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  曲华锋  魏东  佟照辉 《硅谷》2013,(14):133-134,160
某拟建场区下存在煤矿采空区和耐火粘土矿采空区,通过高密度电法物探查明场区内采空区的三维分布情况,并采用钻孔进行了采空区的验证。分析表明:1)拟建工程建成后增加较大的地面荷载,有可能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及伴生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为大;2)工程设计建设时建筑结构基础宜以采空区下岩层作为持力层,并加强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入手,通过收集资料,阐述了采空区工程概况、地质环境条件、煤层发育特征及开采情况等;应用概率积分法,建立基本数学模型,选取合理的计算参数,揭示了地表移动及变形的规律,本文采用概率积分法计算采空区地表最大移动与变形值。研究成果对彩屯矿采空区今后的充填开采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孙钢  金衡建  杨剑 《硅谷》2011,(11):147-148
凤城市赛马煤矿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产生较严重的环境方面环境问题,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陷、地裂缝、和地下水位下降等。这些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活带来诸多的危害,为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了解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机制,本次工作尝试采用激电中梯、高密度、五极纵轴测深、大地层析电磁测深等方法圈定采空塌陷区范围、深度及空间位置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经过地面检查及深部钻探验证,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为今后查明采空塌陷区等方面地质灾害问题,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泰安—莱芜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陆续由于岩溶水的排除而出现严重的地面塌陷,属于隐伏灰岩区岩溶地面塌陷,给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总结归纳了该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的时空分布特征,论述了其产生的地质条件和人为诱发因素,探讨了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其成因模式,最后给出了今后该类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万峰煤矿煤层、瓦斯及地质条件的分析和研究,初步探讨了影响矿井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地质因素、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煤层瓦斯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更好的对采掘工作面的瓦斯进行预测,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为控制瓦斯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高瓦斯采空区煤自燃的危险性进行准确的预测,本文主要针对某采煤区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进行预测预报,通过实践验证,预测比较成功,从而实现了采煤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铁路大桥为例,分析了钻、冲孔桩在岩溶地区施工中诱发地面塌陷的机理,并针对本场地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大多数只考虑环境效益单方面的因素,而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是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评价指标,材料选取需要同时考虑其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与环境影响。因此,本工作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选取抗压强度、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和环境影响为评价指标,设计九组配合比的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进行环境影响和抗硫酸盐侵蚀的量化分析,利用灰色聚类评价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原材料生产阶段,占比高达73%以上;(2)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环境效益随碱激发剂用量、粉煤灰用量和硅酸钠与氢氧化钠比值的增大而降低,碱激发剂用量对环境效益影响最大;抗压耐蚀系数越大其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越好;(3)在本试验中,配合比1的环境效益最优,配合比5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最优,配合比3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元模型的机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机场环境影响因素特征,构建机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物元分析理论,建立机场环境影响多指标分层次综合评价物元模型,并介绍了采用该模型进行机场环境影响单要素对象评价以及整体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步骤。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评价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的反映机场环境影响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滨南油田地面系统的技术改造主是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已开展了调整“五率”、调参、盘根盒和皮带的松紧度调整等节能降耗措施,目前地面效率损失的主环节在电机和抽油机。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气象、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历史雪灾等多源数据资料,在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的支撑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风险矩阵法等方法,构建雪灾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地区的雪灾风险进行综合计算和分析,最后根据各省区的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建议。结果表明:(1)雪灾风险极高的地区包括呼伦贝尔高原、黑龙江南部、吉林东南部、辽宁北部;(2)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东南部及西部的部分地区,地域范围远大于极高风险地区;(3)风险比较低(较低和极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包括松嫩-辽河平原及周围台地在内的广大地区,尤其以大兴安岭地区、蒙黑吉3省交界地区和辽宁西部地区的雪灾风险最低。为了更好地减轻雪灾危害,除了需要建立健全雪灾的气象预报、预警和应急体系外,不同的地区还应该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做好重点规划安排。  相似文献   

12.
草13断块沙四段油藏为具有边水的构造岩性普通稠油油藏,位于乐安油田的西部,为断层切割遮挡的继承性断鼻构造,自1986年12月开始陆续投入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边部储量控制程度差,动用程度低;油水井井况差,造成井网二次不完善,储量损失严重,油水井长期合采合注,造成储量动用程度差异大,针对存在问题对草13断块进行潜力分析及综合调整效果评价.采用补钻油水井完善井网、挤入降粘剂降粘的开采方式提高采出程度;沙四段3砂层组通过综合调整改善其开发效果:沙四段4砂层组通过完善井网增加动用程度,而稀油部分可加强注采调整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水电工程地质信息三维可视化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工程地质资料的描述和解释直观性差,往往不能充分揭示地质构造空间变化的规律,所以越来越难以满足设计人员进行空间地质分析的要求,文章利用GIS和可视化技术,提出了水电工程地质信息数字化与三维可视化方法,实现了地质信息的可视化分析,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为直观描述复杂地质构造的空间展布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进行工程地质交互设计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弥补现行飞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不足,根据飞行航线的几何特点,设计了一套科学实用飞机噪声评价量计算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思想和仿真模型。将GIS技术引入到飞机噪声预测与仿真过程中,探讨了GIS在噪声等值线的绘制和后续评价过程中的应用。实例表明,飞机噪声预测模型运行状况良好,计算噪声较为准确,GIS能极大地提升模型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使整个评价过程更科学、更直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现有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基于DEM的三维地质构模模型,对其各种模型进行了精度分析,在其基出上给出了基于DEM土方量的理由,最合通CASS软件进行对比实验,得出基于DEM土方量计算在计算土方量的合理性,通过此方法能提土方量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陈述了核电站的安全性与安全分析的任务 ;其次 ,论文阐述了核电站 2种分析方法 ,即确定论与概率风险分析法 ,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而两者的结合与优化构成了核电安全分析的完整体系 ;最后文章探讨了核电站的定量评价标准 ,包括个人、社会和经济的评价目标。  相似文献   

17.
涂剑文  蔡嗣经  黄刚  何晓文  张辉 《爆破》2016,33(3):122-126
为了研究罗河铁矿井下爆破振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根据该矿的地表环境、爆破参数和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采用NUBOX-6016振动监测仪,TP3V-4.5三维速度传感器和BM View软件对地表振动速度和频率进行两次监测。第一次3个点布置在地表离爆点为600 m、650 m、700 m的地方;第二次2个点布置在地表措施井和村庄附近。通过径、切、垂向的监测数据计算出最大合速度为0.757 cm/s,振动频率在30 Hz左右,远小于爆破安全规程所允许范围,得出该矿的爆破振动对地表的建筑物没有破坏作用。根据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用一元回归分析计算出三维方向相应K、α值,得出了三个方向的爆破振动速度预测公式,利用该公式可对今后地表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预测,且为条件类似矿山爆破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赵云霞  王沛 《硅谷》2013,(8):102-103
详细论述了动态遥感监测的过程和方法,介绍了动态遥感监测的优点,同时提出了该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江  郝敏霞 《工业工程与管理》2019,24(6):173-179,194
项目后评价报告包含了大量的容易被忽视的隐性经验知识,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知识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LDA主题挖掘模型的经验学习方法,运用该方法,以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为数据来源,R语言作为分析工具,对隐含在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中的关键经验知识进行挖掘和分析;通过对重要主题进行筛选来明确样本所讨论的内容,对文档分类以明确样本每篇文档中所重点研究的内容,发现不同文档间的相似点;通过关键主题词分析,得出6条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经验知识,即预先制定全面的应急措施、从根源入手解决环境问题、实时关注作业区动态、从项目设备入手降低环境影响、重视沟通、考虑位置因素等;通过绘制主题关系网络图,不仅可以清楚主题间的关系,进一步可以得出隐含类环境经验知识主要来源于与事故相关的事件和项目本身。  相似文献   

20.
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气共采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淮南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低透气性煤层群卸压开采抽采瓦斯多年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首采卸压层无煤柱沿空留巷Y型通风煤气共采新思路;通过对采空区边缘岩体结构变形破坏和裂隙演化规律的分析,揭示了采动影响区内顶底板岩层裂隙的动态演化规律、Y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的空气压力场分布及卸压瓦斯的流动规律,通过分析沿空留巷围岩大小结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锚杆支护的"三位一体"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发成功新型CHCT充填材料、强支撑自移模板液压充填支架、干混料集装箱以及充填泵上料系统,建立机械化快速构筑充填墙体工艺系统,发展和创新了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气共采的理论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