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利用电子千分尺对不同加工方法产生的多个样本总体进行单独采样,测得的数据通过多路数据采集器实时送入计算机,采用编程软件Visual C++对多个样本进行对比统计,可以鲜明地比较出各种样本分布的差异,从而反映不同加工方法的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支持的“低应力多层薄膜加工关键技术研发”课题取得了突破,建立了MEMS工艺、封装、可靠性试验三个开放式技术平台,在国内率先探索了采用PCM+Cpk+SPC技术来控制MEMS工艺平台的工艺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煤气管道在线智能切割装置控制系统的需要,采用了PC机与多台MCS-51系列单片机之间通信的硬件实现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单片机实现多机通信的工作原理及过程,阐明了在Visual C++编程环境中利用MSCOMM控件实现通信的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多工位钎焊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给出了采用工业控制机实现的硬件系统,并提出了利用VisualC++语言进行软件开发的方法。系统具有优良的管理功能和控制功能,实时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多连杆机构是现代拉延压力机内、外滑块普遍采用的工作机构。在对拉延压力机内、外滑块工作机构运动分析及优化建模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C++ 6.0构建并开发了拉延压力机多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与优化设计系统(MOD),结合具体拉延压力机性能要求,给出了较好的优化设计方案。多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与优化设计系统的建立为设计拉延压力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超声相控阵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ADC+FPGA+ARM架构,实现多路高速数据的采集传输。重点研究了ADC、FPGA接口设计。采用AD9272作为相控阵模拟前端,实施前端模拟信号预处理及多路高速数据并行采集;采用Spartan-6XC6SLX150进行多路高速数据的实时传输转换,在FPGA内实现了32路600M、DDR、串行LVDS数据高速接收恢复;最后通过上位机观测采集传输的超声相控阵回波信号。该设计充分利用当前高集成度芯片,为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小型化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复合多防涂装在海水中的防腐性能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油漆涂层、金属喷涂层、金属喷涂层/油漆封闭共13种复合多防涂装在静海和动海海水实验中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并对其耐腐蚀性能作了简要分析,进而选出最佳的涂装体系。实践结果表明:704+842+546环氧沥青、702+846+546环氧沥青、热喷Al涂层和喷Al 842 546环氧沥青4种涂装具有优良的耐静海海水腐蚀性能,环氧石英沙浆和热喷铝+842+546环氧沥青2种涂装具有优良的耐动海海水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双动压力机多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动压力机的工作机构为多连杆滑块机构。本文运用解析法,对双动压力多连杆机构进行了运动分析,并对PD4-HH-800+600拉延压力机进行了实际计算,某些结论为设计满足拉延工艺要求的双动压力机多连杆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多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复合多防涂装在海水中的防护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油漆涂层,金属喷涂层,金属喷涂层/油漆封闭等13种复合多防涂装在静海和动海海水试验中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并对其耐腐蚀性能作了简要分析,进而选出最佳的涂装体系,实践结果表明,704+842+546环氧沥青,702+846+546环氧沥青,热喷A1涂层和喷A1+842+546环氧沥青4种涂装具有优良的耐静海海水腐蚀性能,环氧石英砂浆和热喷铝+843+546环氧沥青2种涂装具有优良的耐动海海水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在Internet/Intranet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远程销售物流管理系统模式;并探讨了利用分布式多层架构技术实现这种模式;最后给出了基于COM/DCOM/COM+的分布式多层销售物流管理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11.
酸洗过程是钛和钛合金中厚板高质量制造瓶颈工序;双相不锈钢中厚板难以在线酸洗,为国内外难题。在卧式连续喷淋酸洗机组上,以TA2钛、304不锈钢、S32205双相不锈钢中厚板为代表,提出、论述4元素(H、N、O、F)组成的硝酸和氢氟酸,两段式混酸(HNO3+HF)液酸洗技术,它包括:两段式混酸(HNO3+HF)液酸洗技术构思;两段式混酸(HNO3+HF)液质量浓度数值范围;两段式混酸(HNO3+HF)液物质的量表。应用该技术,实现了TA2钛、304不锈钢、S32205双相不锈钢等宽产品范围特种金属及合金中厚板在线酸洗。酸洗后表面呈银白色、色泽均匀,满足了标准和用户关于表面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重点对宝钢HFW石油套管的开发现状、已开发的HFW石油套管技术难点和工艺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宝钢今后HFW石油套管的研发前景进行了讨论.指出宝钢HFW石油套管的发展应突出炼钢+制管+管加工及质量一贯制的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扩展已开发产品的规格和产量,研发大直径厚壁K55、高抗挤以及耐蚀石油套管.  相似文献   

13.
吴迪  孙东升  王海峰 《金属世界》2010,(1):11-13,17
汽车齿轮用20GrMnTiH钢热顶锻时产生表面裂纹,对存在缺陷的钢材进行高低倍检验及对生产过程工艺参数进行分析,连铸过程产生的皮下气孔和皮下裂纹是造成热顶锻裂纹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保护渣的理化指标,避免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结壳,可以消除热顶锻裂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塑件质量的BP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  夏薇  廖小平 《模具工业》2008,34(2):12-15
设计了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BP神经网络程序,依据正交试验设计训练样本,实现了注射成型产品多质量目标的高精度预测;应用质量控制环和工艺控制环构建的注射成型自适应控制系统可实现对产品质量的自适应调整,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降低了废品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条件下C还原Fe-Cr-O体系(FeCr2O4和Fe2O3+Cr2O3)及Fe-Cr-Ni-O体系(Fe2O3+Cr2O3+NiO)的还原行为及产物特性。结果表明:温度与碳氧比对C还原Fe-Cr-O和Fe-Cr-Ni-O体系所得产物的组成有很大的影响,在较高温度和较低碳氧比的条件下,产物中残余碳含量更少且Fe-Cr和Fe-Cr-Ni合金含量更多;样品的还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还原时间和温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物中的残余碳含量均随着碳氧比的增加而升高。此外,对不同时间条件下C还原Fe-Cr-O体系所得产物进行XRD分析,利用SEM和EDS研究C还原Fe-Cr-O和Fe-Cr-Ni-O体系所得最终产物中不同相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  相似文献   

16.
焦钰 《模具制造》2011,(7):39-42
通过分析整圆形薄壁支撑零件结构和成形工艺难点,设计了合理的多工位级进模结构,得到了相关成形结构尺寸经验数据。模具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对同类产品的模具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冯路路  何元春  张炜星 《轧钢》2010,27(5):55-56
对比了AR+正火工艺、TMCP+正火工艺生产的Q370qE-Z25桥梁钢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TMCP+正火工艺生产的Q370qE-Z25桥梁钢力学性能较好,尤其是屈服强度较AR+正火工艺的高出约30MPa,从而有助于合理制定客户有特殊要求(如强度高于国家标准)桥梁钢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8.
陈香 《钢管》2014,43(5):33-35
介绍了TP304、TP316、TP321及TP347等300系列大直径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关键技术控制,包括管坯晶粒度及加热制度,轧制过程控制,以及热处理工艺等。对产品的性能检验结果证实:采用锥形辊穿孔机和带辗轧角的均整机轧制大直径奥氏体不锈钢钢管完全可行,且产品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9.
瓶盖二次顶出模具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塑件的结构特点,设计二次顶出机构注塑模具。模具开模后,在顶出结构的推动下,模具的顶杆和型套共同作用,分二次顶出塑件,分散了脱模力对塑件的影响,保证了塑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对纳米Al和微米Al进行表面包覆,制备nano-Al/xero-Fe2O3和micro-Al/xero-Fe2O32种复合材料,并对它们的微观结构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Al和微米Al表面均被约20 nm的无定形纳米粒子致密包覆;包覆物中的铁氧比与Fe2O3中的铁氧比大致相当。对2种纳米复合材料以及4种相对应的简单混合物(nano-Al+xero-Fe2O3、nano-Al+micro-Fe2O3、micro-Al+xero-Fe2O3和micro-Al+micro-Fe2O3分别进行DSC分析。对于采用纳米Al作燃料的铝热剂,nano-Al/Xero-Fe2O3、nano-Al+xero-Fe2O3和nano-Al+micro-Fe2O3三者的热谱图没有明显差别;对于采用微米Al作燃料的铝热剂,micro-Al/xero-Fe2O3的反应峰温度较micro-Al+xero-Fe2O3和micro-Al+micro-Fe2O3的分别提高了68.1°C和76.8°C。另外,将4种铝热剂(nano-Al/xero-Fe2O3,nano-Al+micro-Fe2O3,micro-Al/xero-Fe2O3和micro-Al+micro-Fe2O3)同时从室温加热至1020°C,对660°C和1020°C时的产物进行XRD分析。从图谱中共检测出Fe、FeAl2O4、Fe3O4、α-Fe2O3、Al、γ-Fe2O3、Al2.667O4、FeO和α-Al2O3共9种晶体物质。据此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方程,并以最小自由能原则推出了每种样品最可能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