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田经营管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已成共识。任何地域的油气资源的发现和采出都经历着由少到多,由盛及衰的一般历程。在油田开发的不同阶段,其技术策略也有所不同。对于每一个具体油区或油田,都面临着如何具体运用一次采油(POR)、二次采油(IOR)、三次采油(EOR)方法,如何选择接替时机的问题,需要根据储量评估、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做出规划或决策。  相似文献   

2.
美国石油技术设备公司(PRC)目前正在实施一个非常规四次采油项目,即应用采矿技术辅助开采用常规“地面”开采技术无法经济采出的地下原油,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PRC称这种技术为MAPD。本文介绍该项目的开发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3.
油田的开发方式决定着油气采收率的高低,该文从这个高度出发,阐明了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的本质特征,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油田开发方式。油田开发的历史,也是油田开发方式不断发展、不断革命的历史。从人类社会对于石油的需求以及油田开发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三次采油将成为21世纪普遍工业应用的主导开发方式。这是因为三次采油作为一种开发方式,它可以把油气采收率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是二次采油(注水开发)所不可能达到的。实现开发方式的转变(革命)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也应该成为当务之急,三次采油是对废弃储量的再利用,应减免资源税。在管理层,应对人才、资金、装备等方面加强投入或引进,采取激励科研人员的政策,对有前途的“不成熟技术”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于原油的成分不同,其稠度也有很大不同,有的油甚至成凝固状态。为将稠油、高凝油顺利采出,我国石油行业科技人员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验,开发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开采工艺(如向油井内注入蒸汽,降低原油粘度的热采工艺等),并在稠油、凝析油的开采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以往的伴热采油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且难于满足深井伴热采油的需要,加上塔北油田的油气井多为深井,因此未能在该油田推广应用,也使一些稠油井长期关井。为提高原油产量,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于1998年开始使用DRG型电伴热采油系统。该…  相似文献   

5.
在阿拉伯,经过一次采油和注水开发期以后,大量的残余油留在油层中。由于沙特油田面积很广,残余油的总量也相当丰富。据最新公布的数字,沙特阿拉伯的地下原油大约有7000×108bbl。只有2500×108bbl左右(占总量的35%)可用常规方法采出。如果用强化采油方法采出其余4500×108bbl油中的仅20%的话,沙特阿拉伯的探明储量就将增加900×108bbl以上──这相当于美国和加拿大探明储量总和的两倍。任何能够有效采出残余油的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调查研究。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MEOR)已被看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阿拉伯,经过一次采油和注水开发期以后。大量的残余油留在油层中。由于沙特油田面积很广,残余油的总量也相当丰富。据最新公布的数字,沙特阿拉伯的地下原油大约有7000×10~8bbl。只有2500×10~8bbl左右(占总量的35%)可用常规方法采出。如果用强化采油方法采出其余4500×10~8bbl油中的仅20%的话,沙特阿拉伯的探明储量就将增加900×10~8bbl以上─—这相当于美国和加拿大探明储量总和的两倍。任何能够有效采出残余油的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调查研究。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MEOR)已被看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疆石油地质》2004,25(5):579-579
孙玉凯,男,高级工程师,1964年2月生于河北省南皮县,1982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同年分配到大庆油田工作。1982年至1990年在大庆油田采油七厂从事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和生产管理工作,任地质大队副大队长。  相似文献   

8.
刘利 《石油机械》1994,22(12):53-54
热胀式塑料密封热采封隔器刘利(辽河石油勘探局曙光采油厂)根据稠油注蒸汽开采工艺(简称稠油热采工艺)过程中隔热和选注工艺的要求,辽河石油勘探局采油处和曙光采油厂共同设计研制出了热胀式塑料密封热采封隔器,经过现场586井次的使用证明,这种封隔器能较好地适...  相似文献   

9.
注采剖面测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洪文 《测井技术》1994,18(4):265-269
于洪文.注采剖面测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测井技术,1994,18(4):265~269利用各种测井方法获取的注水井分展注水资料和采油井分层开采资料,对认识和提高注水开发多油层油田的开发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大庆油田为例,阐述了注采剖面资料在评价各类油层开采状况、制定综合调整挖潜措施、检查井下工艺状况和确定油田开发方案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20年的开发,大庆外围“三低”油田已经形成了低渗透油阳酸化、压裂(包括CO2压裂)、葡扶合采、小井眼采油、提捞采油、微生物采油、吞吐采油、小排量螺杆泵采油、不热洗化学清防蜡等配套的采油工艺技术,为外围油田持续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压裂工艺是解决扶杨油层难采储量有效动用关键技术之一,开发整体压裂设计每一环节好坏直接影响压裂工艺成功率和效果,从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角度出发,主要围绕井网优化和地应力平面分布规律两个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单井采油平台在胜利浅海海域的石油开发中的发展过程和固定采油平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采油七厂自油田开发以来,在有杆泵采油方式中,普遍采用的是以实心抽油杆作为抽油泵抽汲动力、以油管作为出油通道的方式。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为了经济有效开采,曾试验无油管空心杆采油技术,但由于杆柱下行阻力大,造成空心抽油杆承受压变载荷过大、弯曲严重,导致在较短  相似文献   

13.
对21世纪大庆油田开发前沿技术发展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1世纪大庆油田开发面临的新挑战具体反映为①已累计采出石油可采储量的70.32%,储采失衡日趋严重;②开发难度急剧增大,总体经济效益逐步变差;③重组改制要求更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今后大庆油田开发工作从以原油产量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从以持续稳产为总目标转移到以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要大力加快两个层次的前沿性科技发展。第一层次为近期前沿技术,以提高探明储量动用程度和采出程度为重点,包括3套核心技术①高含水后期提高水驱采收率配套技术;②聚合物驱综合调整和三元复合驱配套技术;③大庆外围“三低”(低渗透率储集层、低储量丰度和低单井产能)油藏有效开发配套技术。第二层次主要着眼于21世纪油田长远发展需要,重点在3个方向积极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①三次采油后的泡沫驱、微生物驱和其它接替新技术;②有效开发深部致密层天然气藏、复杂断块致密油气藏新增探明储量的相关技术;③国内外油田开发市场需要的相关技术。今后要以改善大庆油田开发总体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应用高水平油气开发技术,不断深化重组改制和现代企业管理,努力在21世纪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图2参2(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7月30日,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点先导试验项目——大庆油田采油八厂州201区块扶杨油层有效开发试验现场取得成功:自2006年11月投产至今,已累计产油3×10^4t,打破了扶杨油层“有储量,没产量”的怪圈,为大庆油田外围探索扶杨油层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大庆外围探明未动用难采储量有数亿吨“躲藏”在扶杨油层,仅采油八厂就高达上亿吨。多年来,实现扶杨油层的经济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5.
就增加采油收益而论,水驱成为了大部分油田开发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水驱项目能够有效地提高总波及效率(这有助于提高采收率)和保持油藏压力在液体泡点压力以上(这为增加采油量创造了条件),并且注入水提供了采出更多原油的驱替机理。  相似文献   

16.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采油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振良 《河南石油》1998,12(3):22-24
本文介绍了油藏工程中一种新的实现方法-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求取开发初期分采时的采油指数。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准确性较高的采油指数间接求取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前喀尔巴阡低渗透非均质多层油在强化采液条件下油藏的开发效果,及井网密度对采液条件下油世故的开发效果,及井网密度对采油速度的影响。在产层含水持续上升时,以增产油量确定技术效果。文章以格维慈杰茨基油田为例,论述该油田在多层性和严重非质情况下,用钻加密井方法提高石油储量动用速度,降低含水,缩短油田开发期和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油层出砂经常造成抽油机井抽油泵“卡壳”,为了保证抽油机正常“吐油”,大庆油田采油六厂首次应用了抽油机井无泵采油技术,而且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王俊魁 《试采技术》1997,18(2):19-23
本文根据单层水驱油资料和多油层油田注水开发 资料,分析了砂岩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井采油指数与液指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采油、采液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量的油田开发资料,总结出了水驱油田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变化的模式;并通过理论实际资料证明,在油田产量递减阶段,剩余可采集量采油速度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变化有上升、稳定和下降3种情况。根据我国42个地下原油粘度为3-30mPa.s的水驱砂岩油田的数据,得到了计算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变化率的回归公式。提出了用于预测油田产量变化的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法(RR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