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试验区32口连续井各沉积单元、不同有效厚度级别、不同有效渗透率级别吸水状况分析,初步总结出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油层动用特点,试验区油层有效厚度动用比例达90%以上,有效厚度大于2m,渗透率大于0.37m2油层有效厚度动用比例最高;三元段塞注入后,表外储层动用程度可达70%以上;在注入化学剂0.4PV剖面发生反转,注入剖面反转后油层动用程度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80%以上;同时及时有效地提出改善油层动用状况的措施调整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试验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博 《中国科技博览》2014,(40):141-141
目前一类油层注聚区块已经全部转为后续水驱,因此二类油层成为聚合物驱挖潜的主要对象,也是喇嘛甸油田继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后的重要接替层。但是由于萨Ⅲ油层,油层多而厚度薄,渗透率较低,纵向和平面非均质性严重,连通程度较低,导致薄差油层动用难度大,注入能力差,影响了聚合物驱开发效果。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多段塞交替注入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同时可以减少聚合物用量,进而提高聚驱效益。从北北块一区3—4#站现场试验效果可以看出交替注入取得的聚驱效果较好,试验区阶段提高聚驱采收率11.95个百分点,比对比区多提高o.63个百分点,阶段节约聚合物干粉28.9%。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吸水剖面返转规律研究,认为渗透率级差、有效厚度比、注入浓度是造成聚合物驱吸水剖面返转差异的主要因素。随着有效厚度比的增加返转时机提前,返转频率逐渐减小;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加、注入浓度的提高剖面返转时机延后,返转频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魏佳 《中国科技博览》2013,(38):518-518
复合离子调剖是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已在萨北开发区一类油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展,二类油层已经成为油田稳产的重要接替层。萨北开发区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已进入含水回升后期,针对该油层非均质性强,部分注入井注入压力低,视吸水指数高,吸入剖面不均匀,反转程度大,井组含水高的问题,为了控制含水回升速度,减小低效无效循环,选择油层厚度大、注入压力低、平面、层内矛盾突出的10口注入井进行复合离子深度调剖。调剖后吸入剖面得到有效改善,采油井含水回升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北一区断东三元复合驱自2012年1月全面进入后续水驱阶段,水井注入压力大幅度下降,地层剖面动用不均匀,无效循环严重;油井含水开始大幅度上升,存聚率快速下降。针对以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地层动用程度,挖潜薄差层剩余油,对注入井进行调剖、分注及细分等综合调整措施。调整后注入压力下降减缓,注入端有效厚度小于1m的薄差层动用比例增加17.5%,整体注入能力增强,采出端采出能力增强,含水回升速度减缓,产液量相对平稳,后续水驱阶段提高采收率1.94%。  相似文献   

6.
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属于薄差油层,以表外储层发育为主。和主力油层相比,具有有效厚度小、非均质性强、渗:匿率低、油层发育薄等特点。但其发育广,储量丰富,地质储量达1.6亿吨,是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的主接替潜力层。现场试验表明,三类油层注聚是可行的,并且采取必的压裂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三类油层的动用程度。但现场压裂效果表明,受地质因素影响,不同油井压裂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以大庆喇嘛甸油田喇8—182井区三类油层注聚试验区为例,通过分析总结不同地质条件油井压裂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三类油层聚驱采出程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喇嘛甸油田一类油层已处于注聚后期,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是实现聚驱产量接替的主要手段,注聚初期分层对二类油层开发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注入井的分层时机、分层方法入手,根据不同注入井的发育状况总结出不同的分层方式:根据一类油层以及北北块一区分层注聚经验,总结出分层配注原则:根据注入井的吸水剖面变化以及压力等注入参数评价出分层效果:根据措施效果,总结出注聚初期分层措施是提高二类油层动用程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属于薄差油层,但其发育广,储量丰富,非均质性强,是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的主要接替潜力层。与主力油层相比,具有有效厚度小、表外储层发育,渗透率低,油层发育薄及剩余油分布零散等特点。现场试验表明,三类油层注聚是可行的,为了评价三类油层聚驱效果,总结试验认识,本文从三类油层注采能力、动用状况、见效特点、措施效果、提高采收率幅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总结评价了试验聚驱效果及认识,对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合理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喇嘛甸油田北西块4-4#注入站高浓度聚合物驱矿场试验已经转入后续水驱,通过分析高浓度试验过程动变化及高浓度聚驱前后油层参数变化得到了高浓度聚驱后油层动用规律,概括出试验区剩余油分布特征:高浓度聚驱后,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层发育差、连通差区域以及分流线部位;纵向上剩余油主要位于正韵律层段、厚油层顶部的低渗透层、层问渗透率级差大的差油层。  相似文献   

10.
在聚驱开发过程中,在单井及区块见到聚驱效果时,产液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各个区块及单井产液量下降幅度差异很大,导致增油效果、低含水期持续时间差异较大。通过与一类油层聚驱对比及统计二类油层高浓度聚合物驱注采状况,分析认为,二类油层聚驱产液量下降幅度的大小与累积注采比、油层注入体系、油层渗透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三类油层作为二类油层开发后的接替层,比一、二类油层均质,水驱动用程度高,更适台以提高驱油效率为主要机理的三元复合驱。本文通过室内实验,并借鉴二类油层三元试验以往经验,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三类油层三元复合驱体系配方进行了优化。设计出了合理段塞组合方式,并进行了开发效果预测。该注人体系与三类油层具有较好的配伍性,能够形成超低界面张力。该研究成果为试验区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探索喇嘛甸油田北东块三类油层的挖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预计提高采收率达到15%。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层动用程度低,部分油层未动用是蒸汽吞吐阶段主要问题,研制开发了分注分采系列工艺技术,通过该系列技术的实施来改进注汽井的注汽方式,调整吸汽剖面,改善注汽效果。该系列技术适用于油层渗透率错综复杂且符合射孔完井、油层井段固井质量合格、套管无重大变形、吸汽剖面资料比较明显的油井。并根据各油层或各组油层的不同特性进行配汽,同时也就大大平衡了油层纵向吸汽不均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在蒸汽吞吐或蒸汽驱开发方式中,为了分析稠油井注蒸汽效果,通常需要在井筒中进行吸汽剖面测试,并利用测得的数据进行油层吸汽量计算、油层动用程度等分析解释工作。本文对实际工作中常年使用的油层吸汽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使用盖层、隔层段获取的流量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来计算每个油层的相对流量,同时应用多套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来精确每个油层的吸汽量。结合200余口注汽井的吸汽剖面测试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了试算,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油层的实际吸汽情况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4.
高航 《中国科技博览》2013,(25):511-511,506
在超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套管损坏成为制约其高效开发的主要矛盾,根据统计资料,油层射孔井段附近套管损坏比例占套坏井的80%以上。提高油层段套管的强度,是减少油井油层段的套管损坏率的有效手段。经过对比分析研究,对油层内外加厚套管进行了现场实施验证。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实施油层外加厚套管后,超稠油套管损坏率明显降低,证明该项技术是防治油层段套管损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喇嘛甸油田属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大庆长垣上的一个三级构造,储集层以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大部分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从沉积上来讲距物源较近,故油层发育较厚,以多段多韵律沉积为主,层内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层内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大量的注入水沿高渗透、高含水的优势通道无效或低效循环;另一方面,层内还有一定厚度的储量因注水驱替不到或驱替程度低而无法动用或动用较差。为提高油层吸水状况,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决定应用浅调剖改善萨尔图厚油层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水驱特高含水期细分注水技术界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区块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各种地质因素也因长期注水开发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时区块稳油控水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了进一步挖掘剩余油,控制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减缓产量递减,必须对注水井采取进一步的细分调整。本文以某区为例,通过层段小层数、砂岩厚度、渗透率级差与油层动用程度的关系,优化分级参数、量化分级数量、执行细分注水标准,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油层动用比例,为今后区块细分注水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1油田开发概况 马北一号油田累计探明含油面积为3.6km^2,石油地质储量398.104t,目前生产层位为E32油藏的,储层岩性主要为粗砂岩、砾状砂岩、细砂岩。储层孔隙度平均25.0%:渗透率平均273.5×10^3um^2,属中孔中渗级别:储油层的厚度在18-24m之间,平均20m;属于厚层储层,该层在横向上分布广泛,在本区的所有钻井中该层均稳定存在,一般都带有底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浓度转后续水驱的合理时机和转注方法,模拟试验区油层发育条件及现场实际注采状况开展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不同转注时机不同转注方式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转后续水驱的合理聚合物用量,对后续水驱采收率的影响,聚驱后,设计方案为聚合物用量为1460PV.mg/L时,可较好提高后续水驱采收率;研究了转后续水驱前不同注入段塞对采收率的影响,当注入3000mg/L的高浓度聚合物段塞0.1PV以后,可以保证后续水驱的采收率,提高总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喇嘛甸油田北西块二区注聚以后,产液量逐渐缓慢下降,全区含水呈下降趋势,日产油逐渐上升,随着见效井井数的不断增加,产油量也稳步上升,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注入困难井仍占一定的比例,注采不完善井影响开发效果,未见效井仍然较多,低液面、低产液井有所增加。针对各种问题,注入井采取了调浓度、调配注、酸化和压裂等措施,加大注入井方案调整,减缓平面矛盾,强化注入井措施力度,确保有效注入。采出井则加大措施改造力度,保证有效采出,通过对油层发育差、动用程度低的井进行压裂,提高低渗透部位动用状况,针对高流压、高液面、低含水的采出井加大调参力度、对没有上调余地的采出井随检泵时机换大泵,确保产量上升;对泵况问题井及时上检,减少对产量的影响,针对由于液面高而不吸水的注人井,及时跟踪周围采出井液量,液面的变化情况,积极采取上调参、换泵等措施。聚合物区块的油层发育厚度和规模对聚合物驱效果影响较大;挑选砂体发育厚度大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进行聚合物驱,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适时采取提液措施能够使聚合物驱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由于注聚前井组间注入状况差异大,发育较好、水淹程度高的高渗透层存在低效无效循环,造成中低渗透油层吸入厚度比例低。为了对高渗层实现有效封堵,针对井组的油层发育特点和开采矛盾优化调剖体系,选取采油用堵水剂CT-5增强型体膨颗粒堵水剂与采油用堵水剂(调剖)wK相结合的调剖体系和YF复合离子凝胶体系多段塞调剖体系,评价其开发效果。通过对比表明,注聚前调剖能够有效地改善注入井的吸人状况,实现增油降水的目的,为油田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