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由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特殊的空间架构以及优越的安全性能、环保性能和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法超越的循环性能,使得其在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产业中快速发展。通过配制爆炸合成专用炸药制备了纳米级磷酸铁锂颗粒粉体,分析粉体材料检测结果发现:合成的纳米磷酸铁锂粉体材料的热稳定性比较高,在高温条件下粉体样品的质量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数值范围内;另外根据扫描得到的伏安曲线发现粉体材料的循环重现性较好,并且材料的脱锂性能与嵌锂性能也具有很好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特殊的空间架构以及优越的安全性能、环保性能和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法超越的循环性能,使得其在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产业中快速发展.通过配制爆炸合成专用炸药制备了纳米级磷酸铁锂颗粒粉体,分析粉体材料检测结果发现:合成的纳米磷酸铁锂粉体材料的热稳定性比较高,在高温条件下粉体样品的质量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数值范围内;另外根据扫描得到的伏安曲线发现粉体材料的循环重现性较好,并且材料的脱锂性能与嵌锂性能也具有很好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3.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磷酸铁锂(LiFePO4)是绿色环保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但由于材料自身电子和离子传导率差、堆积密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综述了对磷酸铁锂材料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预测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由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研制的用于电动汽车等领域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项目,近日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高新科技成果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储能系统电路拓扑结构的特性、储能系统拓扑结构的原理,介绍了项目实施中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电路拓扑结构防环流的各种措施、技术特性及优缺点比较。  相似文献   

6.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铜掺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对产物进行了XRD、SEM、FT-IR、DSC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掺杂的LiFePO4具有与LiFePO4相同的单一橄榄石型晶体结构,样品粒径在0.4~20μm左右,形貌规整,粒径分布均匀。0.2C倍率下LiFePO4/C的充放电比容量达到142和144mAh/g,而LiCuxFe1-xPO4/C在充放电的比容量分别为150.1和151mAh/g。LiCuFePO4/C循环40圈后比容量保持率为97.8%,而LiFePO4/C的保持率仅为82.1%。  相似文献   

7.
葛权  雷晓玲  曹益荣  荣东霞  文晓刚 《功能材料》2012,43(13):1745-1747,1751
采用两步法合成磷酸铁锂,第一步先以氯化铁、磷酸二氢铵和磷酸为原料,用水热法合成球状磷酸铁,并研究了温度、不同铁源对其形貌的影响;第二步将制得的磷酸铁与氢氧化锂、PEG-10000混合,在氮气气氛保护下,750℃高温烧制成磷酸铁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了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的纯度和形貌。制得的磷酸铁锂微球在0.1C充放电时,比容量达到143.5mAh/g。  相似文献   

8.
马志鸣  肖仁贵  廖霞  柯翔 《材料导报》2018,32(19):3325-3331
采用液相反应结晶法,在磷源及铁源中添加NaAlO_2,利用在结晶过程中生成的Al(OH)3胶体对结晶面的作用,合成出具有片层纳米结构纺锤体状磷酸铁前驱体,并通过高温固相法进一步制备成磷酸铁锂。采用XRD、FT-IR、SEM、TEM、比表面及孔隙率分析、激光粒度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由具有片层纳米结构的磷酸铁前驱体制备的磷酸铁锂比由无片层纳米结构的磷酸铁前驱体制备的磷酸铁锂在0.1C下的首次放电容量提升了20%,达到151.48mAh/g,电极电荷转移电阻降低了约75%,仅为27.23Ω;0.1C倍率下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可达96%。同时,对Al(OH)3胶体影响片层纳米结构磷酸铁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北大先行用6年的时间自己证明了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领域巨大商业价值的可能,也证明了一家自力更生材料企业不新官我越越的勇气与力量,而这正依靠的是对技术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郑勇  李建玲  王新东 《材料导报》2016,30(10):15-18, 32
制备了1.1Ah的18650型LiFePO_4/graphite动力电池并研究了温度对电池循环的作用机制。运用解体与非解体的研究手段系统地分析了电池在循环前后的容量以及正负极材料的形貌、结构与电极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经过800周循环后55℃下电池的容量衰减显著,循环后电池的Rb与Rct有较为明显的增加。高温下电池的容量衰减主要来自于活性锂离子的损失。对于LiFePO4正极,长周期的循环并未对LiFePO_4的结构造成影响,同时电极的容量未见衰减。而对于石墨负极,容量在55℃下有12.60%的衰减。在高温循环后负极表面发现了铁元素的沉积。铁元素的沉积加速了石墨电极表面膜的增厚并对电池容量的衰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锂电池常用的三种正极材料,即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的材料性能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探讨了三种材料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选择中的优势和特征,及其特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专利数据库CNABS、CNTXT为数据来源,对满足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包覆主题相符合的专利文献为数据,研究了包覆材料的种类的分析,研究表明碳物质的包覆仍处于绝对优势状态,其他的包覆类物质的专利申请也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赵曼  肖仁贵  廖霞  刘飞 《材料导报》2017,31(10):25-31
采用水热法,以磷铁、磷酸、硝酸为原料制备电池级磷酸铁,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RD、红外光谱(FTIR)、TG-DSC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表征产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硝酸浓度、反应温度、时间及体系浓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磷铁为原料,用水热法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制备的FePO_4·2H_2O产品为正磷酸铁,且产品中含有多种微量金属元素,这有效利用了磷铁中的微量元素,改善了磷酸铁及后续制备的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以此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的LiFePO_4/C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48.9mAh/g,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氢氧化锂、硫酸亚铁、磷酸、葡萄糖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磷酸铁锂,研究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以及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激光粒度仪、恒流充放电测试表征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利于缩小材料粒径,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其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得到的LiFePO4材料的粒径最小,约为170nm,0.1C倍率下的放电容量为165.3mA.h/g,5C倍率下电容量仍可以达到130.9mA.h/g,且具有很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于动力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的校准,主要采用在停机状态下人工手动依次校准各通道,耗费时间长,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对校准人员存在安全隐患。采用非接触测量方式,研发了一套可在充放电测试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进行多通道电压电流高精度测量的在线校准装置。  相似文献   

16.
《现代材料动态》2009,(11):22-23
美国微芯科技(Microchip Technology)面向配备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的锂离子充电电池上市了充电控制IC“MCP73123/223”。MCP73123用于单节锂电池,MCP73223用于双节锂电池。主要面向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工具以及电子玩具等。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自从90年代SONY率先推出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行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其正极材料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已经从钴酸锂材料一枝独秀,发展成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材料齐头并进的态势。这些材料根据其各自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19.
新型高比能量磷酸铁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高比能量的LiFePO4/C及纯相LiFePO4正极材料,并用XRD、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程控充放电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单一的橄榄石结构和良好的充放电平台,掺碳的LiFePO4具有更优良的性能,粒度较小,粒径分布均匀,振实密度达1.46g/cm3,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4.6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3.2%.  相似文献   

20.
以锂∶铁∶磷摩尔比为1∶1∶1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纯的、晶型规则的亚微米级LiFe-PO4;再加入酚醛树脂经高温处理合成了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其振实密度高,加工性能好。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了溶剂热温度、时间对产物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热温度为190℃、溶剂热时间为24h合成样品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综合性能,振实密度为1.25g/cm3;室温下0.1C倍率充放电,放电比容量达到151.3mAh/g;在1C倍率下放电时,材料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120.1mAh/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