/g情况下,精丙烯硫含量可控制在1.0μg/g左右,使聚丙烯装置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AlF3催化剂用于1,1,2,3-四氯丙烯气相氟化制备2-氟-3,3,3-三氟丙烯的催化性能,研究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结果表明,催化剂反应过程失活明显,随着催化剂活性下降,1,1,2,3-四氯丙烯的氟代产物的含氟成分越来越少,由反应开始时的主产物三氟一氯丙烯、逐步停留到二氟二氯丙烯.催化剂表面积炭,催化剂表面酸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99年和2000年聚丙烯(PP)产品的质量分析,探讨了影响PP产品的加工性能特别是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因素。评价了丙烯,催化剂,抗氧剂等原料的质量。分析结果表明,丙烯中微量杂质(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羰基硫,水,氧,丙二烯,甲基乙炔,乙炔外,乙烯,丙炔,丁烯)对PP产品后加工的影响较大。丙烯中烷烃含量小于1%时,对PP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催化剂方面,TK型催化剂质量较好:CS型催化剂在催化剂预聚合活性为600-800kg/g时,其质量性能与TK型催化剂质量相媲美。抗氧剂对PP产品后加工质量的影响不大。但通常能使PP产品灰分含量增加近1.2倍。  相似文献   

18.
郭焕祖 《化工中间体》2023,(14):147-149
随着丙烯和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多元化、大型化、一体化,间歇式小本体聚丙烯聚合装置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本文分析了小本体聚丙烯工艺和SPG(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卧式釜气相聚合”组合)聚丙烯工艺在丙烯单耗、能耗、人工成本等方面的差距,并阐述了变压吸附技术、不同催化剂、自动化控制、外循环撤热、停用溴化锂制冷等措施的应用效果,来降低小本体装置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丙烯齐聚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丙烯在磷盐催化剂上催化齐聚过程,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接触时间及进料丙烯与氮气摩尔比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丙烯转化率约76%,壬烯选择性约60%,十二烯选择性约30%。  相似文献   

20.
色谱相对外标法定量聚合级丙烯中烃类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玢 《辽宁化工》1998,27(1):56-57
本方法参照GB3392-82标准,采用气相色谱相对外标法定量聚合级丙烯中烃类杂质。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操作简单,计算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