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中通过位于库区内三门峡河段的泥沙特征、河流开矿及水库运行方式的分析,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高浊度水来势猛,变化快、沙峰持续时间长、库区水位变幅大,泥沙周期性淤积、冰凌和漂浮物影响,设备磨损及泥沙出路等许多技术问题。一实际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尾泥沙冲淤规律变化的研究,分析了泥沙淤积对重庆港区航道的影响,提出了库尾泥沙治理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整治建筑物的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3.
张雨  穆彪  巴成敏 《石材》2023,(2):119-122
<正>北方某城市河道流速缓慢,污染汇入量大,全河道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物淤积情况,污染状况恶化,大量堆积的厌氧污泥淤积,水体恶臭,生态环境的恶化极大的影响了周边的环境,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给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一系列外源污染控制措施后,虽然入河污染量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底泥的释放作用,底泥的污染仍然对水体黑臭有很大贡献。因长期积累底泥量过大,若全部清淤处置难度较大,且基于此现象,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东湖公园人工湖污染治理过程中结合了水利防洪、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截污、清淤、补充水、湖泊堤岸及拦水橡胶坝的恢复等措施,使湖泊水质得到彻底改善。合理的设计使人工湖具有滞洪防洪功能,还可对公园内地下水起到调节和补充作用,清澈的湖水又使人工湖成为公园内秀丽的景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金沟河渠首工程泥沙淤积、老化、磨损严重的现状,指出了渠首存在的问题。从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工程投资等多个角度对渠首枢纽上、下坝型式进行方案比选,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和适应性。根据比选结果,最终选择出了"双库闸坝式"布置型式。分析结果可为多泥沙河流的枢纽布置型式的设计选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9)
本文简要概括了河南黄河河道工程的建设历程,提出了河南黄河河道治理的难点是由泥沙淤积引出的悬河态势加重、河道宽浅散乱问题,分析了河南段泥沙淤积的成因,提出了新环境下加强河南河道行洪能力,有效解决河道泥沙淤积问题的可行举措是对主河槽进行清淤挖深。  相似文献   

7.
张帆  郝培尧  李胜  仇银豪 《四川建筑》2007,27(Z1):42-45
官厅水库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横跨北京、河北两省市交界处,是我国解放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水库建成之后,发挥了防洪、供水、拦沙、发电、养鱼和改善环境的重大效益,但是也存在着泥沙淤积、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尝试寻求一种以生态解决其危机的方法,满足库区的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永续的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赵志义 《河南建材》2021,(12):111-113
河湖水系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主要部分,一方面是水资源的载体,同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河湖库的水系连通工程能够促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能够提高水利保持的能力,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的有效举措,因为此工程可以提高供水保证率的能力和水资源调控水平.文章主要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的重要意义、寺口子和冬至河水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寺口子和冬至河水库连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上海新江湾城的河湖水系作为绿色水基础设施,是防汛除涝排水安全、雨水资源利用及水资源调度、水环境保护及水生态修复和水景观营造等综合功能的共同载体。水系综合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了河湖水系的安全、资源、环境与生态的综合功能,真正体现出了生态绿色和低碳。新江湾城在除涝排水安全上实现了"雨水自流排放、除涝以蓄为主";在水资源上,利用雨水资源及黄浦江天然潮汐进行引排水调度;再通过雨污分流、初期雨水面污染控制和岸坡生态化及水生态系统构建等措施,保护了河湖水系的水环境,并营造了新江湾城优美的水景观。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东湖公园湖泊污染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园内的湖泊水体往往补充水源不足,自净能力脆弱,当受到水污染时易出现湖水变黑发臭而破坏公园美景,使其失去使用价值。介绍了深圳市东湖公园人工湖的污染治理方案。实践证明,结合水利防洪、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通过采取截污、清淤、补水、修复湖泊堤岸及拦水橡胶坝等措施,可使湖泊水质得到彻底改善。合理的设计使人工湖不仅具有滞洪防洪功能,还可对公园地下水起到调节和补充作用。该项目为城市公园湖泊污染综合治理进行了一次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2)
黄河中含有大量的泥沙,人们引黄灌溉的同时把大量的泥沙引入了灌区,其不仅造成渠道的淤积,影响灌溉渠系的功能发挥。另外,渠系清淤后的泥沙给灌区带来了诸多的危害,如降低河道的防洪标准、恶化生态环境等。尽管泥沙给灌区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泥沙本身的两面性,可以把泥沙作为一种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因此,治理泥沙问题的同时对泥沙加以综合利用对灌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北京沙河水库一直以来面临着多源污染汇集、生态系统脆弱、水动力缺乏等问题,呈现非常规水源补给的缓滞水体特征。针对以上问题,示范工程制定了“溢流污染防控、面源污染削减、库区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治理措施包括面源污染防控库滨植被缓冲带、合流制排口初雨截流及溢流污染控制、湿地水域生态修复等。工程实施前预测入库污染量、水环境容量、工程措施污染削减量等指标,评估目标可达性,对设计参数进行纠偏,工程阶段实施后沙河水库外源污染已得到控制,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该系统化分析方法在沙河水库治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库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模型试验成果的分析可见,三峡成库后乌江河口段泥沙累积性淤积,河床普遍淤高,将对该河段的航道,港口等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经采用整治建筑物调顺河道岩线,缩窄江面宽度,加大水流流速,从而起到了减少泥沙淤积,缩小边滩,稳定航槽的明显效果,改善了乌江河口段航道及港口通航条件。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琴亭人工湖水量及水质保持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琴亭湖是一座集防洪滞洪和城市景观公园功能的综合工程,通过对水体水量来源与损耗进行分析计算,确定人工湖以文山里引水工程的水为补给水源。人工湖水质保持采用外源污染控制与引水活水工程的综合性方案。其设计经验在类似工程水量及水质保持系统的建设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典型泥质河流(泥质、泥沙混合质)中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泥沙粒径分布与重金属富集的规律,结合相关资源化利用标准,确定底泥粒径筛分目标,进而为河流疏浚工程中底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泥质底泥均以粒径75μm的泥沙为主,沙质底泥以粒径150μm的泥沙为主;不同泥质重金属污染底泥中不同粒径泥沙的重金属和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基本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A河(泥质)底泥建议的筛分目标是150μm,筛上底泥适于建材利用;B河(泥沙混合质)底泥建议的筛分目标是300μm,筛上底泥适于园林利用、土地改良、建材利用.该实验为今后的河流清淤工程提供了一种更好地实现重金属污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某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馆海水取水工程,设计取水量400 m3/h,位于砂砾质海岸带,极易受泥沙淤积及污损生物生长等不利环境影响。针对防海水冲击、防泥沙淤积及防污损生物等目标,对取水口、重力自流管及陆域泵房进行设计分析。取水口采用大直径钢管桩结构以降低海水冲击影响,并辅以羊角状管道入口及牺牲阳极防腐措施;重力自流管选用聚乙烯材质及合适的管径以减少污损生物影响,并采用多种敷设方式缓解泥沙淤积及空气影响;陆域泵房设置反冲洗功能,并与杀生措施配合使用,以防止管道堵塞。最终形成适应砂砾质海岸带的取水工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九江市琵琶湖由于周边工厂企业和居民生活排污造成的底泥污染问题,提出了生态清淤、消除黑臭水体、景观绿化美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即检测剖析底泥污染特征→科学决策清淤深度和范围→优化清淤方式和设备→营造景观、处置底泥→综合评价工程效果。琵琶湖清淤底泥通过减量化与稳定化处理后,浸出毒性满足《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要求;淤泥脱水的余水经过处理后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减轻了施工排水对湖水水质的影响;生态清淤工程施工后湖水水质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董诗琦 《住区》2021,(2):23-29
公共空间质量是影响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因素,提升公共空间是城中村更新实践的必要环节.在城市更新策略由“改”转向“修”的背景下,从既有居民需求和空间肌理出发,探寻城中村公共空间修补方法的理论相对缺乏.以深圳市笋岗村为例,在调查居民行为模式和认知偏好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居民活动数量、活动意愿与空间特征的关系,总结吸引居民聚集...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7,(10)
<正>笔者有幸参与了清原满族自治县红河二级电站的增效扩容改造工作。现就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作一剖析。(1)水库淤积严重,基本没有库容被泥沙及杂物等淤满,输水洞也淤积严重。据电站工作人员讲,每年从发电机组里清出的杂物约一汽车多。尾水渠里也满是泥沙及杂物。给电站的运行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2)由于泥沙多水轮机转轮、导叶磨损非常严重。发电效益很差,部件修复很难,冷却水管也经常堵塞。(3)进水拦污栅破损严重,闸门关闭不严漏水严重,发电机  相似文献   

2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8):3143-3143
我国水利专家日前建议,从水量丰沛的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北上400多公里“拯救”黄河北及其支流渭河。这是三峡水库成库后,我国专家首次明确提出“调用”三峡水库的水来帮助缺水的黄河。三峡水库位于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专家建议的方案为:从三峡库区的重庆开县引水穿巴山、秦岭,在陕西咸阳附近进入渭河,再通过渭河向黄河供水。水利专家魏迁铮说:“受水区为黄河最缺水的地区,能充分利用三门峡、小浪底等已建成的大水库进行调节,解决渭河下游、三门峡库区和黄河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能从根本上恢复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据介绍,195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