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公路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隧道施工前期使用物探方法对工区地下构造情况进行探测,可以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依据。EH-4电磁成像系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物探设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通过该系统在大冬树山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实际应用,介绍了利用该系统在野外采集数据时的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使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NLCG(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了二维反演,并研究了地形因素对二维反演结果的影响。根据数据二维反演结果,确定了已知断裂的深部赋存状态,推测出了未知隐伏断裂的存在,同时判定工区地下局部富水性较强。综合分析该系统在本次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成功寻找出了断层破碎带、富水带等不良地质构造,可以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倾斜地面高等级道路施工测量中的边桩定位一般用逐渐趋近法。该法需要重复多次测量和计算 ,才能确定边桩的位置 ,野外工作量较大。本文给出了由横断面测量结果直接计算中桩到边桩的水平距离的方法 ,利用它可一次性标定边桩位置。新方法既减少了外业工作量 ,又有利于提高施工测量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依托作为河北省交通厅重点研究项目"高速公路复杂地层双连拱隧道施工控制工艺研究与应用"项目,以张石高速公路某连拱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导洞双侧洞法施工过程中现场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了有关浅埋软弱岩体隧道一般施工监测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采用从东、西人工岛向中间沉放形成合龙口,再沉放最终接头贯通的施工模式,最终接头状态参数测量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针对贯通测量方法效率低,测量精度差,且无法实时调整合龙口状态等问题,提出合龙口状态形成过程的实时测量方法.首先,在形成合龙口的两个管节端面上布设测量特征点,并测量获取管节坐标系下的特征点坐标.其次,在沉放过程中,采用测量塔法和人孔井投点法进行合龙口实时测量及状态调整;沉放结束后,采用传统贯通测量方法测量合龙口状态.最后,将3种测量结果统一换算到工程坐标系下,利用测量误差传递模型进行精度对比分析,得到沉管隧道施工合龙口状态的最佳测量方法.该方法改变了国内外沉管隧道施工中先形成合龙口状态,后贯通测量,再精确调整的施工方式,为沉管隧道以及水下管道等大型水下安装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音频大地电磁法具有勘探效率高,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及铁路隧道勘察中,用以解决对断层、破碎带等地质问题的探测工作,效果显著,然而大地电磁反演解释仅限于二维反演解译,不能很好解决隧道工程地质的精细分析。以某工区隧道为例,进行音频大地电磁法极化特征分析,对比分析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成果,综合分析隧道工程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大地电磁极化特征可以有效揭示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同时可以反映隧道维性特征,结合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成果,更好地解释隧道工程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倾斜地面高等级道路施工测量中的边桩定位一般用逐渐趋近法。该法需要重复多次测量和计算,才能确定边桩的位置,野外工作量较大。本文给出了由横断面测量结果直接计算中桩到边桩的水平距离的方法,利用它可一次性标定边桩位置。新方法既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又有利于提高施工测量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几种盾构机姿态测量方法的精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盾构机姿态测量的人工测量方法和自动测量方法,通过实际工程数据分析比较这几种测量方法的精度,从精度、可操作性方面考虑选择自动测量方法进行施工测量,采用人工测量方法来检校自动测量的准确性。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人工测量侧重于控制测量部分,自动测量使用于施工测量部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确保盾构隧道高精度贯通。  相似文献   

8.
长春地铁1号线某区间左右线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在某站前右线设置停车线和渡线,该段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在该段区间由于盾构隧道和矿山法隧道相距较近,最近处为0.775m,且矿山法隧道断面较大,跨度均超过10m,最大断面跨度超过14m,大断面隧道施工以及近距离隧道施工的风险较大,因此通过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对该段隧道施工进行模拟,评估大断面矿山法隧道及近距离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和知道,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灰岩分布地区进行隧道等基础设施施工时,岩溶的发育会引发地面塌陷,影响工程施工,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失。以江西省某一段穿越岩溶发育区的隧道为例,应用高密度电法对该区内第四系土洞、岩溶、断裂发育等灾害地质体进行了探测。电阻率反演断面图上显示的异常区与钻孔资料基本吻合,展示了其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寒区大跨度浅埋粘土隧道施工中,因粘土含水量大、粘结力差、受施工扰动强度易衰减快,地基承载力低,施工方式选择不当易造成隧道坍塌.结合在建天恒山隧道大里程段台阶法施工的实践,对大跨度浅埋土质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中的开挖支护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导了天恒山隧道的施工.天恒山浅埋粘土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的成功应用为大跨度浅埋土质隧道的施工提供了技术资料,可供同类隧道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哈尔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为工程背景,基于区域地质条件,构建了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双侧壁导坑法和交叉中隔墙法(CRD法)施工过程围岩变形和受力变化规律,结合现场监测手段,分析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弱围岩区域隧道施工,无论是隧道变形总量还是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双侧壁导坑法均比CRD法有优势,且应力变化、最大应力值均较小,围岩主应力分布也较均匀,而CRD法仅在隧道变形收敛有优势;通过分析现场监测数据可知,施工的先后顺序会影响变形,后开挖的断面会影响先开挖的,使用双侧壁导坑法也能够很好的满足施工的变形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从当前隧道施工的概况出发,阐述隧道施工的现存问题,分析灌浆法加固技术的优势,对灌浆法加固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运用灌浆法加固技术,使隧道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相似文献   

13.
CRD法和台阶法施工对地铁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地铁三号线太白南路-吉祥村暗挖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台阶法和交叉中隔墙法(CRD法)对隧道施工时的围岩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应用FLAC3D软件对2种施工方法进行模拟分析,系统研究了2种开挖方法的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 RD法能够有效控制拱顶沉降及水平收敛量,减小施工对围岩的扰动程度,对于保持软弱围岩的自持能力及稳定性有明显作用;在进行西安地铁隧道施工时,应采用台阶法实现隧道的快速开挖,而对于地层条件复杂或施工要求较高的区段建议选择C RD法进行施工,以便更好地控制围岩变形,保持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以天津地铁二号线津赤路站—李明庄站区间左线盾构施工测量技术的应用为例,就地面导线、高程控制测量,联系测量,盾构机始发测量,地下控制测量,盾构机ROBOTEC导向系统初始测量及姿态测量,衬砌环片测量等六个方面的施工测量技术进行了阐述.指出在盾构施工中测量、监测技术是关键,采用的测量方法、仪器以及观测者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隧道贯通的精度,总结了确保地铁隧道准确贯通必须考虑的一些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突泥灾害时有发生,给隧道施工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确保岩溶隧道施工安全,须采用地质调查法、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超前地质钻孔及加深炮孔相结合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用以探测岩溶隧道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将该综合探测技术在贵南铁路九万大山一号隧道工程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  相似文献   

16.
TSP203(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系统是由瑞士Amberg测量技术公司专门为隧道施工阶段超前地质预报而研发的一套设备。通过笔者单位的TSP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发现对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的宽度范围、节理裂隙密集带等不良地质体TSP法能较准确地预报,但是在灰岩地区针对岩溶的准确预报存在一定困难,隧道施工因为在可溶岩地区而引发的各种灾害地质情况也时有发生,对隧道内的施工作业人员及设备构成很大威胁,所以准确预报隧道内掌子面前方的岩溶发育区域迫在眉睫,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总结,在针对岩溶的准确预报方面笔者积累了部分经验,本文通过TSP在灰岩地区几个不同地质模型上的成功预报案例来详细讲解灰岩地区隧道施工中对岩溶的预报情况及其在长距离预报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岩溶地区,富水、岩溶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常是制约隧道正常施工的主要因素。超前地质预报是探查地下工程开挖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情况、降低施工风险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已成为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文章提出了运用“地质调查法+TSP+TEM+超前钻探”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对岩溶地区隧道不良地质情况进行探查,建立了在地质调查法的基础上,使用TSP长距离辅助探测技术,以小线圈瞬变电磁法为核心手段,最后再通过超前地质钻孔来验证的综合预报流程。以某岩溶地区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了“地质调查法+TSP+TEM+超前钻探”综合超前预报方法,达到了提高预报准确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双护盾TBM施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双护盾TBM的施工环境的分析,明确TBM施工隧道地质预报工作的难点。采用被动源HSP法、主动源ISP法和RTP法进行西藏DXL隧道的综合预报,并结合案例,分析了综合预报技术在双护盾TBM中的探测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被动源HSP法、主动源ISP法探测掌子面前方地层构造界面分布位置与规模,辅以RTP法探测异常区富水特性,能较好地实现双护盾TBM施工隧道前方不良地质体的预报,有效地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模型试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环境和参数越来越复杂,现有监测方法无法满足试验对空间分辨精度及适用性的高要求,而柔性测量技术作为满足高精度、高效率以及高适应性的测量要求的重要手段,在隧道等岩土工程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基于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的柔性测量技术,开发了一套柔性测量监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浅埋特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力学模型试验中,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柔性测量技术可以精准测量三维标准几何形状及位置;其测得拱顶位置处围岩变形量最大,为边墙位置处的3. 87倍,且右洞拱顶和边墙位置围岩最大的变形量均大于左洞,与隧道CD法开挖的趋势基本一致,可以较好的反映隧道围岩在开挖扰动作用下的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20.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期涌突水危害巨大,而大量输排地下水又会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对中梁山隧道水文地质进行分析,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并对渗透参数进行反演,研究了隧道工程不同埋深、排水量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规律,并探究了隧道施工期和运行期地下水环境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富水岩溶地区隧道具有从隔水层到含水层界面处涌突水风险最大的特点;开挖隧道时隧道高程越低、排水量越大,地下水环境变化越大;隧址区降落漏斗呈现出南侧小于北侧、东侧小于西侧的特征。现有施工期排水条件下施工地下水位下降很快且不能恢复到原水位,建议该地区在隧道施工期控制排水量,并在施工期及运营期采取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