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软件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得出了软件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的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归纳出软件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目前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弊端,结合软件产业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了独立学院实施项目驱动模型、参与学科竞赛、企业实训等可行性方案,经过实践论证,对独立学院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全、宽口径软件人才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宏  卢苇 《计算机教育》2012,(17):10-14
国际化软件人才是我国软件产业的稀缺资源,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瓶颈。文章根据CCSE2004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提出对国内外知名高校和软件企业进行调研,明确专业和人才培养定位,分析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阐述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软件》2017,(3):53-56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特别是江苏"一谷两园"软件产业聚集区的开发打造,社会软件产业经济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与明确。作为培养服务地区产业经济人才的高等院校,在软件人才的培养上却没有更好的输送企业需求人才,对软件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需求存在脱轨现象。本文从软件人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到具体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再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等方面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与探索实践方案。经实践证明,这些环节的改革实施方案效果良好,很多的实现了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软件工程意识与项目实战研发能力的培养,实现了高校对软件产业经济的供给侧改革,用学生、高校、企业无缝对接推进软件名称的建设,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做好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吸引、培养和储备工作,江苏省信息产业厅组织省内骨干软件企业和重点软件学院,联合省级人才工作有关部门,成立“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并面向全国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江苏省内重点大学设立“江苏软件奖学金”。江苏省重点软件企业——金思维公司积极加盟了基金会,为江苏软件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教育》2013,(23):4-6
软件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但我国软件产业在规模、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究其原因,除了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具备创新能力和实际工程经验的高素质软件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国软件产业的未来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并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作为人才的重要来源,如何培养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的软件人才,如何创新办学机制、培养模式,如何促进产教结合以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等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热议的话题。恰逢2013年"第十七届软件博览会软件人才论坛"举办之际,《计算机教育》杂志针对这些问题对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蒋秀明院长进行了专访。以下是奚春雁主编(以下简称奚)和蒋秀明院长(以下简称蒋)的主要谈话内容。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软件技术产业已经成为21 世纪发展过程中最具有全球化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与此 同时,软件技术人才的匮乏也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校企合作办学是实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形 式。本文主要分析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软件人才素质和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双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国高职院校各专业正积极研究探索"双证"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而我国软件产业人才短缺,因此,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学历教育上,需结合企业、行业对软件人才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对软件技术专业"双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软件工程师》2015,(10):43-45
当前软件人才培养工作突出问题是"人才不适用",为了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用,适用"的企业所需软件人才,在分析了软件工程专业校外、校内、自主等实习模式的优缺点后,提出了"校内+校外"二段式专业实习模式,以期达到实习预期目标,缓解"软件人才供需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9.
董世晓 《程序员》2010,(9):121-121
作为高科技产业之一的软件产业,要想得到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人才素质与人才结构。而在中国软件产业中,东部沿海地区始终处于领跑地位。如何充分利用东部地区软件行业所具有的起点高、发展快、创新性强、国际化程度高、战略意义重大等特点,实现产业发展和升级,就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的软件人才和高效的人才供应链与之相匹配。  相似文献   

10.
朱志良 《计算机教育》2006,(3):64-65,68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日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促进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关键是人才。目前,我国软件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还不能适应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软件人才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正成为我国软件产业振兴的瓶颈。高等院校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尽管社会需求量极大,每年毕业的学生不多,但许多软件企业却反映招聘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从而造成一部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高校应届毕业生与企业需要的人才在…  相似文献   

11.
国家信息中心就目前软件行业普遍关注的“18号文件”将于9月15日举办“18号文件”与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机遇研讨会。 为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国务院最新发布实施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18号文件”),对软件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内容涉及投融资、税收和出口、产业技术、收入分配、人才吸引与培养、软件采购、软件企业认定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为帮助软件企业和有关机构比较透彻地了解“18号文件”,会议将广泛邀请政府权威部门、行业组织、中外著名软件企业、  相似文献   

12.
程序员论坛     
其实,大多宏观的现象都可以归结到人为因素的考虑,在分析中国软件产业弊端的时候也是如此。决定中国软件产业能否飞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中国程序员自身素质而不是产业环境。中国软件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还是幼稚薄弱,虽与产业政策不明朗、软件环境混乱、公司实力潺弱有关,但很大程序还是因为我们的程序员没有成熟到足以独立支撑软件产业发展,他们的众多不足成为制约软件企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的一道道绊马绳。单就基础知道而言,中国的程序员无可指摘,微软高级副总裁李工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状况,结合软件工程产业班特色,将软件产业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产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提出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方法。通过分析企业对人才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切实需求,采取针对性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软件企业,能够达到200人的规模就应当算是大型软件企业,年营业额上亿元的企业寥寥无几,而且几乎没有人认可软件的服务价值。资金匮乏、人才短缺、管理欠成熟、市场环境不完善,这些都构成了软件企业的生存压力。但现在我们可以高兴地说,几年来,国家政策、人才结构、产业成长三大因素对中国软件业影响至深,今天软件和服务逐渐被认可,相关企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过去七年间,有三件大事对软件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是我国政府赋予软件产业以战略地位。政府认识到了软件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七年来,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一大批优秀人才投身其中,因此我国软件产业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相似文献   

15.
软件开发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和培养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与潜力。一方面我国发展软件产业、企业需要大量的软件开发人才,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学习软件开发的学生找工作困难,形成一个IT业界的"怪圈"。因此,深入调查企业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包括他们对学历、技术以及技能组合的要求,找到企业真实的需求,反过来指导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指导我国高校培养合格的软件工程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培养适应软件产业需求的人才,示范性软件学院制定了"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文章以分析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办学目标为切入点,提炼软件工程人才的能力模型——"三角塔"能力模型,并结合重庆大学软件学院的实际,提出系统化地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即以"根基(逻辑推理、语言能力、专业基础)+三个面(实践操作面、非技术专业素质面、综合素质面)"为导向,构建"实基础+三主线(技术实践主线、工程实践主线、学生工作主线)"的人才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引导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工程化、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机构与用人软件企业的深入沟通与合作,科学开展人才培养,促进软件人才结构改善,加速我国软件产业国际化进程,保障软件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由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每年一届的“第十二届软博会软件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于2008年6月12口在北京展览馆举办。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下,计算机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样、多元软件产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文章阐述"互联网+"背景下软件人才培养的学生工作应如何开展,并从理想信念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整合多方资源等方面详细论述学生工作对学生成长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软件技术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与助推器,其"赋能、赋值、赋智"的作用不断凸显.软件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软件产业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技术应用需通过软件开发来实现,而软件人才培养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需求不能完全匹配,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实际差距逐...  相似文献   

20.
《软件世界》2001,(4):26-27
天津:加速发展软件,推动风险投资 2000年12月,天津市出台了《加速软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积极推动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实施意见》,为加速天津市软件产业发展和风险投资体系的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在加速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创办由华苑软件园、泰达软件园和大学科技园组成的天津软件园,依托一批骨干企业,逐步形成集全市研究、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对进入软件园的企业,在企业入园、投资、融资、税收、人才吸引和培养、软件企业认定等多方面给予多种优惠措施,为软件企业创造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