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淑颖 《广东化工》2008,35(3):64-66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阐述了MBR工艺在广东某电装公司的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的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合理地设计运行参数,该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厂区污水实现零排放。结果证明了MBR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较多优点,可在多种场合进行回用。  相似文献   

2.
丹江口库区某污水处理厂现状设计规模为1.5×10~4 m~3/d,二级处理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国标一级B标准。提标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3.0×10~4 m~3/d,二级处理采用AAO/MBR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准地表IV类水标准(TN≤15 mg/L,SS≤10 mg/L)。文中介绍了该工程的技术路线和改造经验、MBR膜池系统组成和设计要点、工程投资和经济分析,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荆门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总规模为5万m3/d,近期规模为2.5万m3/d,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出水采用液氯接触消毒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文介绍工程的概况、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参数和设备配置情况,总结分析了工艺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黄兴  魏旭 《净水技术》2015,(1):84-87
荆门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总规模为5万m3/d,近期规模为2.5万m3/d,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出水采用液氯接触消毒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文介绍工程的概况、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参数和设备配置情况,总结分析了工艺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广东某危险废物处置场废水处理工程,采用物化处理+A/O生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组合工艺。经处理后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标准的排放要求。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率高、出水效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从废水特点、水量和水质分析以及构筑物设计等方面,介绍了某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采用混凝沉淀/IC/MBR联合工艺处理危废处置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该工程的运行结果分析表明,本工艺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少、出水水质好、稳定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高术波 《净水技术》2020,39(8):28-31
以北京市某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为例,针对污水厂进水水质波动范围较大、污染物浓度较高、占地受限等问题,采用多级AO+MBR处理工艺升级改造,其抗冲击负荷能力强、TN去除率高、占地少、污泥量小、处理效果稳定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不足,有效保证了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排放标准》(DB 11/890—2012)中B标准的要求,得出多级AO+MBR工艺在污水厂提标改造出水高标准范围内可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MBR工艺对煤制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并对装置进出水水质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MBR装置运行平稳,原水中绝大多数稠环烷烃、稠环芳烃等有机物均得到有效去除,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且其出水满足直接进入反渗透装置的水质标准。对于煤制油废水,采用MBR+RO工艺实现脱盐回用可行。  相似文献   

9.
库区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建设规模为30000 m~3/d。针对污水特点和提标要求,该工程处理工艺采用:A/A/O+MBR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工艺,臭气采用生物过滤法工艺。详细介绍了进、出水水质及提标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出水水质最终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昆山陆家污水厂二期扩建及再生水回用工程设计规模为1.5×104m3/d,主体工艺采用MBR工艺,生物处理采用多模式A/A/O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新型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设计参数和主要技术特点:运行灵活多变,脱氮除磷效果好,出水稳定可靠,满足一级A回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炼油废水,研究结果表明,MBR工艺可以有效的用于处理炼油废水,COD、氨氮和油去除率分别为92.9%、96.7%、84.7%,试验期间MBR出水COD平均为54.1mg/L,氨氮为1.85mg/L,油含量小于3.0mg/L。运行稳定后出水水质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江苏某厂植物油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参数、调试过程和运行效果。该厂采用隔油—混凝—气浮—IC—MBR的组合工艺处理植物油废水,处理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膜生物反应器在风景区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海水 《广东化工》2012,39(13):93-94
膜生物反应器(MBR)目前作为新型和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已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实践。文章阐述了MBR工艺在庐山风景区老干所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合理地结构设计及运行参数设计,该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在风景区实现污水零排放,为风景区节能减排提供了可参考的工艺参数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和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对2种工艺的直接投资成本、出水水质与处理效果、直接运行成本及运行管理与设备维护进行了分析比较。在实际运行中,2种工艺出水都可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CAST工艺在投资成本和直接运行成本,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MBR工艺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优于CAST工艺。  相似文献   

15.
鉴于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接近于再生利用杂用水水质标准的现实,对MBR和过滤-活性炭工艺在综合医院污水处理回用实际工程中的处理效果、运行管理、投资、运行费用等进行了比较,以便为医院污水的回用工艺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种工艺的出水都可以满足GB/T 18920-2002要求.MBR工艺对氨氮和SS的去除效果更稳定,运行管理更方便,占地面积更小,适合于工程分期建设,但投资和运行费用要高于过滤-活性炭工艺.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垃圾中转站废水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工程调试及运行效果,并分析了项目运行成本。实践表明,两级AO型MBR工艺处理垃圾中转站废水稳定性强,出水COD、BOD_5、NH_3-N、TN、TP、SS等主要水质指标均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限值要求,且直接运行费用为1.79元/m~3,具有技术适用性及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清洗世界》2021,37(4)
四川资阳某污水处理厂原设计规模5×10~4 m~3/d,采用氧化沟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需提标至地方标准《四川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扩容至7.5×10~4 m~3/d。提标扩建工程在原厂址内改造,尽量利用原有构筑物设备及工艺管线,采用AAO+MBR工艺,将原氧化沟改造为AAO生化池,原二沉池改造为MBR膜池,膜池出水经紫外消毒渠排入沱江。实际运行数据表明,提标扩建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出水标准。  相似文献   

18.
北京某污水处理站为600 t/d设计水量,由于处理后外排水质不达标,设计将原CASS工艺改造为A/A/O+MBR工艺,改造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规定的B排放限制标准。工程运行后出水达到北京市河道排放标准并恢复外排。本项目改造采用A/A/O+MBR膜生物反应器为主体工艺,该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可保持控制在8 000~15 000 mg/L的超高浓度,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机负荷,使污染物分解彻底;同时系统的产泥量少;由于膜的分离作用,能够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对于出水水质要求高或回用非常合适,出水水质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电镀前处理废水的性质,选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处理废水中COD进行了工程设计。对于MBR系统,从系统的角度综合整合了预处理和MBR工艺,并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工程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电镀前处理废水是可行的,膜组件清洗周期较长,运行费用较低。当进水COD浓度为1000~1500 mg/L时,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超过95%,出水COD浓度保持在50 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以"UASB+MBR+NF+RO"为主的组合工艺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中的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实际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指标,工程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出水各项污染指标均能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表2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