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印刷技术》40年的忠实读者和作者,在《印刷技术》创刊40年,出版200期之际,心情无比激动,打心眼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回忆40年来,《印刷技术》作为良师益友始终伴随着我,笔者深深感到每一阶段的技术进步和提高,都是与它紧密相联的。1957年《印刷技术》创刊时,笔者才23岁,渴望得到印刷专业技术的学习资料,它即成为我最心爱的读物,不断从中  相似文献   

2.
"<印刷技术>50年"专栏自开设以来,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还有一些读者和作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我与<印刷技术>"的征文活动,拔冗撰文,讲述自己在工作中与<印刷技术>结下的深厚情谊,并祝愿杂志越办越好,取得更大成绩.在此,对大家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表示诚挚的谢意!<印刷技术>将继续承"传播业界信息,推动行业进步"的宗旨为中国印刷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印刷技术》作为一本行业内最有历史的杂志,一直备受各界的关注,因此她的50周年纪念也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回忆和感慨.我们邀请了相关人士,也在杂志上刊登了"我与《印刷技术》"征文启示,希望大家一同走笔情怀,回顾与《印刷技术》发展有关的人和事,见证《印刷技术》的成长,梳理行业发展的脉络.然而,当拿到约回的稿件,接到作者投来的征文,我们感动了,无论是刚刚卸任的主编,还是已年过花甲的前辈,无论是业内技术精英,还是朴实的蓝领专家,字里行间透过最多的两个字是:"感谢",当然也有由衷的希望,也有爱护的提醒.而且从简短的文字中还可以读出,他们的职业生涯无不与《印刷技术》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4.
正在《印刷技术》杂志创办60周年之际,请接受在印刷机械行业工作多年的科技工作者的祝贺!并为创刊一个甲子的漫长岁月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刷科技的贡献点赞!作为一名忠实的受益者、读者和作者,我与《印刷技术》杂志共同走过了35年的人生历程,深深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我曾是一名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工作的锤炼和《印刷技术》杂志的陪伴,一步步  相似文献   

5.
<正>继2009第八届《印刷技术》全国有奖征文大赛成功举办之后,2010年《印刷技术》继续推出了第九届全国有奖征文大赛,相信这又将是印刷行业今年的一  相似文献   

6.
正光阴如梭,2007年《印刷技术》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空前盛况还历历在目,一晃《印刷技术》杂志已创刊60周年。《印刷技术》杂志也从最初的几十页单色印刷期刊,发展为分类详尽、内容丰富、技术含量高、印刷精美的行业内最具权威的必备专业刊物,更是我从业多年的良师益友。我1987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印刷工程专业,同年到河南第一  相似文献   

7.
记得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个偶然的时候,看到了《印刷技术》的征订启事,方知我们印刷界还有自己的刊物。这对我这个刚刚从事印刷工作、正渴求印刷知识的小青年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当我第一次看到《印刷技术》时,就被她丰富的内容吸引住了。以前上学时只知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仅此而已。而对现代印刷工业则一无所知。如今通过阅读《印刷技术》,使我打开了眼界,知道了国内外印刷技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印刷技术》杂志创刊60周年。回望历史,这60年,无疑是我国印刷工业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的涅槃过程。而《印刷技术》始终坚持把握印刷行业的发展脉搏,以传播业界信息,推动行业进步为宗旨,积极报道印刷工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广科研成果的应用,促进产、学、研的交流,成为见证行业发展、深受同仁喜爱的传播载体。20世纪70年代,我进入印刷厂工作。那时科  相似文献   

9.
十几年前,我是顶替父亲进印刷厂工作的.起初,我辛辛苦苦地做了几年,却一直没什么长进.心里面既着急,又困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学好技术,把机器开好,把产品印好.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朋友家的书柜里有几本旧的《印刷技术》,就连忙借回家看看.没想到,这一看竟一见钟情,一头钻了进去.从那以后,我就成了她忠实的读者和作者.  相似文献   

10.
2010第九届《印刷技术》全国有奖征文大赛开赛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了许多热心作者和读者发来的消息,尤其是在2009第八届《印刷技术》全国有奖征文大赛中获奖的一些作者,感慨颇多,并表示会继续支持和积极参与本届征文大赛。正是有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热情支持和鼓励,使我们更加有信心和决心办好这一赛事,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搭建一个展示创新技能、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印刷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从事印刷的年岁与祖国改革开放年岁相同,至今已经39个年头了。在我的家乡,从我爷爷开始,祖辈都从事印刷。1978年,我高中毕业后进入福建省长汀县印刷厂工作。1980年,我被公派到上海市印刷七厂学习照相制版技术。1年多的时间,我完成了照相分色、修版、拷贝、晒版等工序的实际操作学习。回到家乡国营厂后,由我经手和厂领导一起为福建印刷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到一家国有印刷厂从事印刷、包装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 起初,因为自己对印刷技术不太熟悉,开展工作时比较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难题的处理,往往显得无所适从,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及时认识了<印刷技术>这本刊物,觉得她有很强的可读性,于是就花时间一期期地进行了认真学习和钻研,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了不少印刷方面的知识,并较快地胜任了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10第九届《印刷技术》全国有奖征文大赛开赛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了许多热心作者和读者发来的消息,尤其是在2009第八届《印刷技术》全国有奖征文大赛中获奖的一些作者,感慨颇多,并表示会继续支持和积极参与本届征文大赛。正是有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热情支持和鼓励,使我们更加有信心和决心办好这一赛事,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搭建一个展示创新技能、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印刷业发展。汲经验精华,让技能闪光。2010第九届《印刷技术》全国有奖征文大赛期待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1997年6月加入《印刷技术》杂志社的,受沈海祥所长的委托,在总编魏莉的领导下,主持《印刷技术》的编印发工作。在我进入《印刷技术》杂志社以前,《印刷技术》就已经是印刷行业的唯一核心期刊,在历任主编的带领下,《印刷技术》始终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引领印刷行业不断进行技术革命和创新,受到了印刷人的欢迎和好评。我进入《印刷技术》杂志社之时,正赶上数字印刷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及时调整了办刊方  相似文献   

15.
正35年前——1982年,我的一篇论文《装订机器品种、型号、名称和使用》在1982年第4期《印刷技术》上发表了,之后我如开闸的急流,无法控制,写了一篇又一篇有关印后装订技术的文章。30多年在此刊物投稿和刊登了近百篇技术文章,在1987  相似文献   

16.
正我和《印刷技术》杂志结缘于2010年底,当时负责的编辑张梦童小姐给我发邮件,问我对印刷未来的看法,不知为何提到了"谈笑间一切就都灰飞烟灭",我开玩笑地说:"未来如果有人拍一部叫做‘印刷产业兴亡录’的电影,可能会采用这个标题,印刷的终极未来一定是不用印了。"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20世纪70年代末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我的第一个工作单位也是我技术生涯的启蒙地,即黑龙江新华印刷厂。那个年代没有因特网,没有录音机,只有个别条件好的家庭或单位才有电视机,可以想象一位刚刚毕业的学生想要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是多么困难。就在这个时候,我在工厂里发现了《印刷技  相似文献   

18.
正1993年,我刚到深圳没多久,在一家印后加工厂干活。一次,一台切纸机坏了,我不懂技术,就到处摸,当我的手还在切纸机下面的时候,机器突然启动了。幸亏我及时把手抽了回来,才幸免了一场灾难。那次之后,我就决心学好技术来应对这些故障。初期,我只是自学一些电工初级知识。由于一直是在最底层工作,无缘  相似文献   

19.
我是1978年参加工作后接触《印刷技术》的.由于在大学里我学的是印刷专业,分配到印刷厂后所接触的几乎全是同印刷有关的问题.后来发现,很多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从《印刷技术》中找到或借鉴,所以说,《印刷技术》是我的良师益友,伴随我技术生涯已有30年.  相似文献   

20.
此次获得第八届《印刷技术》全国有奖征文大赛二等奖,我心情非常激动,感谢《印刷技术》,是她引我走向技术管理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