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官振中  康怀飞 《工业工程》2023,26(1):1-7+40
建立随机需求下的两阶段销售模型,研究消费者高价后悔和缺货后悔对零售商定价与库存决策的影响,分析两种运营策略:价格承诺和快速响应。结果表明,高价(缺货)后悔加重(减轻)消费者策略性等待行为,零售商应降低(提高)定价并减少(增加)库存;价格承诺和快速响应均能缓解消费者策略性等待行为,但两者的价值受消费者预期后悔的影响相反;价格承诺仅在补货成本高于某个阈值且消费者预期后悔敏感度低于某个阈值时优于快速响应。  相似文献   

2.
考虑时尚努力投入对零售商动态定价和收益的影响,构建服装零售商的收益最大化动态模型,并利用Pontryagin最大值方法对其求解,分析服装零售商的动态定价、时尚努力投入和订货策略。数值仿真验证表明,销售初期,零售商应设置较低的零售价格刺激需求;而零售商投入时尚努力后,销售价格也将提高。对于时尚度衰减缓慢的产品,零售商投入更多的时尚努力效果显著。当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较高时,零售商不应投入时尚努力。  相似文献   

3.
预售期的价值不确定性诱发了消费者的策略性延迟购买行为,无法充分发挥预售的优势。基于此,研究了如何通过定金增值策略的引入应对预售中产品价值不确定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某零售商的两阶段(预售期与现货期)销售模式,消费者在预售期无法准确判断产品价值是否与自身偏好匹配。策略型消费者可以在预售期为产品支付可增值的定金,在现货期支付尾款完成购物过程,也可以等至现货期购买产品。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探讨了定金增值预售策略下,策略型消费者的最优购买决策以及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结果表明定金增值的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策略型消费者的等待行为,从而改善零售商的预售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念  李诗杨  姜林  蹇洁 《工业工程》2019,22(5):32-42
为了研究消费者的预期后悔对产品创新换代供应链的影响,构建了制造商领导(M)、销售商领导(R)及无领导(N)3种供应链博弈模型。针对不同领导市场,采用了理论比较和数值仿真分析了预期后悔、状态概率、创新属性及价值贬值率与均衡价格和系统利润的关系。研究表明如下。1) 面对预期后悔的消费者时,创新品仍有吸引力,无领导结构仍然更加有利于消费者;面对高满足状态的消费者时,创新品可采用“撇脂定价策略”。2) 实施持续换代的产品计划时,企业为长期发展应采取“适度创新策略”,当创新属性超过阈值时,对创新品采取“撇脂定价策略”;当产品贬值快时,对现任品采取“撇脂定价策略”,创新品采取“渗透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杭州市四所大学的270名大学生为样本,以手机购买行为为问卷调查的情境,实证研究了在中国背景下消费者后悔情绪对购买后投诉、转换行为的影响以及关系质量(满意、信任、承诺)在此关系中的缓冲作用。结果显示,消费者后悔情绪与投诉、转换行为都显著正相关;信任与承诺是后悔与转换行为间关系的缓冲变量。从而说明,消费者对购买决策感到后悔就将采取投诉行为或转换品牌、商家,而若消费者对商家有着较高的信任或承诺,就将降低后悔引发的投诉、转换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市场中的绿色消费者细分,考虑直销渠道的存在,构建政府对制造商和消费者实施差别权重补贴下的两种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探讨供应链成员定价策略的选择以及政府差别权重补贴、绿色消费者比例和普通消费者接受度对闭环供应链产品定价和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产品和再制品不同渠道销售模式下,补贴权重仅影响再制品价格,政府补贴额对再制品定价的影响取决于补贴权重的取值范围;接受度的增大不一定阻碍新产品定价,也并不完全利于制造商的利润提升;相较于零售商而言,制造商的定价策略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零售商风险厌恶下的订货时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一个风险厌恶型零售商和一个风险中性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分析了供应链三种订货时机:预先订货、延迟订货、柔性订货,结果显示供应链将处于制造商不偏好的订货时机;调查了零售商风险厌恶对制造商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零售商将削减订货量至少一半,制造商利润将减少至少一半;设计了利润保证契约这一供应链协调机制,发现通过该契约,制造商生产量将提高到原来的两倍以上,还对该契约的实施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预售新商品时,销售商若采取缺货补偿策略,或者为未按时收到货的消费者提供全额退款服务,会是消费者的一种利益保障,增加消费者预订购买的可能性,从而增加销售利润。因此,本文将销售商单一预售策略和提供缺货补偿的策略与提供全额退款的策略进行比较,构建3种不同策略的销售商利润模型,以期得出对于销售商最优的预售策略。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销售策略的优劣之分受所在销售环境影响,销售商可以根据销售环境参数的不同来选择最优的销售策略,并且在实施单一预售策略和缺货可立即退款策略时,销售商可以通过夸大其发货可能性来获得更高的利润,但实际发货可能性的提升才是销售商努力的更优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零售商来说,缺货意味着部分订单得不到满足,进而导致利润损失;另一方面,缺货导致的后悔却能缓解消费者的策略性等待。因此是否采取补货,采取何种补货策略对零售商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构建模型,比较当消费者具有缺货后悔倾向时,提前转运和紧急转运下零售商的最优补货决策。研究发现:当期初库存水平较高时,补货策略能带来利润改善;当期初库存水平较低时,补货缓解消费者的后悔预期进而带来利润损失,并且该损失超过更多交易量带来的利润提升,此时不采取补货反而更优。比较两种补货策略可知:当期初库存水平较高时,提前转运下因预期缺货率降低带来的损失少于紧急转运时因额外费用带来的损失,此时提前转运更优;当库存水平较低时,预期缺货率降低带来的损失较大,此时紧急转运更优。另外,相较于紧急转运带来额外费用,提前转运有着预测偏差。两种转运策略的相对优劣还受到策略自身的影响,即较高(低)的偏差成本或者较低(高)的额外费用使得零售商更倾向于选择紧急(提前)转运。  相似文献   

10.
后悔在消费决策领域屡见不鲜,消费者预期和体验作为他们决定结果的后悔情绪,同时这一情绪也反作用于消费者行为。本文在消费者购物决策框架下回顾和总结了购买前预期后悔对消费者决策,购买后体验后悔对消费者评价及行为意图的影响以及购买全程中预期和体验后悔之间的关联,最后提出了目前消费决策中后悔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着手,研究考虑消费者偏好下的寡头价格博弈。基于Hotelling模型建立寡头竞争的辐条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得出企业在消费者不同购买意愿下的最优定价,并得出如下结论:当消费者购买意愿较小时,市场处于区域垄断;当消费者购买意愿较大时,市场处于非区域垄断。应用算例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同时还发现,不管是在区域垄断竞争还是非区域垄断竞争,消费者购买意愿与企业的期望收益都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博弈论研究了消费者后悔预期(AR)如何影响独立再制造商(IR)的技术创新决策。在推导消费者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并求解了无AR无创新(NARNX)、无AR有创新(NARX)、有AR无创新(ARNX)、有AR有创新(ARX)四个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仿真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均衡技术创新水平及再制品需求与消费者后悔预期敏感度正相关;OEM偏好于NARNX模式,而IR的模式偏好为ARX{ARNX,NARX}NARNX;当消费者异质性不高时,后悔预期有助于提高供应链总利润和绿色消费者剩余,总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与后悔预期的关系取决于再制品期望估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考虑由一个零售商经营的具有依赖于价格的独立随机需求的双渠道,在销售季节末当一渠道缺货时可分享另一渠道的剩余库存,研究了两个渠道各自的订货与定价决策问题,分别建立了不共享剩余库存和共享剩余库存时的双渠道纳什博弈模型。运用博弈论、最优化理论求解各种模型下存在纳什均衡解的条件、最优订货数量和最优定价。同时研究结论表明,针对价格或订货数量不易改变的产品,零售商实施共享剩余库存后应减少两渠道的订货数量或增加定价。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上述模型、结论的有效性,并得到了零售商实施共享库存策略相对是占优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行业市场"赢家通吃"的特征,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所用定价策略,优先服务于平台获取消费者用户规模。鉴于此,构建了互联网平台企业双寡头竞争模型,考察不同定价策略下竞争均衡,探索部分零价格定价策略对消费者用户规模的维持效应,解析互联网平台企业实施部分零价格定价策略的动因及效果。研究发现:部分零价格定价策略以价格歧视方式,将消费者分为低支付意愿和高支付意愿两类群体,并为高支付意愿的消费者设置统一价格,为低支付意愿的消费者设置低于统一价格的歧视性价格或零价格。借此,弥合统一定价策略引致的消费者用户规模缺口,并隐蔽地增加平台利润,蚕食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15.
行动后悔与等待后悔是消费者常见的两种后悔行为。在考虑这两种后悔行为的基础上研究了当消费者是策略型时预售环境下的企业能力规划问题。研究表明:对于企业而言,预售策略是否有利取决于消费者对于产品感知价值的高低,当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知价值高于某个临界值时,企业采用预售策略是有利的,通过采用预售策略,企业能够更好地对消费者进行区分,从而从高价值消费者身上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企业的能力与供给水平受到正常销售阶段产品获得率与两阶段销售价格的影响,第二阶段产品获得率越高,对企业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两阶段售价的差异越大,企业采取预售策略就越有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开通了多渠道的销售模式。假定基于异质性消费者均偏实体店消费并可以以折扣价从网络渠道购买商品,对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开通网络渠道的多渠道定价决策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渠道供应链比较,制造商批发价变大、最优利润增加,同时对市场的控制力增强,零售商则在其所占网络市场份额大于某临界值时提高零售价(小于此临界值时降低零售价)以获取最优利润,但最优利润总是低于传统单渠道时的利润;制造商的最优利润随其所占网络市场份额的增加而增加,数值实验表明,受网络渠道认可度及网络折扣率的影响,零售商的最优利润随着其所占网络市场份额的增加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数值实验还表明,制造商的最优利润随消费者网络渠道认可度的变大而增加,随着网络折扣率的增加而减少,零售商的最优利润则随网络渠道认可度的变大而减少,随着网络折扣率的增加而增加。所得结论对开通网络渠道并按折扣价销售的多渠道供应链定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考虑品牌偏好型与实体忠诚型两类消费者偏好,构建了零售商内部、混合、外部三种融资模式下双渠道供应链订货与定价策略模型,采用博弈论与两阶段优化技术得到三种融资模式下最优订货与定价策略,并分析了消费者偏好与不同融资模式对供应链订货与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偏好型消费者对网络渠道的偏好会影响供应链成员决策与现金流收益,品牌制造商与零售商集中决策时供应链总现金流大于分散决策时供应链的总现金流,零售商混合融资模式可以提高渠道的订货量,降低渠道价格,减少双渠道供应链双重边际化效应,实现供应链成员与消费者共赢,并且品牌制造商有动机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零售商的融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政府部门对再制造产品制造商和消费者进行差别权重补贴能够提高补贴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再制造实施效果,基于目标市场上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绿色度差异,建立了差别权重补贴下考虑消费者绿色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博弈定价模型。探讨了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对闭环供应链产品定价和需求的影响。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定价分别与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政府部门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对再制造产品定价的影响取决于补贴权重的选值范围;差别权重补贴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均会形成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的市场挤兑效应。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由两个竞争性网络零售商组成3种市场下的供应链最优决策问题。考虑零售商对自营产品销售的努力水平,得出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均衡策略。若联营产品价格低于自营产品,平台模式可以消除“双重边际效应”的负面影响;若联营产品需求接近于自营产品,则网络零售商偏好平台模式;若联营产品需求较小或适中,则网络零售商偏好自营模式。结果表明,由网络零售商选择销售模式大多时候符合制造商利益,市场均衡结构与制造商偏好均衡结构发生冲突是由于制造商存在“搭便车”行为。  相似文献   

20.
面对策略型消费者且消费者对产品估值服从两点分布的情形,借助报童模型分析了零售商的决策行为。发现当对产品估值高的消费者所占比例较高时,零售商应该采用预售,否则不预售。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制造商生产能力不确定情形下零售商的订购策略,发现直接订货无法满足零售商的订购需求,而共享需求信息可以满足零售商的订购需求。研究结果可以为新情境下零售商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