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是对人全面的教育,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文理融合,以美育人将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对美育重视程度低、课程体系不完善和美育氛围不浓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构建美育课程体系,探索美育协同育人机制,为现代食品工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下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提出校企合作下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新思考,并给出了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支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关键。近几年来,我校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为抓手,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的重中之重,在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提升高校社会服务与人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高职院校智能生产线的建设、拓宽人才培养路径与企业服务范围、开展产教融合、提升企业动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就产教深度融合机制进行了探讨,为实现制造强国梦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素质精良的制造业人才队伍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5.
董晓冰  于秀英 《轻工设计》2012,(23):270-270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编写,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做”理实一体化的《机械拆装与测绘》特色教材。  相似文献   

6.
实训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双高计划”建设要求,依托“政、校、行、企、研”协同推进,紧扣贵州白酒和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需要,从运行机制、运行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队伍建设、“岗课赛证”融通等方面探索了高职院校酿酒技术专业群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体系建设路径,有效支撑了“双高计划”中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对“双高”院校开展实训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技能型人才是现阶段我国极为需要的人才,而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对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评价,然而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高职院校若想培养出高技能型的人才,就需要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不断的完善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笔者针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希望有助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前物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物流企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也需要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但目前我国相当一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与物流企业的需求相脱节。引发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没有一套完善的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本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理论掌握情况、实习工作情况、综合素质和其他共四个方面设计一套完整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能提高我国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学院办学水平,深入产教一体、学校与企业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2015级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开办现代学徒制金陵养鸡场长创业班。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养鸡场长创业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成效和评价机制这几个重点模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要探索实现校企资源深度融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资源,引进企业项目,设置适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团队,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兰育平 《广西轻工业》2008,24(11):197-197
对目前高职院校动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当前高职动画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措施,以探索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与创新型人才需要的高职动画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经济结构的供给侧改革中的有效供给能够为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高职教育要顺应改革的潮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新形式,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相似文献   

13.
陆婷 《纺织报告》2024,(2):103-105
职业教育是促进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担当向高职院校保护和传承非遗提出了必要性的要求。文章阐述了“双高计划”视域下非遗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研究背景与必要性,梳理了非遗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育的目的、意义与特点,结合陕西秦绣非遗文化案例,从承古出新、科教融合、学创一体机制层面提出了非遗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旨在为高职“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非遗数字人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加速我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转型,推动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高技术人员培训成为其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基地,始终秉承着校企“双元”主体育人理念,其人才培养的定位及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科创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集中于人才培养模式、方向、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基于此,文章以智能制造背景下无锡市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科创能力现状为出发点,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科创能力提升取得实质性成效,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结合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融入"行业、产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诸要素,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践与探索,论述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质就是要按照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办学,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效能,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适时作出转变,以符合市场发展需求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培养高质素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文章阐述了智能制造的基本内涵和高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明确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意义;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供参考依据;论述了智能制造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训是“实习”加“培训”的融合,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 照 Ultrawise Blended Link (UBL) 理论,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实训”二字不仅已写入中国教育部文件,中国业已经涌现500家实训基地,实训以变成了一个产业。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促进其结构形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 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类型和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方面 , 也应体现在院校类型、层次、运行机制和办学特色的多样化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教育体系中 , 每所高校对其发展方向、教育类型、培养目标、学校定位、办学特色等明确职能。高职教育专注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关注技术、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其中技术聚焦专业知识、能力围绕动手能力、素质培养职业素质,做中学的 UBL 人才培养模式。实训的管理除了依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研发一套适合高职院校智能实训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胡凯杰 《中国食品工业》2023,(1):99-101+128
职业院校作为烹饪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根据社会的需求、行业的要求和烹饪专业的特点建构多样化的烹饪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餐饮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因此,本文在明确烹饪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职业院校烹饪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从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以赛促培、工学一体、多能工等方面,探索职业院校烹饪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旨在为我国餐饮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型烹饪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隋全侠 《纺织教育》2010,25(4):49-52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十分重要。文章以高职纺织类专业课程"织物分析与小样试织"为例,阐述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广西轻工业》2018,(3):130-131
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不可或缺的育人功能,且工匠精神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而美育渗透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在提升高校师生的文化素养,打造特色鲜明的高品质校园文化,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在此认识基础上,通过校园景观建设、优化人文环境、沿革历史传统、加强资源统筹、发挥社团功能、对外服务合作,则是实现这一设计目标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