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梁晓宇 《山西建筑》2010,36(27):39-40
根据我国现今城市规划情况,简述了中西方城市发展与规划思想理论的演进,对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基本特征、价值标准以及转型期间城市规划认识观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升主体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社会思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及规划中社会思想发展的脉络,系统地分析了理性的综合规划模式、多元规划模式、合作性规划模式产生的社会发展背景,各种规划模式中蕴涵的主要社会思想,以及各阶段社会思想发生转变的原因,并指出其对中国城市规划发展与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历史视角下两个学科规划理论范式演进的比较研究,阐明景观规划理论与城市规划理论由合而分、由分到合的发展规律,并进一步阐明两个学科中规划理论的差异与联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变的市场行为对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指令性城市规划实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处理好城市规划中刚性与弹性的关系,提升城市规划实效,是当今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1 979年以来的深圳市城市规划实践为研究对象,梳理与解读其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刚性与弹性实践,通过对两者发展演进过程的比对,揭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逐步协同的关联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韧性规划”思想,整合与提升刚性与弹性规划实践,建构由形态韧性、控制韧性与发展韧性等三类规划技术共同构成的韧性规划理论框架,为发展本土城市规划理论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国内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出发,针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思想,对“科学”与“理性”两个概念进行辨析。这种辨析不仅针对这两个概念本身的思想根源,而且也针对它们对于城市规划工作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对城市规划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主张以理性概念作为城市规划理论的思想基础,在注重规划的方法手段时,反对机械的、僵硬的城市规划过程,强调人在规划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强调重视规划目标的确定以及实践环境的影响,使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本主义的规划思想是古而有之的,但是要做到真正地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中确实很难,本文顺着中西方历史的发展脉络,研究了中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深刻了解城市规划的真正含义和城市规划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转向——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转变的哲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放在启蒙以来哲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论述了现代城市规划在思想方法上从物质空间决定论、系统规划、理性规划、"形而下"实践观、直至对价值判断的注重和将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理解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背后深刻的哲学思想变革。认为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政治制度背景催生了不同规划思想和规划理论,在现代性转向过程中城市规划思想流变大大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赵梅红 《规划师》2022,(8):146-152
城市发展受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宗教、文化、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章立足于历史哲学的宏观视角,将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谱系纳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工具论和实践论的范畴,通过对城市规划思想演进轨迹的“粗粒度”扫描,揭示其中存在的二元结构,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有序涨落现象和正—反—合的辩证发展逻辑,进而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与逻辑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创新试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洪 《城市规划》2004,28(12):37-40
研究和分析了新中国城市规划制度体系与制度安排的现状、特征、发展历史与主要思想理论渊源及其变革与演进,分析、总结和评估了新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创新的主要活动及成果,提出了近中期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创新的若干选择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景观建筑的兴起 广义建筑学提倡“建筑、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的设计思想,高度概括了二十世纪建筑学发展的历史。上世纪初,建筑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了一场革命,出现了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和一系列的规划理论,功能分区、花园城市、新城建设……。但是,城市在急剧发展的过程中,变得拥挤不  相似文献   

11.
杨宁  邓庆坦 《山西建筑》2008,34(1):29-30
回顾了建国后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思想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新的住区模式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期对今后的住区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范式沉浮——百年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范式的角度对近百年来西方城市规划的思想演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1)当代西方的规划思想深深根植于“现代性”的启蒙传统中,理性始终是西方规划理论演变背后的“内核”和“原动力”;(2)近百年来西方规划理论范式围绕“理性”大体经历了四次重大的转变,笔者分别将其命名为“经验理性范式”、“工具理性范式”、“价值理性范式”和“沟通理性范式”;(3)规划理论范式的演变是革命性与连续性、稳定性与“创造性破坏”的辩证统一.规划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也具有多种创新的可能性;具有跨越性质变,也有渐进性的“连结谱”和跨期的思想“再现”.最后笔者试图基于上述结论对西方未来的城市规划理论发展方向加以展望,并对中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理论发展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徐海贤 《规划师》1999,15(1):9-12
作者以知识经济的产生及其发展趋势作为切入点.简要回顾了城市规划理念的变迁,从知识时代的特性出发,对城市规划的理论创新体系的建立、技术手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作了一些探讨,以此为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梳理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作为一级学科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庭伟 《城市规划》2012,(4):9-17,41
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行了正本清源式的梳理,尽可能理出其主干、演变及当代发展的趋势。指出,城市规划理论分成城市理论和规划理论,而规划理论又分成"规划的理论"及"规划中的理论"两部分,它们在过去80年间各自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之分。梳理现有的西方规划理论,也许可以成为培育中国规划理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法》修改的理论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城市规划立法的基本理念、环境权的意义和性格、切实有效的规划控制机制、《城市规划法》的法律地位等四个方面 ,分析了出现“危机”的症结所在。在对国外成熟的城市规划立法思想和实践经验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对我国《城市规划法》的思想观念、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在城市规划的制度层面寻找相应的对策 ,并对《城市规划法》的修改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现代城市规划的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明 《规划师》2000,16(2):6-10
作者以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为背景、从思想基础的角度着手,辨析限现代城市规划的计划性与控制性传统。通过对这两种传统的分析和比较,力图对现代蝗目的及其作用方式作 一步的探索,并为规划实践行为提供思想意义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建军  闫辉 《华中建筑》2014,(3):117-121
该文从国内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的发展脉络出发,试图从生态规划自身定位以及与城市规划关系的角度寻找生态失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发展的有益经验,进而提出"系统化融合"的城市规划生态化发展趋势,指出该趋势是实现生态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体系、提高生态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并从价值观与规划过程体系两方面探讨系统化融合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强化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将“公共利益”作为政府行使征收权的前提条件。以体现“公共利益”和“政府干预”为特征的城市规划必将成为相关问题和矛盾争论的焦点。从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践来看,“公共利益”不但体现在政府对私有土地行使征收权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政府对私有土地利用自由的限制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近现代城市规划出发点的回顾,以及中美对公共利益解读的对比,探索《物权法》的颁布对城市规划实践的影响,展望城市规划未来所必须应对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交往型规划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龙元 《城市规划》2004,28(1):73-78
简要回顾20世纪后半叶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从公众参与的角度,介绍了交往型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依据、主要论点及其意义。还分析了交往型规划和公众参与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实践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之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陈锋 《城市规划》2007,31(2):9-18,23
针对近年来规划界有关城市规划思想和哲学层面的研讨及认识,结合哲学和思想史,辨析了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主要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以理性主义—人文主义作为城市规划认知和解释模式;在对近年来规划界分别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属性的公共政策定义和科学定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规划建构和发展的不同取向;针对科学主义的特点和我国规划界的现实,剖析了科学主义对规划界的影响;提出借鉴科学和思想史特别是经济学演变发展历史的经验,避免盲目追求“科学化”对城市规划发展可能造成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