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传舟  王其芳 《金属矿山》1997,(10):39-39,41
针对矿井设施中采用的钢质、木质结构投资大,安装难,易腐蚀及木质材料易燃等问题,采用阻燃玻璃钢封闭凤凰山铜矿的主副井,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大型箕斗配套辅助设施设计的重要性,并以陈四楼矿井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大型箕斗配套辅助设施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明富  张公慈 《煤》2010,19(4):54-56
通风设施的位置对自然发火有着很大影响,在生产中确定通风设施位置时,要紧紧抓住风与火的关系,在保证通风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因通风设施造成的压力分布的变化对煤炭自然发火的作用,通过实例说明了合理设置通风设施位置在防止自然发火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合理构建通风设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通风设施的位置对矿井风流压力分布的影响的分析,阐述了通风设施在矿井发生自然发火的过程的作用,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合理设置通风设施位置在防止自然发火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崔晓飞  徐策  张群  林国成 《中州煤炭》2022,(11):203-208
介绍了目前国网电力系统的维护管理方法以及利用SCADA数据提高设备维护效率的方法。国网电力系统在SCADA数据的标准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使用SCADA数据进行分析,推动了电力标准化的需求。对电气开关设备、变压器寿命、运行中的设备和分接开关的运行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开关操作次数。据此得出,电气预防性维护应根据正常操作中的开关次数进行,对经常中断故障电流的断路器进行预防性维护。SCADA数据可用于设备的监测,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对电气设施的检修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来到处于铜川闹市区的铜川矿务局干休所,不大的一个院落里鸟语花香,锻炼及健身设施应有尽有,各种建筑布置得错落有致,步入此地给人一种宁静轻松之感.正在下棋的老干部说:"这里不仅环境和硬件设施好,组织对我们的关心照顾也非常到位,有病医生上门就诊,用车随叫随到,图书室各种报刊应有尽有.我们在这里安居乐养,感到很幸福."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张双楼煤矿综采设备费用投入一直居高不下,制约了该矿综采设备及其配件费用成本的有效降低。为此,结合张双楼煤矿的具体特点,从设备的合理选型、支架检修质量控制、支架组装质量管理以及支架抗倒、防滑设施的完善等诸方面,对降低综采设备及其配件损耗途径进行了分析,为控制综采面费用成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9.
微机在供暖中的应用马长虹,苗德秀在我国北方供暖是件大事,它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不亚于水、电。每当民用、工业用、办公用建筑竣工后,都要配备完善的取暖设施,或者建立集中供热系统,或者建区域性锅炉房。那么这些投资较大的供暖设施,是否能换来令人满意的供暖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推进,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与电气量采样值(SV)的信息传输和监测至关重要。为此,利用IEC 61850 2.0版本的新型LGOS与LSVS逻辑节点,研究了基于LGOS、LSVS逻辑节点的GOOSE与SV虚端子的对接方法,开发了一套变电站虚端子对接架构,实现了GOOSE与SV的全可控、透明化显示和实时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架构提升了GOOSE与SV虚端子的信息传输与监测的可控性,实现了可视化监测和显示,同时也提升了GOOSE与SV信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南兴安晚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体与钼、铅、锌等成矿关系密切。以阿尔山等5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为基础,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揭示该岩体成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其具有高硅、高铝、高钾、富碱、低镁、低钛的特点,A/NK平均为1.59,A/CNK平均达到1.50,为典型的强过铝质花岗岩类。稀土总量(∑REE)及LREE富集,LREE和HREE分馏较强,强烈负Eu异常以及弱负Ce异常,富集高场强元素Zr、Hf和大离子亲石元素U、Th,亏损Ba、Sr、Ti、Pb,说明该岩体重显性比较好,显示了同源性,表现出板内和火山弧花岗岩的一些特征,可能来自于中—上部地壳部分熔融。主微量元素特征及成矿元素含量特征暗示该区钾长花岗岩具有较好的钼铅锌成矿专属性。上述结论将有助于推动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成矿研究和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矿目前存在的各类异构系统功能单一,存在数据孤岛,灾害时难以联动控制,无法实现“人、机、环”参数的有序配合等问题,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低功耗无线自组网传感器、便携式智能终端、区域协同控制器、多协议透明传输网关等关键设备,构建全矿井高速、可靠的区域协同控制网络,建立涵盖工作面、采区、矿、集团之间的信息数据链和基于多种信息实时融合与分析的协同控制系统。以“安全与生产动态平衡,安全可控条件下的高效生产”为目标,实现多种信息交互与多层级的主动安全保障,减少无计划停产,提高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研究内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及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提供依据,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对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等。并对其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生产期对露天采场、矿山道路可剥离表土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在露天采场、工业场地外围设立崩塌、滑坡警示牌,露天采场上游开挖截水沟;在表土场下游设置浆砌石挡土(渣)墙,上游设置排水渠,外围设立滑坡、泥石流警示牌。结束后,在露天采场台阶外侧修筑了浆砌石挡土墙,进行场地平整,植被重建工程;基底平台外侧修筑了浆砌石挡土墙,土壤回覆,植被重建工程;对表土场、工业场地进行了砌体拆除、边坡修整、土壤回覆、植被重建工程;对矿山道路进行了植被重建工程等。  相似文献   

15.
杨海彬  刘玉伟  石志亮  朱向南 《中州煤炭》2020,(5):165-168,174
通过利用煤矿开采学及采场应力分布与控制理论,对巷道、井筒及地表建筑位移变形特征与损害进行观测,对井筒损害程度及位置进行预测,对煤柱开采顺序及采留比进行优化,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通过实测得出,采场活动距离井筒越近,巷道、井筒位移变形量越大;井筒周边空区范围越多,上覆岩层活动越频繁,容易导致箕斗、罐笼与井壁安全间隙不足,提升系统受阻,通过采取预警、加固等管控措施,矿井安全生产得到了保障,为类似条件的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河南省资源环境科技发展,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为资源环境相关领域产业升级转型乃至河南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战略对策和路径选择,通过梳理河南省资源环境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剖析河南省资源环境领域面临的战略机遇,阐述河南省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发展关键任务。碳中和愿景下河南省资源环境保护和利用面临新的挑战:自然禀赋差、水成效偏低、能源结构偏煤、环境污染较重。未来,必须统筹科技计划,加速科技转化,协同碳中和落实方案,充分发挥河南省区位优势,创新管理机制,促进资源环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酸性干湿循环作用对混凝土结构力学损伤影响,根据不同酸性环境(pH值为3、5、7)条件以及不同干湿循环次数(N=0、5、10、20、50)作用下,通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质量损失测试以及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等,对酸性干湿循环作用引起混凝土结构力学损伤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侵蚀对混凝土结构以及强度产生不可逆损伤,随着酸性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质量损失率最大达到9.30%、抗压、抗折强度最大增幅分别为13.58%、15.40%,最大减小幅度分别为9.55%、10.55%;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呈现分段变化,符合线性变化及指数变化规律;建立混凝土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以及抗折强度损伤演化方程,对环境侵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力学损伤进行定量表征。  相似文献   

18.
The software system, hardware system and performance principle of the gas detector were briefly described. A new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orientating and calibrating the instrument. The method shows excellence in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ce,and presents simpler and more reliable new method for orientating and calibrating the nominal physical quantity of the nonlinear sensor.  相似文献   

19.
锌冶炼过程中铟的富集与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随着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有效地富集回收铟的技术也越来越收到重视。通过概述铟的应用领域、资源状况、主要来源和铟在锌冶炼过程中的走向与分布,以湿法炼锌渣和火法炼锌渣及副产物为提铟原料分类介绍了铟的富集与回收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技术方法的优缺点,阐明了铟富集与回收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高温挥发富集/浸出-萃取-置换-电解是目前铟富集与回收的成熟工艺,指出了浸出效果和萃取率是决定铟富集比和回收率的关键且富氧直浸技术的应用和新萃取剂的开发是未来富集回收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萍利 《中州煤炭》2021,(7):176-181
目前,我国现存大批已运行多年的老油气管线,埋在环境复杂的地下并长期遭受金属腐蚀,特别是埋于地下的长输油气管道因为隐蔽性高、跨越距离远等因素,导致发生泄漏事故时泄漏点不易被发现。研究油气管道泄漏的检测与定位分析,对于制定应急维抢修方案以及减少泄漏事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在测绘数据的基础上,利用VS2010开发平台配以空间数据库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GIS插件、工具、组件库,搭建了油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基于GIS的二维、三维表达平台,用于分析管线泄漏点的检测、定位以及制定维抢修方案。管道泄漏目标点的及时有效定位,提高了维抢修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其到达事故地点的时间,减少了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并降低了泄漏事故对周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