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ZL114A铸造铝合金焊接后的金相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L114A铸造铝合金用于生产飞机及导弹上较重要的零部件,铸造铝合金存在裂纹、气孔等缺陷需用焊接方法进行修复,叙述了焊接工艺对ZL114A铸造铝合金金相组织及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ZL114A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铸造合金熔体凝固特性分析仪对该合金进行动态凝固应力测试,研究了铸造工艺参数对ZL114A合金应力框铸件应力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L114A合金凝固过程对应力框铸件的应力状态及变化有重要影响。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粗杆最小应力值和最终应力值增加。冷却速率增加,粗杆最小应力值变小,最终应力值增加。与未变质试样相比,经Sr变质处理后,粗杆最小应力值减小,最终应力值增加。  相似文献   

3.
ZL-107A铸造铝合金旬A1-Si-Cu系铸造高强铝合金T5状态热处理后强度可达σb=420~470MPa,在制造大型、高强、复杂关键的工程结构出现缺陷时需要补焊。其焊缝亦要求和母材等强度。因ZL-107A系在ZL-107基础上通过添加多元微量元素合金化而成,对ZL-107A铸造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大型铸钢件-20吨转炉轴头的铸造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铸造缺陷,经过生产实践,设计了一种有效的铸造工艺,可确保铸件一次浇注成功。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实验机等设备分别对200A、240A和280A3种不同焊接电流补焊ZL114A合金工艺孔的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热影响区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其宽度增加,但晶粒尺寸基本不变,而在熔凝区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晶粒尺寸明显增加;在240A时,熔凝区形成的气孔数量最少,并且热影响区中共晶相分布均匀,硬度最高。拉伸实验表明,不同电流强度补焊的ZL114A工艺孔拉伸试样断裂位置均发生在热影响区,但在电流强度为240A时,补焊后的力学性能最接近母材,抗拉强度达到了母材强度的95.0%,所以240A为ZL114A工艺孔最佳补焊电流。  相似文献   

6.
低压铸造工艺是一种较先进的铸造工艺,该工艺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铸件质量稳定.同时,低压铸造具有铸件尺寸精度较高、充型平稳、易获得优质铸件等众多优点,已成为生产汽车铝合金铸件的重要工艺.但是,低压铸造生产中铸件比较容易产生一些铸造缺陷.因此,加强对低压铸造常见缺陷的分析和判断,并及时找出问题的防治办法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用传统工艺(铸造-挤压工艺)生产560m×70mm超大特厚919铝合金管出现手我种质量缺陷,提出了一种生产这类超大特厚管的新工艺(由快速铸造、高柱体自由部孔、高温慢速润滑挤压,混合校直等不同种类的加工工艺组合而成),成功地同了合格产品,并实现了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利用胶粘剂快速修补由于铸造过程中液体金属补缩不足及热应力等造成的缩孔、疏松等缺陷的工艺方法,实现金属的再生,大大减少了铸造缺陷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对铸造C12A高强耐热钢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变化及硬度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铸造C12A高强耐热钢经过焊接,基体组织没有明显发生变化,过热区的金相组织为板条马氏体 奥氏体组织,其硬度有所降低;熔化区的金相组织为针状马氏体 奥氏体 板条马氏体,硬度很高;焊后经过回火处理的基体金相组织与性能没有变化,过热区的金相组织为保留板条马氏体形态的回火索氏体组织,较基体组织要粗大,其硬度要比基体有所下降;熔化区的金相组织转变为保留板条马氏体的回火索氏体,但组织较为基体组织要细小,表现为硬度要比基体的有所升高.铸造C12A焊接后再经回火处理,可使焊接后的组织差别消除;性能变化趋于平缓,有利于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压缩机螺杆铸件质量大多不稳定,已经严重影响到压缩机产品的整体性能问题,提出采用铁型覆砂铸造工艺生产压缩机螺杆,解决现有铸造工艺容易形成缩孔、缩松、皮下气孔、石墨漂浮等缺陷,铸件废品率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铁型覆砂铸造工艺流程,研发了自动化生产线,实现螺杆铸件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1.
氧化SiCp增强ZL101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液态金属搅拌法处理后金属型铸造和连续铸造SiCp/ZL101 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界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SiCp 高温氧化后表面生成的SiO2 晶体在复合材料复合与铸造期间与铝合金熔液中的Mg 、Al 元素发生界面反应,生成MgAl2 O4 和Si,促使SiCp 与铝合金润湿,并提高SiCp 的分散性.与普通金属型铸造相比,连续铸造SiCp/ZL101 复合材料的晶粒细小,SiCp 分布十分均匀,SiCp/Al 界面反应层较薄.  相似文献   

12.
在非真空熔铸铍铜合金大规格铸锭时,需要长时间的熔化和保温.由于铍在金属熔体中的氧化烧损量达到0.004 4%/min以上,熔体中的铍质量分数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因而不同铸锭之间、同一铸锭头尾w(Be)偏差达到6%以上;铍及铍铜原料的大量烧损容易导致铸锭夹杂,进而影响铸锭的综合成品率;同时,由于铍具有强烈的脱氧作用,熔体极易吸气,铸锭内部容易出现气孔等铸造缺陷.通过上百炉次的试验,对熔铸工艺的每个细节深入研究和试验,确定了合理的熔铸工艺,在生产铍铜合金大规格铸锭时,铍及铍铜材料的烧损率分别降到6%及3%以下,铸锭化学成分偏差≤4%,铸锭综合成品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1560合金低频电磁水平连铸的生产实验,成功地生产出了近终形的小断面(p54mm)1560合金圆形坯料,然后再通过轧制和冷拉来生产出合格的棒线材产品.此工艺取消了铸坯锻造以及锻造前的退火等工序,从而缩短了工艺流程,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成材率.本文通过研究电磁场作用下水平连铸1560合金的铸态组织与最终产品性能,探讨了此工艺对提高1560合金铸坯质量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经优化设计合金成分及组织,应用普通冶炼方法与设备,研制出三种新型高强度铸造铝合金的过程.合金熔炼之后经T6处理,其强度、硬度、塑性和耐磨性,都远超过传统铸造铝合金ZL108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压缩比对ZL102合金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L102在铸态结构组织下,其机械性能较差,但是在经过热压缩加工以后其抗拉强度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和其变形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压缩比为85.81oA时抗拉强度增加幅度最大;ZL102经过热压缩以后,其塑性没有明显的改善;金相组织观察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粒细化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1560镍基合金圆形铸锭的质量,采用电磁水平连铸方法对其进行生产实验,并对圆锭及其坯料再进一步轧制和冷拉所生产系列棒线材产品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生产的1560镍基合金电磁铸锭的芯部由中心等轴晶组成,其溶质元素偏析程度明显降低,且常规水平连铸过程中常见的芯部裂纹、缩孔和疏松等缺陷也得到有效消除。该方法不仅取消了传统工艺中的铸坯退火、锻造及打磨等工序,而且还缩短了工艺流程,其产品成材率也由传统工艺时的70%提升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TiAl3内生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内生复合材料TiAl3/ZL101 的金相组织和常规力学性能,探讨了复合材料增强的基本原理.研究表明,内生复合材料中增强物呈弥散分布;无论在铸态还是热处理态,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都较基体有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延伸率也较基体略有增加.这是内生增强体与外加增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变化的显著不同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火焰钎焊的方法,实现铝合金(LF6)与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焊接.首先在不锈钢的表面热浸镀一层ZL102铝合金,然后采用搭接的形式对热浸镀层和铝合金进行焊接,并分析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火焰钎焊的方法能够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但热浸镀层的结合强度低于母材、钎缝的强度.  相似文献   

19.
Al-Si合金(A357)重力铸造充型及凝固过程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对铸件特定部位的温度进行测量,以掌握该点的凝固和补缩,并利用O lym pu s金相显微镜观察铸件关键部位的宏观组织,进而分析其凝固方式.用商业化模拟软件Z-C ast对铝合金拉伸试棒充型及凝固过程进行模拟,对实际浇注实验中测试点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金属铸型的预热温度较低时,必须采用较高的浇注温度才能够使铸型充满,试棒在凝固过程能够得到有效补缩,从而消除了由于糊状凝固造成的显微缩松.铸造模拟软件Z-CA ST能够准确的模拟铝合金铸件充型凝固过程,提供较准确的流场、温度场信息,预测缺陷及其出现位置.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in liquid microstructure of Al-Si alloy treated by electric pulse (EP), X-ray diffraction tests with liquid A1-Si alloy and ZL109 alloy treated or not by EP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Al-Si atomic clusters decreases and that of Al-Al and Si-Si atomic clusters increases for the treated samples. The tests with ZL109 alloy indicate that a large amount of primary crystal Si appears in the solidified microstructure after treated by EP. It is found that EP can change the microstructure of liquid metal by affecting the probability of electrons appearing in different atoms (Al and Si) in the liquid metal.The combining force of different atoms decreases relatively, and that of the same atoms increases,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of re-ducing the atomic cluster with different atoms (Al-Si) and increasing the atomic cluster with the same atoms (Al-Al, Si-Si). The in-creasing of the atomic cluster with the same atom cluster resulted in the increasing of Si activity and the higher point of eutectics in the phase diagram. It makes a lot of primary silicon appeared in ZL109 allo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