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规划师》2019,(11)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逐步推进,各城市积极谋划以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内湾城市作为战略实施的关键地区,需要重点谋划空间发展策略。文章在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进展与政策解读的基础上,聚焦港澳合作、国际湾区、创新驱动与区域协同等领域,研判湾区空间发展趋势与特征,并以处于内湾地区的东莞为例,分析其发展条件,并从港澳、开放、创新、协同四大空间行动策略着手提出东莞主动参与大湾区规划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占思思  郑清菁 《城市建筑》2022,(19):52-56+66
高铁1.0时期是“四纵四横”建设时期,以连接城市群的干线建设为主;随着高铁2.0时期到来,过渡到“八纵八横”建设时期,高铁建设逐渐向都市圈网络完善纵深推进。本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镇发展与交通发展历程,研究“集合城市”“集群枢纽”产生的历史背景。剖析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在空间尺度、产业特征、出行特征上的差异性,总结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落实“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模式上的独特性,厘清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在集合单元实现高铁枢纽群共享、大区域范围内中心体系如何打破行政边界限制实现“直连直通”,总结面向世界级城市群枢纽与城镇空间互动发展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对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大湾区的建设意义进行探究。通过对两大湾区进行对比研究,探索湾区建设的既有成效意义,分别从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效应、产业结构内部的经济效能、湾区内城市间的协同作用三个角度,以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总结两大湾区建设的经验,从空间优势和湾区形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两个角度,探讨我国大湾区建设的未来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粤港澳地区经济发展,三地交流融合日益加深,粤港澳地区以"大湾区"建设作为切入点,从区域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湾区经济"是带动区域发展和引领技术创新变革的重要力量,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东京湾区这些世界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贸易、港航业、科创、制造加工等方面逐渐形成比肩世界的竞争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在内地与港澳融合发展、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及进一步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更为深远的战略作用.文章提出了港航业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中重点推进的几个问题:包括综合交通一体化、航运政策创新、核心港口定位以及区域内港口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意义与内涵出发,结合我国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分析中山市融入湾区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以中山市构建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综合考虑中山市特点与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内涵与要求,结合中山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功能定位和对外交通发展趋势,论述中山融入湾区交通一体化的思路.最后从区域协调与管理机制、基础设施网络衔接、运营管理与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了中山市融入湾区交通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低碳交通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面对全球性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时对交通系统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与要求。区域交通一体化是实现湾区效益最优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研究其发展特征和策略对促进湾区资源高效配置与要素自由流动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外城市比较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思路,以CUTE矩阵作为研究方法,从技术工具、管制工具、信息工具、经济工具等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京湾区低碳区域交通一体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在用地混合、轨道交通发展和公众认知等方面与东京湾区有明显差距;东京湾区交通发展存量特征明显,粤港澳大湾区仍呈现增量发展特征。旨在通过比较和总结中日两国湾区区域交通一体化的低碳经验和挑战,为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程中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发展提出参考和借鉴,促进全球城市群低碳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超 《城乡建设》2021,(11):37-39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平台,构建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核心内容.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已基本形成网络,客运、货运、机场、港口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初步成为功能完备、通关便利、流转顺畅、各类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对外开放门户和枢纽.但是也存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东西两岸交通基础设施联通不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减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制约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发展.要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际情况,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打破各个城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壁垒,加速三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实现三地人员、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便捷流动,促进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高效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8.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协同创新成为湾区城市发展的重点,着力打造创新空间是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重要措施。面向湾区中微观创新空间,总结其空间类型、特征与发展趋势,提出设计策略,包括完善创新服务基质,提供满足创新主体不同成长阶段的多元服务,构建以知识创新单元、技术创新单元和服务创新单元为核心的创新社区,塑造响应企业和创新人群空间需求的第三空间。文章依托佛山三龙湾创新基础和区域资源,在城市设计中提出空间布局优化建议和建筑组团指引,促进创新活动的聚集和创新发生的可能,为湾区中微观创新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粤港澳合作由来已久,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地理、经济、规划等多学科关注的热点。粤港澳大湾区是粤港澳"9+2"全新的发展战略,是国家应对新时期国内外发展形势、落实多项国际性战略、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借鉴美国纽约、旧金山和日本东京等全球著名湾区的发展经验,良好区位、高效交通、合理的城市分工、顺畅的流动与互动、适时的产业调整、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创新经济和生态保护是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新形势下国家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从2009年首次将"湾区发展计划"列为空间总体布局协调计划的一环,到2017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见证下签署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8年的时间为大湾区建设谋划了更多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经济情况,认为该地区产业协作已具备成熟的条件,但也存在政策联动性差等潜在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湾区拥有环水型滨海核心空间景观资源,其开发建设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分析研究香港维多利亚海湾积极领先的规划体系,从功能与活动、空间形态、公共空间与景观、可达性与联系、建筑形象、旅游业开发等六个方面探索城市湾区空间建设的控制要点,得到富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总结。城市湾区规划要珍惜宝贵的湾区空间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利用体系,在核心区设立公共开放空间带,重视人文历史元素的挖掘利用,重视人的参与和停留,保持空间的人气和活力,是城市湾区空间建设的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1,(1)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有重要战略意义。从"一带一路"倡议入手,分析了该倡议的国内外影响和粤港澳大湾区与之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同时还从"一带一路"倡议视角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建立的经济基础和现实依据。总结当前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在协调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胡滨 《建筑学报》2012,(3):84-88
“天空之下”教案以“天空”为设计的出发点,以空间叙事和模型作为推进设计手段为教学主要特色,强调教案设计是个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研究成果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寻“留白”这一艺术理念对于传统园林以及传统空间建构形态的影响,分别从传统哲学、认知方式以及审美观等角度,对留白在传统园林空间的创作以及接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揭示了留白的创作思想表现在园林空间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及时空互渗等方面,留白的空间处理手法是形成传统园林空间意境的重要设计策略.传统园林空间中的留白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和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于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朝九晚五的现代人来说,旅行度假渐渐成为放松身心的重要手段,作为服务于这一群体的度假型酒店,常常在旅行体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一个设计优秀、特点分明的度假酒店往往会成为人们选择故地重游的重要理由。  相似文献   

17.
以北山湾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为例,阐述滨海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特点和构思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in the style of E. M. Hoover and R. G. Vernon's classic 1950's study of the New York metropolitan area,Anatomy of a Metropolis. The analysis concentrates on trends in micro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as the region's export base,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business service sector,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San Francisco's downtown office sector and peripheral locations for office employment, and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the Bay Area households. Factors identified as important for forecasting development in the Bay Area to the end of the century include the competitive strategy of Silicon Valley manufacturers, the evolution of land-use controls in San Francisco and the suburban communitie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redevelopment in Oak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