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景利红 《机电信息》2010,(24):114-114,134
介绍了以PLC为控制核心,以1140V变频器为牵引驱动的采煤机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控箱的控制原则和技术要求,阐述了监控程序和各功能模块程序的设计方法并绘制了其流程框图。试验结果表明:基于PLC控制的采煤机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控箱,完全满足一次采全高短壁电牵引采煤机各项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隔爆箱内发生爆炸时隔爆结合面间隙的大小与螺栓预紧力的关系,以某隔爆电源箱为例,使用Solidworks建立了三维模型,应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分别对在四种螺栓预紧力的作用下的隔爆电源箱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并对隔爆结合面的间隙进行了探测,通过对探测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隔爆接合面间隙随着预紧力的增大而减小,但两者之间并非线性关系,当螺栓预紧力超过一定量值时,由于螺栓自身被拉伸反而使隔爆结合面间隙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大。实际使用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螺栓预紧力。  相似文献   

3.
某矿MG200/456WD型电牵引采煤机在开采过程中不仅出现了摇臂压盘用螺栓松动及离合机构异常的问题,而且拖缆装置与调高千斤顶弹性线圈的磨损程度较严重,因此,对该电牵引采煤机出现的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改进后发现,该采煤机不仅满足了井下生产的需求,而且故障率显著降低,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4.
李斌 《中国机械》2014,(22):208-209
随着我国电牵引采煤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国产采煤机已占据机械化采煤市场的主导。总体来讲,国产电牵引代表机型在整体性能方面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但其关键部分功能和适应范围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设备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距离理想要求还有差距,因此在机器的实际运行工作中还是难以避免会出现一些故障与未知状况。所以,掌握煤矿采电控箱的检修步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对于煤矿采电控箱检修步骤进行分析,明确煤矿采电控箱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最大程度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降低出错率。  相似文献   

5.
原小飞 《机械管理开发》2022,37(1):90-91,94
针对爆炸时矿用软起动器隔爆壳体结合面温度上升最高的情况,对隔爆结合面的长度进行了优化.结果 表明,将隔爆结合面的长度由23 mm缩短至18mm后,高温气体通过隔爆结合面时隔爆仍有效,同时此优化措施降低了隔爆壳体的重量,减少了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隔爆型执行机构接线盖隔爆结合面变形要求较高,而其加强筋设计缺乏理论依据的现状,开展接线盖的筋型系统优化仿真分析.采用拓扑优化与尺寸优化技术相结合的系统优化方法,从加强筋最初布局设计到详细尺寸优化设计,并结合铸造工艺、力传递的连续性理论,确定最优加强筋筋型.静压实验证明优化后接线盖隔爆结合面变形圆度降低71%,优化效果明显,不仅实现了轻量化设计,降低经济成本,而且提高了整体的隔爆性能,为隔爆型执行机构接线盖的加强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煤矿井下配电点电气隔爆开关安装数量多、占地面积大、安全性能差、故障率高等技术难题,提出了井下供电系统优化改进方案,采用KJZ2-1600/1140-8型组合隔爆电气开关代替传统的隔爆开关。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隔爆电气开关供电稳定性好,可进行远程操作,不仅减少了单体隔爆开关安装数量,而且提高了煤矿供电安全,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某型汽车在强化道路试验中发动机右悬置螺栓断裂。用材料断口学、金相学等方法结合有限元分析模拟结果,确认了螺栓断裂是由于预紧力衰减产生松动,最终导致疲劳失效。提出优化方案提高螺栓的残余扭矩,并通过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压水反应堆采用完全机械补偿的负荷跟踪模式,对控制棒驱动机构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控制棒驱动机构寿命试验中的隔磁片破损事件,介绍了破损隔磁片的检测情况,并对隔磁片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隔磁片失效是一个冲击、疲劳、腐蚀综合作用的失效过程。同时提出了隔磁片结构的设计优化方案,样机寿命试验结果证明,该设计优化方案能够有效延长隔磁片疲劳寿命,提高机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采煤机是煤矿井下综采作业的核心,其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井下综采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随着采煤机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对采煤机的工作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通过对采煤机调高控制系统、数据通信系统、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喷雾控制系统等关键控制技术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优化采煤机关键控制技术、提高控制精度和可靠性、实现无人化综采作业奠定了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隔爆馈电开关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真空灭弧室触头和材料选择等方面对隔爆馈电开关结构进行优化,具体实施方案为:将隔爆馈电开关的真空灭弧室触头改为折线形横磁触头;触头材料选用铜铬合金;真空灭弧室内的动导电杆和进线排之间加入"U"型软连接的补偿措施。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隔爆馈电开关短路分断电流增加,短延时开断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悬臂式掘进机关键部件有限元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悬臂式掘进机关键部位刚度对电控箱振动的影响分析,确认各关键部件对电控箱振动的影响。提出电控箱减震优化设计方案,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工程实践,检验优化设计方案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SPEA算法,对机械零件多目标模糊可靠性展开全面研究,并提出优化计算法方法。首先构建优化模型,其次设定限制条件,最后分析优化方案效果。实践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满足采煤机优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螺栓抵抗松动的能力,指导螺栓在使用中的选型,以抑制螺纹面局部滑移为防松条件,通过对同一螺纹面周向不同位置的受力进行分析,推导得到了横向载荷作用下螺栓临界松动载荷的数值计算公式。采用横向振动试验装置和该数值计算方法,分别测试和计算了尺寸规格为M5的螺栓在夹紧力为2 000 N、2 500 N时的临界松动载荷。结果表明,夹紧力为2 000 N时临界松动载荷的试验与计算结果分别为302.5 N、280.3 N,2 500 N时试验与计算结果分别为372.5 N和350.4 N。两种夹紧力条件下试验与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分别为7.3%(2 000 N)和5.9%(2 500 N),这验证了该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基于该公式,分析了螺栓结构参数对临界松动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夹紧力、螺纹面摩擦因数、螺栓直径以及牙型角,降低螺栓夹紧长度、螺纹升角,可以增大临界松动载荷,提高螺栓抵抗松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采煤机产尘机理及静压除尘原理的分析,结合长期综采面采煤机降尘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煤机降尘方法,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论述,依旧该方案对其降尘效果进行了实际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采用该采煤机降尘装置后能够将降尘点空气中全尘和吸尘的质量浓度降低85%以上,具有非常理想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煤机是煤矿生产中的关键设备,随着煤矿机械化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因采煤机故障导致的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如何对采煤机做出准确的健康评估并做出故障预测,提高采煤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BP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采煤机的健康管理上,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掘进机在复杂工况下由于剧烈的振动引起的电控箱元件失效破坏等问题,以EBZ220SZD800/11G型掘进机为研究对象,对掘进机的电控箱减振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了隔振器的受力情况,优化了减振器,并对优化后的减振器的强度、减振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优化后的掘进机电控箱减振器减振效果较优化前有了一定的提升"的结论,可见优化较为成功,可进一步提高掘进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倾角俯采条件下,采煤机装煤效果差、液压油箱内的油位无法被确定、齿轮泵吸空、导向滑靴磨损、行走轮受损等问题,对滚筒式采煤机进行了相应的优化改造。实践表明改造后的滚筒式采煤机不仅使用效果良好,而且故障发生的频次降低,维修成本减少,在提高开采效率的同时,增强了采煤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井下隔爆箱结构重量大,影响移动便捷性的现状,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对井下隔爆箱结构进行优化,实现在增强隔爆强度的情况下减少结构重量的目的 .根据实际应用表明,选择厚度为7mm的大波纹型波纹板,在波纹板的外侧对称设置2个筋板,在波纹板的内侧设置1组加强板,同时在箱体外侧增加散热加强筋条的方案,能够将箱体的最大应力降低11.7%、箱体的最大变形量降低39.1%,可显著提升隔爆箱的应用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周建平  王海舰 《机电工程》2015,32(2):211-214
针对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在采煤过程中产生大量煤尘的问题,对采煤机原有喷雾降尘设备的喷雾原理、降尘效果进行了研究,对综采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与运移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采煤机喷雾降尘控制系统,利用电参数采集模块、粉尘浓度传感器、红外定位传感器和可移动摄像头对采煤机的各项工作参数、工作位置、状态以及综采面的粉尘浓度进行了多信息、多点采集与监控,实现了综采面采煤机的远程监测和喷雾系统的自适应控制,通过采煤机截割实验台对原有系统和改进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进行了降尘效果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改进优化后的喷雾降尘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喷雾降尘,系统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好,保证了综采面采煤的煤质和安全生产,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