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2.
介绍了基于光纤智能夹层的损伤检测系统以及该系统的两个关键技术:光纤传感器与材料结构集成以及与静载荷损伤检测算法。标准化、模块化的光纤智能夹层是光纤智能夹层解决了光纤传感器与结构集成的一种实用方法。用聚酰亚胺光制作的纤智能夹层便于存储、运输和埋置,并且可以很方便地埋入或粘贴材料结构,埋入结构对结构的强度和传感器的灵敏度影响不大。为了适应Bragg光栅解调仪的解调速度,本系统采用基于静载荷损伤识别算法。该算法只要求使用结构应变参数,并不需要使用挠度、位移等参数;不需要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不需要使用优化算法。因此,该算法具有高效、成本低的优点。所设计的软件通用性好,可应用于不同结构和不同类型的损伤。该系统应用于机翼盒段,并成功地实现对盒段上螺钉松动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合并鼻部和口咽部阻塞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进行同期鼻部手术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的临床疗效。方法诊断和评估根据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onography,PS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主观症状。检查证实同时有口咽狭窄和鼻部异常,在行UPPP手术同期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或)鼻中隔偏曲黏膜下切除术),术后随访1-2年。结果截止到2007年11月,所有患者术后满12个月,复查时打鼾、憋气、头痛及嗜睡等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UPPP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OSAHS可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6.
车辆引擎盖作为车辆发动机工作状态下,汽车上表面重要的红外特征识别部位,其温度场的研究对准确构建车辆整体的温度场和车辆的红外探测与识别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车辆引擎盖温度场的建模方法.基于热平衡方程,对车辆引擎盖的传热进行分析推导,建立出引擎盖的温度分布模型和温度数值模型.并以实际实验的测量数据和环境情况为基础,设置模型仿真的边界条件.在仿真计算过程中,分别以不同类型的民用轿车引擎盖为对象,重点讨论并验证了引擎盖内部空气夹层对引擎盖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引擎盖温度场建模和仿真计算过程中,空气夹层的存在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且车辆引擎盖越复杂,空气夹层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就越大.针对空气夹层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分层的处理方法.对比实验和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空气夹层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光纤自诊断系统模块化、集成化要求,将曲率光纤传感器以环形布置在PE膜的对称两面,研制了一种智能夹层系统,它可以同时测量结构的曲率和扭转。提出了智能夹层系统的标定方法。对埋有光纤智能夹层的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试件在CMT63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了轴向拉伸、压缩试验和三点式弯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智能夹层的埋入对智能结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将光纤智能夹层埋入复合材料内部进行了结构曲率测试,在埋入过程中,光纤传感器的完好率达100%。与埋入前的标定结果相比,智能夹层在埋入后的曲率测量最大偏差为5.2%,说明光纤智能夹层可以在埋入复合材料之前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8.
9.
采用三点弯曲法对六边形Nomex蜂窝夹层板在不同温度下的弯曲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蜂窝芯的正交各向异性特征,分别取面内的两个主方向为长度方向制作了L试件和W试件。在25 ℃、50 ℃、100 ℃、150 ℃和180 ℃下开展了弯曲实验,确定了弯曲刚度与剪切刚度。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两个方向上的弯曲刚度与剪切刚度均明显下降;当温度升高到180 ℃时,弯曲刚度与剪切刚度均低于常温时的20%。对于蜂窝夹层板在横向力学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当温度低于50 ℃时,多出现面板凹陷;当温度达到150 ℃甚至更高时,多出现面板与蜂窝芯脱离并向外凸出。文中研究成果可以为Nomex蜂窝夹层板在变温或激光辐照下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使用碳黑/P(VDF-TFE)导电复合材料与0-3型PZT/P(VDF-TFE)压电复合材料进行二次结构复合,形成夹层压电复合材料,对其压电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夹层压电复合材料的压电系数(d33、d31)比原单层0-3型PZT/P(VDF-TFE)压电复合材料有明显提高。此外,从理论上分析说明了其压电系数提高的原因在于夹层压电复合材料受到外部应力作用时,产生了内部应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适应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47例再手术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均手术治疗,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20例。再手术后卡氏评分(Kam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50-90,平均78.30。再手术后生存期为3月-22月,平均生存期11.62月。经多变量分析,病理类型、手术间隔、手术切除程度对改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病理为WHOⅠ-Ⅱ级,手术间隔≥12月的复发脑胶质瘤患者,积极手术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蛛网膜外颅颈区有限骨性减压并硬膜扩大修补处理成年人Chiari畸形I型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7月-2007年8月收治的成年人Chiari畸形I型患者32例,其中21例合并脊髓空洞,均无颅内感染病史。术中皆未发现蛛网膜黏连,皆行颅颈区有限骨性减压并硬膜扩大修补处理,29例未切开蛛网膜,3例小脑扁桃体下疝严重者行蛛网膜切开,在软膜下吸除小脑扁桃体。结果术后28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4.5年(0.5-10.3年),临床有效23例,稳定5例,无恶化。合并脊髓空洞患者17例术后复查MRI,15例术后空洞消失或减少,2例无变化。术后发生局部皮下积液1例,急性脑积水1例,均发生在蛛网膜切开病例,分别经腰大池引流和短期脑室外引流治愈。结论对无局部蛛网膜黏连的成年人Chiari畸形I型病例,蛛网膜外颅颈区有限骨性减压并硬膜扩大修补手术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耐药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4月收治的32例耐药胸腰椎结核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17-75岁,平均45.2岁。术前Franke1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8例、D级16例、E级5例。后凸角度(Cobb角)为5°-58°,平均29.2°。根据病灶部位及病变程度,选择经前路、肋横突或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在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指导下抗结核治疗18-24个月。随访1.5-4.6年,平均3.4年。结果所有患者均耐受手术,1例术后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X线或CT检查提示全部植骨融合。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19°,26例神经功能恢复至E级,5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C级。结论在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对耐药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复发、转移因素,为术式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8年1月-2009年10月间经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6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66例中,恶性11例,交界性3例,良性52例。初次手术即在我院者57例,随访39例,6例局部复发(15.4%),其中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3例。复发后来我院诊治9例,随诊7例,再次复发4例(57.1%)。因肺转移死亡3例,均为多次局部复发的恶性叶状肿瘤患者。结论再次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仍复发的良性病例,及初次复发的恶性病例,应尽早行乳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21例脊髓纵裂患者。男性9例,女性12例。依照脊髓纵裂Pang分型,Ⅰ型12例,Ⅱ型9例。纵裂位于胸段6例,胸腰段6例,腰段7例,腰骶段2例。21例中12例I型SCM患者行骨嵴切除、硬膜囊成型和终丝切断;5例II型SCM患者行纵裂纤维束松解1例,终丝切断术4例。结果17例手术患者15例获3~48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术前症状得到明显改善5例,部分改善6例,无变化4例,加重0例。结论I型SCM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手术;II型SCM患者手术适用于有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者,手术方式应针对造成脊髓栓系的原因行纤维束松解或终丝切断术。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早期经鼻气管插管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ICU治疗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2007年9月-2009年5月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并拟行微创治疗的高血压幕上型脑出血患者。根据GCS评分分层后进行随机分组,处理组于就诊时予以早期经鼻气管插管经人工鼻吸氧,对照组予以鼻导管或面罩吸氧,观察术后72h肺炎并发症发生率及ICU治疗时间,研究数据选取Fisher确切概率法及成组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管在GCS评分13~15分或6~12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早期插管组与对照组在术后肺炎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CS13~15:21.4%vs35.7%,P=0.6776;GCS6~12:60%vs80%,P=0.2678),但在ICU治疗时间方面早期插管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GCS13~15:4.9dvs6.9d;GCS6~12:8.2dvs10.3d,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拟行微创治疗的患者行早期经鼻气管插管可明显减轻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ICU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治疗输卵管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1例输卵管积水患者行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抽液及无水乙醇凝固治疗,随访3~12个月。结果61例患者中58例成功完成了液体抽吸及无水乙醇凝固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53例,其中治愈47例(88.7%),好转2例(3.8%),无效4例(7.5%),总有效率为92.5%。术后12个月随访41例,其中治愈36例(87.8%),好转2例(4.9%),无效3例(7.3%),总有效率为92.7%。所有囊内液细胞学检测均未发现癌细胞。结论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治疗输卵管积水技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后路中线和侧方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后路中线线缆和椎板夹技术以及寰椎侧块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对68例先天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植骨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术中未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无死亡、重残或其他手术并发症。47例获3月~7年随访,平均17个月。术后颈部疼痛均消失,肢体肌力有不同程度改善。过伸过屈位X光片检查显示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46例植骨块融合,1例术后1年复查发现植骨块吸收,做了翻修手术并随访1年,植骨块融合。结论后路中线线缆技术可以达到稳定寰枢椎、植骨融合的目的,适合大多数寰枢椎不稳患者;颈1-2侧块固定可以作为中线固定技术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