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排风排烟,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等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为防排烟系统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设计防排烟系统应注意的几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层民用建筑中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以及地下车库等部位的防排烟设计进行了探讨,阐述了防排烟设施设置的一些见解,并对正压送风风量和机械排烟风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相应说明。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正压送风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上海市消防局朱鸣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很快,建筑火灾中的防排烟问题的重要性大家已达到共识,对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者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来阻止烟气侵入的方法,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中已被正式执行。但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建筑防排烟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防烟楼梯间不设防烟设施的条件;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的余压值;内走道排烟及其排烟面积的计算;机械排烟系统的补风;排烟口和排烟防火阀的形式等。同时依据各规范和手册的设计理论及其内涵,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防排烟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慧 《四川建材》2006,32(1):175-176
根据近几年来工作中的实际设计及安装施工经验,介绍广东地区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所采用之防排烟方式,分析各自的设计、安装特点。  相似文献   

6.
对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的加压部位进行了优选,确定前室或合用前室为最佳加压部位。对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与自然排烟防烟设施进行了甄选,认为应淘汰自然排烟防烟设施,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建议由最佳加压部位(即前室或合用前室)和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组成只向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火灾中所产生的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 ,对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扑救火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解决好建筑的防排烟问题已引起有关人员的普遍关注。一、机械加压送风防烟当高层民用建筑发生火灾时 ,确保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无烟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加压送风。(一 )加压送风风机位置的确定及安装“高规”8.3.9条规定 :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式风机或中、低压离心式风机。风机的位置应根据供电条件 ,风量分配均衡 ,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 ,风机设置在建筑物的顶层较好。这是因为 ,上海气…  相似文献   

8.
黄坚 《山西建筑》2007,33(26):218-219
对高层建筑共用防烟楼梯间防烟设计、自然防烟设施达不到排烟目的、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部位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形成等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消除高层民用建筑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正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量及加压送风量的简明计算方法,防烟楼梯及前室的超压卸压问题,正压送风和排烟管道以及系统材料的选用原则。提出了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及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而当着火层、着火间及走道采用负压排烟时,其压力顺序应该为楼梯间正压>前室正压>走道压力,即防火楼梯间内维持正压值50Pa>前室内维持正压值25Pa>走道的正压值为8Pa的设计顺序。  相似文献   

10.
19层及以上的高层单元式住宅,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规定,应设2个安全出口;设置1台客运电梯,一台消防电梯;设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可节约造价及运营费用.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火灾中,烟气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高层建筑设计中防炯、排烟问题给予充分重视。本文分析当前我国高层建筑设计采取的方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提出了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平面设计的7种主要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王岩波 《山西建筑》2003,29(9):68-69
针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结合对高规的理解 ,提出了在设计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和应引起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5条明文规定:“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应保持正压,且楼梯间的压力应略高于前室的压力。”国内外通常把这种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称为正压防烟楼梯间。那么,正压防烟楼梯间设计中具体应考虑和注意到哪些问题呢?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问题,有必要从正压送风防烟的工作机理谈起。  相似文献   

14.
王辉强 《山西建筑》2007,33(16):52-53
指出了防排烟是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自然排烟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金丽娜 《建筑节能》2002,30(6):30-31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对建筑物内的机械防排烟问题越来越重视,标准也越来越接近于发达国家。国家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也在逐年地完善各项条款。笔者在长期的工程设计实践中,认为《高规》(GB50045-95,2001年版)及《建规》(GBJ16-87修订本,含2001年4月局部修订的条文)中的有些条款还不够完善,在这里提出来与同行们探讨。1 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机械防烟《高规》关于机械防烟第8 3 1 2条规定:“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应设置独立…  相似文献   

16.
当高屋建筑发生火灾时,防烟楼梯间是高层建筑内部人员唯一的垂直疏散通道,消防电梯是消防队员进行扑救的主要运输工具。为了疏散和扑救的需要,必须确保在疏散和扑救过程中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井内无烟。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从两个方面给予了保证:一、设置前室或合用前室,并对防火门、电梯井门的漏风情况予以限制。二、设置正压送风,阻止烟气进人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两者合用前室,或把进人该部位的烟气排出高层建筑外,从而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后者在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中…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中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主要为旅客和工作人员安全疏散,保证人的生命安全;而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室,则在楼宇发生火灾时主要供消防人员灭火和救护用。所以高层建筑防烟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防排  相似文献   

18.
叶善强 《福建建筑》2013,(2):115-116,108
本文通过分析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机械加压送风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原因,探析了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对策,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某大楼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作为计算实例,对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楼梯间加压送风的均匀性不是非常重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送风量能够满足楼梯间和前室的正压要求,同时为加压送风机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岚 《工业建筑》1990,(3):44-47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和探讨了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防排烟方式,同时,强调了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设置前室的必要性,以及介绍了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保持正压的方法。并提出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