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使准光孤子能够在标准单模光纤中稳定地传输,采用了分步傅里叶方法分别模拟了准光孤子在标准单模光纤中的传输和在色散补偿系统中的传输,得到了准光孤子在标准单模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和在色散补偿系统中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准光孤子在标准单模光纤的传输过程中脉冲峰值逐渐降低,脉冲宽度逐渐展宽,不能稳定传输;而准光孤子在采取色散补偿技术的色散补偿系统中传输时,脉冲形状几乎保持不变,与准光孤子直接在标准单模光纤中的传输相比,性能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个OFDM-ROF实验仿真系统,对该系统下行链路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采用了远程光外差技术来产生毫米波信号.用一个低频的信号源对激光进行载波抑制的双边带调制来产生频率差为毫米波频率的两束相干激光源.用Matlab软件编写了OFDM的调制和解调模块,用OptiSystem软件搭建了该系统光纤传输部分的实验仿真平台,给出了系统仿真框图和仿真计算结果.最后,针对解调后星座图随传输距离产生旋转的现象,分析了光纤色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用信道估计的方法对色散进行了补偿,并给出了色散补偿前后系统误码率与传输距离的关系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在色散补偿后该OFDM-ROF系统有效传输距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高速传输系统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瞻  王孝周 《通信技术》2012,(2):73-75,83
随着光网络的快速发展,系统的传输码率逐渐提升,传输技术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造成的影响程度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针对偏振模色散(PMD)对高速光纤传输系统造成的损害,对目前光域和电域的PMD补偿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比较各种方案,指出高速光纤传输系统中PMD的光域补偿技术更适用,发展空间大,而且性能好。其中光纤光栅补偿技术应用广泛,对单信道和多信道传输系统都适用。因此,光纤光栅技术最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纤传输中的偏振模色散(PMD)问题,研究和比较了现有PMD的光域补偿方法.利用等效啁啾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啁啾光纤光栅的光域补偿方案,用具有光敏性质的保偏光纤制成啁啾光纤光栅,将其作为PMD补偿器中的时延线,实现了PMD的自适应反馈补偿.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能有效补偿光纤传输中的PMD问题,提高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非线性系统的守恒律和位力定理对光传输系统中损耗对载波光信号传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普通光纤与色散补偿光纤的交界处,孤波的幅度有所降低,但其形状保持不变;光孤子通过放大器后其幅度得到放大,其形状将自动得到恢复.该信号可以高保真地在光纤中传输,具有理想信息载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数值模拟了强度调制光信号在级联光纤放大器普通单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模拟中主要考虑了自相位调制、群速色散和自发辐射噪声,使用负色散补偿光纤去补偿群速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结果表明,若色散得到很好补偿,当放大器间距减少到50km时,无误码2050km传输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光信号在不同传输距离产生的色散对光载射频(ROF)(光载无线电)传输系统的信号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NLCFBG)和动态波长扫描相结合的可调谐色散补偿ROF传输系统方案。在对所提出系统方案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制作了NLCFBG,并对ROF传输中的可调谐色散效果进行半实物仿真,分析和比较了有无光栅色散补偿时系统的传输性能;验证了此方案对不同传输距离、不同激光频率以及不同射频载波频率的光纤传输系统色散补偿性能。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平均孤子通信系统中孤子传输的不稳定因素及其影响,对光纤能量补偿放大器运用于饱和区时孤子传输的自稳定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Gbit/s单信道长距离光通信系统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介绍了10Gbit/s单信道长距离传输系统各部分的理论和数值模型,该模型包括光纤传输部分、初始光脉冲部分、用于中继的掺铒光纤放大器部分、电和光学滤波器部分。采用该模型数值研究了不同占空比和不同色散补偿方式对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该软件以及由该软件得到的结论对于高速长距离单信道传输系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点到点的光纤信息传输系统中光端机的同步控制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冗余能量维持的光信息传输控制器.阐述了该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推导了其控制逻辑关系式,研究并设计了具体实现电路.该控制器已在光纤视/音频信息传输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汪莎  陈军  童立新  高清松  刘崇  唐淳 《中国激光》2007,34(9):1212-1216
提出一种使用熔石英棒和光纤构成的新型复合型相位共轭装置,并在实验中得以实现.这种组合将具有高的激光损伤阈值的大直径熔石英棒和具有较低的受激布里渊散射(SBS)阈值的光纤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振荡-放大形式的双池式受激布里渊散射结构,使得从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反射的斯托克斯光注入到熔石英介质中形成了强迫受激布里渊散射过程.在这种机制下,该复合型相位共轭镜较之单块熔石英棒、单根光纤或组合芯径光纤这三种形式的相位共轭镜,具有更低的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和更高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反射率,而且可以在较高的输入功率下运行.实验中将其用于高重复频率高功率的激光二极管(LD)抽运激光主振荡放大(MOPA)系统中,在100 Hz重复频率下获得了42.05%的反射率,并且获得了很好的光束质量,光束质量因子M2值从输入光束的3减少到1.6,反射光斑稳定.在400 Hz下光束质量因子M2值达到1.7.  相似文献   

12.
荣翼  徐铭  张天生  李艳 《半导体光电》2013,34(3):476-481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搭建了100Gbit/s的PDM(偏振复用)-CO-OFDM(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并使用OPC(光学相位共轭)技术对100Gbit/s的PDM-CO-OFDM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了补偿。研究表明,相位共轭技术不仅能够补偿系统的各阶色散,还能补偿非线性效应,使用OPC技术能使系统的传输距离达到1 200km,在最佳补偿距离上,使用OPC的系统Q值比使用传统的DCF(色散补偿光纤)的系统Q值大6.3dB。  相似文献   

13.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signal degradation in high-bit-rate transmission systems is the interplay between fiber nonlinear effects and dispersion. Different techniques to compensate nonlinear effects in transmission systems, by using an optical phase conjugator,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two different innovative setups allowing nonlinearity cancellation in an embedded link are disclosed. The proposed schemes are simpler than those previously described and strongly improve systems performances. The physical mechanism allowing nonlinearity compensation is depict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olutions is numerically demonstrated. Moreover a new practical method, useful for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systems including a phase conjugator, is presented. Results apply to any bit-rate and modulation format.  相似文献   

14.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由于其良好的传输性能成为近年来光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在光纤中通过增加并行波长的数量来提高系统的容量,将CO-OFDM和WDM技术结合,可以构造出高速率、大容量、低成本的光传输网络。文章首先对基于CO-OFDM的WDM传输系统的理论模型和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然后对基于CO-OFDM的100Gb/s×32-信道WDM传输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研究了该系统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在没有任何光纤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的情况下,当信号速率为3.2 Tb/s时,系统的Q因子高于16.0 dB,在标准单模光纤中的传输距离可达1500km。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青海玉树高海拔地区超长距无中继光纤通信传输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超长距光传输系统受限因素及关键技术,采用超低损耗光缆、掺铒光纤放大器、光纤拉曼放大器、色散补偿模块、前向纠错编码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超长距无中继光传输,解决了玉树联网工程中348 km的超长距通信难题,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通信通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民族光纤产业的巨大进步与突破,进而引出激烈竞争情况下的特种光纤年差异化发展策略。着重讲述了我国特种光纤研究进展,包括前沿的光子晶体光纤技术、色散补偿光纤技术、保偏光纤、掺稀土光纤、能量传输光纤等。最后结合国家科技发展计划,阐述了特种光纤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啁啾光脉冲在高阶色散控制光纤链中的稳定传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一种二阶和三阶色散补偿的光纤级联系统模型 ,用数值法对啁啾皮秒光脉冲作了传输模拟。结果表明 ,完全补偿的高阶色散控制系统消除了三阶色散所引起的脉冲边沿部的振荡 ,减弱了脉冲峰的时间移动 ;另外 ,在确定的配置下 ,给输入脉冲附加一最佳的频率啁啾 ,可使得色散控制孤子稳定传输。脉冲宽度和啁啾以及光强度都围绕在初始值附近波动 ,在每个补偿周期末端 ,基本恢复到初始值 ;最佳啁啾的选取与二阶色散的配置有关 ,与三阶色散的配置无关 ;文中画出了 10 0Gbit/s码率的 64位随机高斯光脉冲序列在完全补偿系统中传输 10 0 0 0km后的眼图。由清晰的眼图可知 ,这种完全补偿系统减弱了脉冲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斯脉冲在光纤中传输的光纤光栅色散补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斯脉冲在光纤中传输一段距离后,啁啾系数和脉冲宽度均要发生变化,不同啁啾系数和脉冲宽度的高斯脉冲经过啁啾光纤光栅反射后的脉宽压缩特性也不同。本文介绍了啁啾高斯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以及啁啾高斯脉冲经啁啾光纤光栅反射后的传输特性。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表明,使用啁啾光纤光栅实现长距离色散补偿时,最佳色散补偿长度与光栅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