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刚  董纪元  于德刚  王岩 《压电与声光》2010,(2):185-186,199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采用有限元构建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v10.0,通过对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结构进行拆分,分别将3部分构建后生成体积建立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MSC patran2007计算软件,采用四面体10节点自由划分网格,共38147节点,187547单元,其中假体模型57446单元、水泥壳模型28265单元、股骨部分101836单元,分析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所构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逼真反映髋关节表面置换后股骨侧的真实几何形态及其生物力学。结论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可以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生物力学行为以及假体优化设计提供精确模型.  相似文献   

2.
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和超前镇痛方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超前联合多模式镇痛方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54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8例,A组联合应用术前及活动前口服塞来昔布和氨酚曲马多及术中关节腔内注射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多模式镇痛(联合组),B组应用术中关节腔内注射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镇痛(多模式组),C组术后单独应用自控镇痛(对照组)。三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记录三组患者术后6h、24h、72h以及术后7d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记录术后24h、48h、72h以及7d患者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并记录术后24h、72h以及30d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静息痛评分术后6h、24h、72h联合组与多模式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h、24h联合组患者低于多模式组(P〈0.01)。活动痛评分术后24h、48h、72h比较联合组〈多模式组〈对照组(P〈0.01)。膝关节活动度术后24h、72h比较联合组〉多模式组〉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超前联合多模式镇痛方案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常跃春  王浩  于向华  蔡刚 《压电与声光》2010,(2):144-145,177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用Pemberton手术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ckav的临床评价标准和WilletX线测量方法,对笔者1997年12月-2008年5月所做的190例(212个髋)Pemberton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年龄1.5-8岁(平均4.2岁),男29例,女161例,男女比例1:5.55,左侧141例,右侧27例,双侧22例。结果其中181例获得随诊,随诊时间1~8年,平均29.6月,优183例,良33例,差8例,优良率96.4%,髋臼指数由术前30°-45°(平均36°)减少到术后4°-15°,平均10°。结论Pemberton手术联合股骨近端截骨疗效确定,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大头金属-金属(large—diameter metal—on—metal,L—MoM)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常规金属-聚乙稀假体(metal on polyethylene,MoPE)TH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后外侧小切口行L—MoM THA20例(22髋)、常规THA20例(22髋)。对两组分别进行临床功能、影像学评价及并发症评估并相互比较。结果:L—MoM组19例(21髋)、MoPE组18例(20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1月。两组Harris评分、简易12项表(short form-12,SF-12)评分及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影像学上股骨头相对髋臼中心的矢量位移L—MoM组较MoPE组显著降低(P〈0.01),透亮线、股骨柄中置、异位骨化、骨溶解、假体松动、股骨距吸收、假体断裂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后外侧小切口行L—MoM THA可取得与常规MoPE THA相似的早期临床疗效,并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且髋臼磨损率更低,其中长期临床结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FIR),是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人工生物材料置换病损的髋关节,以达到缓解患者髋部疼痛、保持关节稳定、部分或全部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行THR371例,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压电直梁弯曲振动特点进行分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的小尺寸压电式超声微幅振动试验台.该试验台主要由压电直梁、T字型台面及两端附加质量组成,利用压电直梁的奇数阶弯曲振动模态实现梁中间处的台面在竖直方向上的简谐振动.样机的测试结果表明,试验台输出频率涵盖范围广,台面振幅分布均匀度较好和振动幅值精度较高,可作为一种实验平台用以研究超声电机及超声振动输送(给料)中的动态接触问题.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轴承悬浮性能及承载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超声波悬浮及减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在超声减摩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超声波振动悬浮轴承的概念。分析对比了普通动压润滑滑动轴承与超声波悬浮轴承;模拟简单的静载推力轴承,并对其悬浮性能和承载能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三种弯曲旋转超声电机的原理及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凯  周铁英 《压电与声光》2002,24(3):191-195
介绍了三种不同结构的弯曲振动模态超声微电机。详细讨论了它们共同的驱动原理,分别介绍了压电片夹心式和压电管式电机的结构特点及性能测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更易实现微型化的压电柱式超声微电机,并介绍了它的极化原理及结构。文章对弯曲振动模态超声电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对其深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V型双振子螺杆式直线压电作动器,该作动器由定子圆筒、精密螺母、螺杆及2个弹性体振子构成。利用2个弹性体振子弯曲振动产生的对称模态和反对称模态,激励圆筒端面质点作椭圆轨迹运动,通过螺母和螺杆间的摩擦耦合驱动螺杆作轴向直线运动。利用有限元分析,设计制作了试验样机,并对其主要输出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在电压峰-峰值为300V条件下,样机稳定工作频率为9.7kHz,无负载最大转速为57.7r/min,最大输出力为2.3N。  相似文献   

10.
精密工程中压电作动器两种高压驱动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杜正春  杨建国  姚振强 《压电与声光》2001,23(6):478-480,486
分别介绍了用普通耐压器件直流放大管和MOSFET功率开关管实现的1000V以上输出的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电源和超声振动驱动电源的设计思想、电路原理、设计计算及安装调试等内容,该设计的特点是电路简单、经济实用以及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对直线型超声波马达的理论探索和研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根据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从振动模态的角度分类总结了国内外纵弯型、纵扭型、纵振型、弯振型四类典型直线型超声波马达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并概述了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矩形振子面内弯曲模态直线超声电机,分析了振子面内弯曲模态的激发原理及电机的驱动机理。运用动力学分析法,建立了矩形振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讨论了振子结构参数及弹性体材料对振子模态频率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扫频实验研究。动力学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比较表明,在自由边界条件下,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利用面内模态直线超声电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双弯曲驻波压电振子的振动及其相位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驻波驱动型双弯曲压电振子基板与凸起之间的振动及其相位关系进行了解析推导 ,从理论上说明了双弯曲压电振子在单一信号激励下能够生成椭圆运动并形成驱动能力。为这种振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行程微动工作台是微细加工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微动工作台行程小,或行程较大而其检测控制复杂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双足式移动”的新原理,并研制了一台双足式大行程微动工作台。该工作台由两套进给和支承微位移器来实现进给和支承,在研究中,提出了玫套检测控制系统,可对工作台的移动位移大小和方向进行实时控制,这种检测控制系统可以使工作台按照任意的路径进给。该工作台还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分辨率高、无导轨、无  相似文献   

15.
设计和装配了一种新型固态摩擦驱动器(具有对称双面齿和压电陶瓷结构的行波型超声波马达)的实验样机。该样机提供一种新颖的对称式双面设计结构,实现将材料点的椭圆形运动轨迹耦合到两个独立的接触表面,本质上,增大了马达输出力矩的能力。新型马达具有小型量轻、响应速度快、无电磁干扰、力矩波动小、高的力矩密度和输出端不需要齿轮降速机构而直接实现驱动等特点。阐述了新型马达的工作原理,用有限元法(FEM)分析了马达振动体部分的各阶振动模态和相应的固有频率,分析中计入了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对模态和频率的影响。采用von-mises法获得了振动体2D和3D动态变形分布和应力分布,数字计算优化了马达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