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建设活动而造成的城市灾害成为了危害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城市世纪"的到来,各种城市灾害及公共安全事故也不断频发.中国尤其是继2003年SARS之后,规划界开始重视城市规划与城市减灾及其防治的关系,并寻求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找出应对方法.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与城市灾害的关系溯源,分析了人类建设活动与当代城市灾害之间的关系,并从城市规划角度提出了通过减少人类的不合理建设活动来对城市灾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城市的人口正在不断的增加当中,尤其是在进入了19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的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维持城市的日常运转。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寻求更大的发展,突破自我的价值。但是,与此同时城市的灾害也在不断的发生,近年来发生的猪流感病毒以及SARS病毒等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既威胁到了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合理的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对城市的相关灾害的减轻有比较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病发了猪流感病毒以及SARS病毒之后,城市规划的领域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与城市灾害及其防治的关系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便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城市规划,进而达到预防并减少城市灾害频发的相关情况出现,以期能够让城市的居民生活的更加健康,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意见或者建议。  相似文献   

3.
石志珉 《中外建筑》2010,(4):102-104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从城市土地利用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生态问题,首先从城市规划图底关系的角度指出城市建设区是由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构成的整体,并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分析目前规划体系在非建设性用地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针对性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与对策;并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必须贯彻生态优先原则阐述了个人的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4.
山地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思考:防治与利用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山地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引导山地城市建设健康发展,通过对山地城市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现状概况的分析,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利用一体化的思路,并对一体化的思路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证。论述了什么是一体化概念,为什么要进行一体化,以及一体化可实现的保障技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建构了从不同规划阶段和不同规划区域研究地质灾害治理与利用的一体化体系,提出山地城市地质灾害治理与利用一体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何昆 《广东建材》2009,25(11):27-29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实践,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深入浅出剖析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以及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站在发展的角度分别从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以及生态规划等各方面对城镇一体化规划与建设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6.
周奇志 《四川建材》2007,33(5):244-246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深入浅出剖析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以及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站在发展的角度对未来城市城镇规划与建设分别从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以及生态规划等各方面进行了思考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7.
唐勇 《云南建材》2011,(17):61-62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以及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站在发展的角度分别从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以及生态规划等各方面对城镇一体化规划与建设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及排水专项规划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最佳实践经验,从系统构成、规划理念、规划标准、规划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对我国的雨水规划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排水规划的发展思路和应对城市内涝灾害的规划对策。特别提出了构建大排水系统的概念,并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结合实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我国城市防灾规划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城市规划中应对城市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奇志 《四川建材》2007,33(5):244-246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深入浅出剖析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以及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站在发展的角度对未来城市城镇规划与建设分别从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以及生态规划等各方面进行了思考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11.
赵东昊  耿虹 《规划师》2020,(5):103-108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世界各地,现代交通技术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也为传染性疾病的肆虐提供了温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是由于病原体人际传播能力较强和发生在节庆期间等特点而对我国城市发展、人们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文章对传统城市防灾规划内容进行解读,指出其存在防范灾种数量不足、对城市承灾体考虑不全面和内容缺乏统领协调的问题,提出关于城市防灾规划复合化体系建构的新思考,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3个层面提出具体构建策略,以期为城市未来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综合防灾与一般的城市防灾相比,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依编制主体不同,可分为城市规划体系外和城市规划体系内的两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灾害特点的差异和灾害防救体系的不同都将影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本文从城市灾害特点、灾害防救体系、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三方面介绍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并以洛杉矶的规划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城市规划的几个新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华 《规划师》1998,14(4):90-93
作者就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形成的诸如城市商业中心布局与规划、城市形象塑造、高新技术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防灾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等热点问题作出了简要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障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综合防灾安全,探讨了我国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与相应层面重点解决的内容。通过对国内外综合防灾规划实践的调研与分析,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与编制体系现状,将综合防灾规划分为防灾战略研究、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规划、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以及单灾种防灾规划4个过程,并重点针对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山地矿区城市由于其本身的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的发生十分频繁,不仅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而且还妨碍了城市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本文以重庆市万盛区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思考山地矿区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江波 《规划师》2007,23(1):53-55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防灾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灾种偏少、手段单一、缺乏评估内容、缺乏协调机制的问题,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应实现统一部署、相互协调、综合评估、定期反馈、及时更新,其编制内容应包括现状研究、总体目标系统、支持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和各单灾种规划,其编制流程为"现状研究-风险评估-规划对策-实施更新".  相似文献   

17.
闫水玉  刘鸣 《室内设计》2013,28(6):57-63
山地环境脆弱性导致的地质灾害风险是山地城市规划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石棉县总体规划为例,探索了基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山地城市规划应对策略,提出了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镇体系适应性布局、中心城区空间规划灾害应对(选址,密度分区,防灾空间建设)、建设用地灾害点安全治理为主线的系统性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显得极其重要。本文论述城市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提出构建城市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以及构建信息系统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朱春阳 《华中建筑》2014,(7):187-191
城市园林绿地对于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景、形态、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更重视园林绿地的生态、游憩功能,绿地系统中景观、文化、避灾功能规划意识淡薄。该文从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国内外案例探讨了功能型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明确了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性需要回归,回归绿地生态、绿地文化、绿地景观、绿地游憩、绿地避灾,使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承载的生态改善、文化创造、环境美化、休憩娱乐、防灾避险五方面充分体现,让园林绿地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亟需绿地功能结构的构建:"景观结构+游憩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避灾结构",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控制快速城市化引发的城市雨洪灾害,减少城市内涝,城市水安全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必须重视的一环。目前国内对城市水安全的研究多集中在生态学、水文学、环境学和规划学等学科,尚无明确的概念定义。因此,通过对生态安全和水安全的深入分析,综合研究城市化与城市水安全的相会影响机制,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对城市水安全的影响因子进行整理分类,明确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水安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