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以其分布的普遍性和高热储温度而更具开发潜力与前景。按照成因机制和赋存条件可分为高放射性产热型、沉积盆地型、近代火山型和强烈构造活动带型四种类型。唐秦地区乐亭-昌黎一带隶属于我国所划分的干热岩开发有利靶区即华北(渤海湾盆地),本文重点论述了区域地热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等特征,综合分析认为乐亭-昌黎一带具有较好的寻求沉积盆地型干热岩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地热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经济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的地热资源,而干热岩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的地热资源,已经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并在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了开发利用阶段。我国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尚处起步阶段,目前仅在个别省份地区开展了干热岩钻探、研究工作。而陕西省关中盆地目前尚未开展干热岩资源的相关勘查、研究工作。从地热地质角度对关中盆地干热岩资源的可能赋存展开探讨,对关中盆地干热岩资源远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干热岩作为地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清洁、稳定、可再生的优势,潜力巨大。研究干热岩对于湖北省能源利用、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因此,对湖北省具有干热岩成藏条件的干热岩靶区进行分析,选择大别地区罗田和江汉盆地嘉鱼,采用大地电磁探测技术进行模型二维正演。最后通过野外数据采集,对TM模式数据进行反演解译,基本查明两地深部电性结构,推测控热构造的分布规律,初步评估其干热岩潜力。  相似文献   

4.
下扬子鄂东南地区寒武纪于通山—崇阳一带南北两侧,存在两种明显不同的沉积地层体,通过对它们沉积特征、古生态面貌和沉积作用的系统研究,可分为三个不同的沉积相区,以北的下扬子地层区为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以南的江南地层区为盆地相泥质岩沉积,沿此界线为斜坡带沉积,可划分二种斜坡类型,早期主要为缓斜坡型碳酸盐岩软泥滑动流动,晚期为陡斜坡型碳酸盐岩重力滑塌之角砾岩楔,这种陡坡沉积特征一直延至早奥陶世。这种台、盆、斜坡沉积格局由早至晚受海平面升降作用影响,明显具南北摆动迁移特点。  相似文献   

5.
干热岩资源是一种储量巨大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我国的干热岩资源储量丰富,高效稳定开采干热岩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途径之一。干热岩开发主要是通过增强型地热系统完成。在干热岩开发时,岩石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水环境中,会出现岩石中不同矿物溶解/沉积的现象,造成裂缝堵塞或者管道结垢等问题。同时,在水与干热岩进行接触换热的过程中,水岩作用还会对岩石的力学性质产生影响,诱导岩石微孔隙生成、裂隙扩展,使岩石劣化损伤程度加剧,力学性能下降。本文分析了干热岩开发过程中高温高压条件下水岩作用引起的问题,阐述了水岩作用的机理,总结了当前水岩作用的实验方法以及数值模拟方法,最后对未来干热岩开发中水岩作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干热岩长周期高效安全开发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石坝盆地位于梅县—惠阳拗陷沉积区之内,主要出露古近系至第四系沉积地层,周围燕山期花岗岩分布广泛,区内花岗岩放射性生热率高。为查明区内干热岩资源赋存状况,通过基础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及地球物理化学等多种技术方法,对区内的地层、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了勘查,初步明确了盖层地质构造稳定,厚度大(3~4 km),富水性较贫乏,热导率远低于花岗岩体,这些特征均为干热型地热田的有利条件,也为今后干热型地热田的勘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干热岩型地热作为一种大储量的清洁能源,在日趋严峻的环保形势下,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能源格局,并成为学术界、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开发花岗岩型干热岩需要建立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其核心是向储层钻井并压裂形成一定规模的裂缝网络,构建注入井和生产井的循环回路来提取热能发电。从瑞士Basel EGS工程、韩国Pohang EGS工程等花岗岩型干热岩EGS压裂工程案例可以发现,诱发地震已成为制约花岗岩型干热岩开发的关键因素,其原因在于未明确大尺寸高倾角结构面的具体位置,无法预测压裂液在压裂过程中的流动方向,导致压裂液进入此类结构面造成结构面滑移从而诱发地震。本文将针对此问题通过查明干热岩所在储层的信息对开发花岗岩型干热岩控震压裂人工热储建造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陕西省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选取浅表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展开了具体探讨。通过分析国外和我国浅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及干热岩地热资源利用现状,结合陕西省浅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陕西省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分析认为,应加快编制全省干热岩勘查规划,成立技术研究联盟攻关关键技术,分类建设干热岩开发利用示范工程以及建立开发基金等,进而促进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5月21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首个干热岩科学钻探深井,在福建省漳州龙海市东泗乡清泉林场开钻,钻探深度将达4000m,这标志着我国干热岩勘查开发进入实践探索阶段。通过实施科学钻探,将进一步研究深部干热岩赋存特征和成因机制,评价干热岩资源潜力,为我国实现干热岩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先后完成31个省会级城市和主要地级城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干热岩的概念及其特征.干热岩分布普遍,储量丰富,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具有环保、可靠安全、可持续性等优势.在简述国内对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干热岩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未来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工作应增强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研究和干热岩钻探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利用干热岩勘查与评价的研究成果,树立干热岩钻探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1.
GRY-1型超高温干热岩地层钻孔测斜仪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热岩地层钻孔测斜技术是干热岩勘探和开发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然而现阶段地勘钻孔测斜技术已不能满足干热岩地层的钻孔测斜要求。其中孔底的高温高压是核心问题。为此,设计承压探管加无磁保温瓶的双层外管结构,采用先进的硬磁校准方法、选用耐高温元件、采用低功耗电路设计,研制了GRY-1型干热岩地层钻孔测斜仪,以满足高达280℃高温、孔深3000 m的超高温干热岩地层钻孔轨迹测量的要求。通过试验应用,证明其在干热岩地层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助力干热岩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2.
2014年4月,青海共和盆地首次发现可大规模利用的干热岩资源。基于贵德县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查研究项目实施,介绍了干热岩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潜在价值,探讨了我省干热岩地热资源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上扬子地层区早震旦世晚期沉积的黑色岩系,是沉积型银钒矿的主要产出层位,其含矿岩层明显受古地理环境控制,通过对区内黑色岩系的划分对比,结合整个华南地区该岩石地层沉积特征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地层体是华南海北部碳酸盐岩台地东延部分,属台地萎缩阶段有障壁海岸的沉积产物,由青峰断裂向南,依次为冲积平原—沼泽—泻湖—潮坪(障壁岛)—浅滩环境,继续向南于湖南溆浦一带进入沉积盆地中心。研究结果表明,沼泽相是银钒矿赋存的最佳相单元,层序地层显示,海侵体系域具有控制含银钒元素地层体形成、高水位域具有控制含钒元素地层体形成的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14.
干热岩地层钻孔测斜技术是干热岩勘探和开发不可缺少关键技术,然而现阶段地勘钻孔测斜技术已不能满足干热岩地层的钻孔测斜要求。这其中,孔底的高温高压是核心问题。为此,设计承压探管加无磁保温瓶的双层外管结构,采用先进的硬磁校准方法、选用耐高温元件、采用低功耗电路设计,研制了GRY-1型干热岩地层钻孔测斜仪,以满足高达280℃高温、孔深3000m的超高温干热岩地层钻孔轨迹测量的要求。通过试验应用,证明其在干热岩地层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助力干热岩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大塘坡式锰矿勘查在湘黔渝鄂地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中国锰矿的一种重要类型。鄂西南长阳、神农架、鹤峰等地均有南华系大塘坡式锰矿产出,均发育于南华纪含锰沉积盆地中。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的背景下,华南地区形成南华系裂谷盆地,在鄂西南形成了神长鹤次级裂谷,发育神农架、长阳、鹤峰3个断陷盆地,神农架、跑马坪、古城、杨树坳、黄家坪、走马岭等6个次级凹陷,次级凹陷为鄂西"大塘坡式"锰矿找矿潜力区。神—长—鹤次级裂谷盆地控制了鄂西南地区锰矿的形成与分布,锰矿沉积于靠近活动性断裂和水体较深的冰湖盆地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油页岩赋存于博格达北麓甘河子—吉木萨尔一带上二叠统芦草沟组地层中,芦草沟组是本次研究的重要目标。地表油页岩岩性主要为灰褐、褐黑色薄层状、薄片状、块状油页岩。根据薄片鉴定及研究区一带地层岩性对比分析,研究区油页岩为一种淡水—半咸深水湖泊沉积型沉积矿产,主要组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的胶体及碎屑物所组成。沉积作用和构造活动为油页岩主要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通古斯盆地、勒拿盆地、库兹涅茨克盆地和伯朝拉盆地的构造特征、煤系地层及煤层发育特征、煤储层特征、煤及煤层气资源量的分析,从物质基础、生气条件和保存条件方面对比评价该4个盆地的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表明:库兹涅茨克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度达7.16×108m3/km2,煤层总厚度大且含气量高,储层渗透率高达0.15μm2,开发潜力最大;伯朝拉盆地煤层气资源在沃尔库塔市附近高度富集,占盆地总资源量的30%,开发潜力较大;通古斯盆地煤层气资源量高达2.299×1012m3,但勘探程度低,开发潜力中等;勒拿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度最低,开发潜力最小。  相似文献   

18.
在如今传统能源储量日益减少的趋势下,干热岩这类新型地热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而干热岩钻井由于其井下的超高温环境,对传统钻井液系统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传统钻井液在高温作用下滤失量大大增加,钻井液开始增稠,普通的辅助添加剂往往不能发挥出功效。常用的以“三磺材料”为核心的钻井液虽然具有令人满意的耐温效果,但因其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污染程度十分严重,需要开发新的环保型耐高温钻井液体系。国外干热岩项目早于国内30余年,拥有很多重要的耐高温钻井液经验与技术;作为刚起步的国内干热岩研究,也有着青海“共和盆地恰不恰干热岩”这样十分重要的项目工程。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干热岩钻井概况以及对钻井液的性能要求,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耐高温钻井液与环保钻井液的研究进展,了解其配方组分与设计思路,结合干热岩特点探讨干热岩耐高温钻井液发展趋势,旨在为干热岩钻井液技术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充分调研松辽盆地地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搜集和分析研究区大地热流、地温梯度、井底温度、地表温度、岩石热导率、岩石生热率等地热参数数据。首先计算出松辽盆地深部的温度,再通过体积法计算出松辽盆地各构造单元的干热岩潜力,最后探讨了干热岩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分布特征,进而选出有利区。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巨大,确定的资源量将对今后研究区干热岩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地下热水资源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属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活动带,该区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并有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有较好的地下热水资源赋存的地质构造背景。从该地区的热源、水源及构造条件入手,对地下热水资源的成因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地下热水系统的主要成因类型为中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传导型和断裂带所控制的深循环对流型。为河西走廊地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