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信念是人们对教育理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的确认和坚信。它是教师生活中的精神向导,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和发展方向。在教师教育中,我们应从行为反思和校本培训两方面培养和完善教师的教育信念。  相似文献   

2.
(一) 英国有组织的教育是和基督教传入该国同时开始的,从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初的一千多年,英国教育完全由教会控制。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教育拨款方案,国家开始干预教育事业,英国公共教育事业从此兴起。1944年通过的教育法案,把教会学校纳入了国家教育体制,英国从此确立了完整的公共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3.
卓越教师是人格高贵、智慧卓著,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充满创造激情与生命感召力的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教育者。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看来,使卓越教师区别于普通优秀教师的卓越特质主要体现在他充满理想、富于激情,具有浪漫主义的教师信念;直觉把握、洞察领悟,拥有超出常人的实践智慧;反思研究,创造性顿悟,有着全人投入的学习精神;积极进取,享受挑战,有着自我实现的不舍追求。  相似文献   

4.
信仰是宗教的存在依据和终极追求,宗教抓住了人的信仰需要的客观存在,使其教育效果得到了强化,增强了人们皈依宗教的信念和自觉性.信仰需要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作为人类特有精神现象的道德教育与宗教,都是关于人的观念与精神的价值教育,它们具有相似的教育功能.因此,道德教育可以借鉴宗教的教育机制,从人的精神需要入手,注重道德信仰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其实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二十余年,还面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创业学院难以支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创业教育政策理念滞后三重危机。进一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成效,一要政府和高校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并确立教师职务成果优先转让给创业大学生,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突破创业成功率低的事实危机;二要以协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组织使命,对创业学院进行跨学科组织设计,突破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组织危机;三要把高校创业教育政策理念上升到帮助全体学生及其家庭甚至全社会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实现美好生活上来,突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创业教育政策的理念危机。  相似文献   

6.
一、生源危机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工程教育新生注册人数和总注册人数就开始下降了。下表反映了1980~1989年美国全日制工程本科教育注册人数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大学对知识选择的发展变化与人类的知识隐喻有着历史的契合性,进而使大学学科知识体系和人类认知信念体系相对应,这为大学学科知识的组织和学科边界的划分提供了合理性依据。在知识地图的隐喻思维下,知识的应用版图超越传统知识生产分类范畴,大学知识生产遭遇了学科的制度化危机,化解这种危机需要以学科互涉为视角打破大学知识生产的学科疆界,建立和完善大学知识生产的工作制度、信念制度和权力制度。沿着人类知识认识论与大学学科知识演进的逻辑进程,分析大学知识生产的学科危机和制度建构,对当前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学科知识生产的制度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价值理性的缺失、工具理性的膨胀以及科层制的异化,使教育渐次偏离教育之道,成为一个冰冷机械、单调乏味的沉寂世界。大学教师也因教育理想与精神信仰日益受到工具理性的诱惑和科层制的压制而逐渐陷入自我认同危机。把教育作为志业,既是对教育现实的一种回应和反思,也是对教育理想的一种探索和追寻,这就需要克服教育工具理性的泛化,促进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合;化解自我认同危机,促进专业自主发展;规避大学科层制的异化,促进学术权力的回归,进而激活教师的热情、责任心和创造力,达成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人”的教师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大学发展中失范现象的存在,导致大学存在全面的危机。大学精神的失范导致教育思想的危机;大学价值的失范导致学术的危机;大学文化的失范导致大学形象的危机;大学制度失范导致管理危机;大学行为失范导致大学主体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讲学传统自孔子始,鼎盛于宋明书院,终结于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在西方现代学术范式和现代教育体制逐渐成为发展主流的历史背景下,梁漱溟却逆潮流而动,重振讲学之风,其果决明快的论学风格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担当精神对理性主义规制下的西学及其教育体制多有补益。在今天"立德树人"的教育重任面前,中国传统讲学中直接明快和化民成俗的优点将会重新焕发生机,温润开明与果敢刚健的君子之风也有助于造就一批民主宽容、信念坚定、风骨朗朗的醇儒明师,从而在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赓续和返本中,开出新时代教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大学教育来说,片面追求高、大、全,试图在封闭系统中实现自我完善,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这是教育内部目前危机的根源之一,也是建设现代大学的严重障碍之一。中国大学所面对的中国目前社会实际,就是急需提高全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发展社会民主和社会经济的实际,就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是弘扬自由教育传统、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文关怀教育。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与学术研究机构,其教育本质是通识教育。书院的通识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书院文化精神、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大学英语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着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发挥不足、管理模式陈旧、课程内容单一,"功利化"与"应试化"等问题。从书院通识教育的视角探索大学英语教育,有利于解决现存问题,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多元文化人才。书院通识教育在教学理念、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上,对现代大学英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就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出部署。意见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有效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大力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情、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知识、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而言的,具体地说,有心理学范畴的动机、兴趣、注意、意志、情感和性格;社会学范畴的理想、信念、精神、情操和人格;教育学范畴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它是一个动力系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起着定向、推动、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因此,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下面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教学过程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作一探讨。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必要性根据“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这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业若要实现良性发展,拥有大批工匠是前提条件。除此之外,还需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企业发展信念中的诚信、责任、担当、创新,可谓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工匠精神有助产品品质的提升。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工匠精神高屋建瓴的诠释。此前全国总工会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部长  相似文献   

16.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市场出现了破天荒的“锅灾”。大小商店纷纷将各种类型的不粘锅下架。杜邦“特富龙”(一种制造不粘锅的主要涂层物质)遭受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7.
卢风教授对大学的性质、使命以及“绿色大学”的理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特别强调大学的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这种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也渗透其环境哲学思想之中。卢教授认为,导致现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现代文化危机,即现代社会不把追求人生意义或无限性的力量集中于精神领域而是集中于物质领域,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为了走出现代生态危机,卢教授从文化的器物、技术、制度、风俗、艺术、理念等维度对现代文化进行了彻底批判,并对未来的生态文化做了许多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18.
外语课在加强思想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十分突出而又特殊的。外语课的思想教育不同于政治课那样系统地传授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也不同于语文课可以凭借大量具有无产阶级观点的文章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让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抵制不良的和消极的影响,坚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尤其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西方文  相似文献   

19.
国际高等教育私有改革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经济困难造成公共经费短缺,社会对教育需求猛增,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促使各国政府自80年代以来开始尝试教育的私有改革。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教育私有改革经过10-20年的探索,其重要作用和成就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认可。国际高等教育私有改革给我们以启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至少应当承担补充普通高校容量不足、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探索提高高等教育效益、构建新的高等教育体系等四个方面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对温州来说,2011年似乎是灾难的开始. 最初危机表现仅是外贸订单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担心回款的银行开始对中小企业进行抽贷压贷,危机由此开始发酵. 2011年下半年,温州出现了大批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老板"跑路潮",并且这种恐慌情绪开始迅速地向全国传导. 在温州经济面临失控边缘的时候,温家宝总理2011年10月4日亲自到温州考察.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上,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以一问一答的形势向温总理介绍了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