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7,(12):79-81
为减少煤层开采区段煤柱损失,结合煤矿现场的实际条件采用巷内预充填沿空留巷技术,揭示巷内预充填沿空留巷围岩力学特点,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提出3种充填方案,对留巷巷道围岩位移及影响围岩稳定的剪切应力进行分析,得出沿空留巷最大剪切应力集中在留巷巷道上方,充填体强度不易过大,应具有一定的柔性特征等结论。最终通过3种模拟方案对比,确定了充填宽度2 m、充填强度20 MPa的充填方案。  相似文献   

2.
 巷旁支护体是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的关键,在充填材料力学性能和巷道高度确定的情况下,巷旁支护体的宽度就成了主要影响因数。本文以焦煤集团九里山煤矿巷旁充填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巷旁支护体合理宽度的确定方法。现场试验表明,采用该方法确定的巷旁支护体宽度在沿空留巷围岩趋于稳定后,巷道围岩及充填体稳定、变形量较小,说明采用该方法确定的支护体宽度科学合理,对沿空留巷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煤矿地下开采大部分采用留煤柱护巷,造成资源浪费和增加巷道掘进费用的问题,提出构筑膏体充填体沿空留巷方案,研究了巷旁充填体作用机理及悬臂梁力学模型,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得出了充填体合理宽度、支护强度参数,通过工业性试验验证了膏体充填沿空留巷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6,(10):65-67
基于榆家梁煤矿沿空留巷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了浅埋煤层沿空留巷的巷帮充填体稳定性。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巷旁充填体宽度的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区域,确定43308工作面的合理充填宽度为1 m,支护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马霖  孙亮 《陕西煤炭》2020,39(2):6-10
为确保沿空留巷技术在马堡煤矿应用成功,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充填体的最优参数。以15201工作面作为研究背景,对比选择4种不同的充填体方案,探究沿空留巷时不同力学参数情况下的充填体应力、应变和维护效果,最终得到最优参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工作面5.4 m采高时,留设3 m充填体的宽度是切实可行的;在留设巷道初期充填体的强度越大,留设巷道的维护效果就越好;研究结果为大采高工作面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榆树田煤矿110403工作面运输巷采用超高水填充材料进行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支护,根据生产条件和巷道支护状况,确定了巷旁充填体的布设及尺寸,提出充填体和留巷巷道加强支护的方法措施,选择了支护参数。通过数值模拟,预计了围岩变形量,可为该运输巷进行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煤柱留设宽度大、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以野川煤矿32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沿空留巷巷旁充填工艺,建立了沿空巷道矿压监测方案,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巷旁充填体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充填体参数的最优选择为充填体宽度1.5 m,充填体强度为25 MPa。为了验证沿空留巷运行效果,对留巷段变形量与充填体强度进行监测,设计了相关的测站布置与监测方法,得出了沿空巷道总高最大变形量为0.5 m,总宽最大变形量为0.6 m,巷道运行效果较好,可以满足矿井的应用要求。该研究内容为具备类似采矿地质条件及工程难题的矿井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玉军 《煤》2019,(6):23-26
新景煤矿属于高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一般布置4条回采巷道,并且巷道均为一次性使用巷道,导致该矿存在采掘接替困难,煤炭采出率较低的问题。为此,设计在3105工作面采用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巷旁充填体宽度为1. 5 m,采用斜拉锚索对留巷顶板和充填区域顶板进行支护。应用期间对留巷围岩位移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沿空巷道围岩位移较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深部充填工作面沿空巷道护巷煤(岩)体受力特征及其稳定性,以山东新巨龙矿1302N-2#充填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对沿空巷道护巷煤(岩)体受力特征和围岩变形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得出的护巷煤(岩)体的最小宽度计算公式和沿空巷道所受应力初步确定了留巷矸石墙和掘巷煤柱宽度;充填开采留巷围岩变形主要受充实率影响,充实率越小,护巷矸石墙宽度越大,留巷越不稳定,保持留巷稳定的充实率需达86%;采空区充填沿空掘巷时,煤柱越宽其所受垂直应力越大,结合巷道变形和现场实际充实率确定沿空掘巷煤柱留设为5 m。工程实践表明,沿空留巷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主要原因是充实率不足,采用所确定的留(掘)巷参数,巷道变形量在合理范围内,证明了所选参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巷旁充填体宽度是沿空留巷体系的一个重要参数,决定着留巷体系的稳定。不同顶板条件下,巷旁充填体具有不同的合理宽度。根据沙曲煤矿沿空留巷的工程地质情况,对坚硬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合理宽度优化进行研究,采用理论计算确定充填体宽度范围在(1.65m,3.75m)内,通过数值模拟选择合理宽度值为3.0m,并通过工程实践对确定的充填体合理宽度值进行验证,工程实践中留巷体系整体变形量小,能够保证留巷具有有效的使用断面,留巷能够成功。分析表明:在坚硬顶板条件下,巷旁充填体宽度具有一定的选择范围,在该范围内选择合理的巷旁充填体宽度能够有效降低留巷体系的变形量,提升留巷体系的稳定性,该种方式确定的坚硬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合理宽度能够运用于类似条件矿井。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工程投标报价方法的分析 ,对工程投标报价改革的方向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移动变形等值线图是描述矿区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的主要途径,但其绘制方法比较烦琐。为了克服该方法的不足,开发了VB和Surfer接口程序,将其绘图功能集成到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应用程序中,实现了等值线的自动绘制,为预测结果的正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图件。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编程量,而且提高了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14.
阴畅 《煤矿机械》2012,33(2):261-263
介绍了矿用设备关键元件聚氨酯密封件质量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等生产工序,分析了各生产工序过程中的操作技术要点,指出了各生产工序的注意事项,为提高聚氨酯密封件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边志雄 《山东煤炭科技》2020,(1):139-141,147
依据井下通风方式及瓦斯含量对井下通风设备进行了选型设计,给出了进行反风时的通风机工作特性以及通风机的电控形式;对井下排水设备和压缩空气设备进行了选型设计。井下工程实践表明,所选用的设备可满足矿井的正常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充填开采中充填管道频发堵管事故的问题,以山东肥城某矿为例,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与分析充填使用的材料和充填管道中堵管的类型。通过对比现有的人工拆除法、布置同流水管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气压通管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降低经济的投入、提高通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杨伟光 《建井技术》2009,30(5):3-6,42
阐述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结合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情况,介绍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谋划与部署的具体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我国与美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健康标准的制定背景、标准体系结构、标准修订办法以及具体的技术指标,找出了我国与美国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健康标准之间的差异,并在比对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实际生产情况,对具有差异的指标提出了具体修改建议,为完善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混凝机理及其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分析讨论混凝机理的前期研究工作, 提出了混凝的三个过程及其物理模型, 并在试验中得到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掘锚机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锁庚 《煤矿机械》2006,27(10):3-5
随着锚杆支护技术迅速发展,快速掘锚技术已成为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关键。通过对国内外掘锚机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掘锚机组的研究方向,指出了掘锚机组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