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采用正交优化法对制备双醛淀粉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5h,高碘酸钠浓度0.5mol/L,pH值4.0,高碘酸钠与淀粉的摩尔比1.1:1。  相似文献   

2.
正交优化制备双醛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采用正交优化法对制备双醛淀粉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5h,高碘酸钠浓度0.5mol/L,pH值4.0,高碘酸钠与淀粉的摩尔比1.1:1.  相似文献   

3.
双醛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碘酸盐氧化玉米淀粉的方法制备双醛淀粉,探讨了pH值、高碘酸钠与淀粉摩尔比、高碘酸钠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投料方式对双醛淀粉中醛基含量的影响,得出双醛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条件。结果显示,在pH值为1.2~1.5、高碘酸钠与淀粉的摩尔比为1.1∶1、高碘酸钠浓度为0.5mol/L、反应温度在33~40℃之间、反应时间3h条件下,并采用将淀粉加入到高碘酸钠溶液中的投料方式,可得到高醛基含量的双醛淀粉。  相似文献   

4.
双醛淀粉应用领域广泛,本文以大米淀粉为原料,用高碘酸钠作为氧化剂来制备大米双醛淀粉,从单因素实验到正交实验探索到大米淀粉双醛化的优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h、反应pH=3.5、NaIO4水溶液浓度为0.3mol/L、高碘酸钠和原大米淀粉的摩尔比为1.1∶1;此条件下可以制备得到双醛化程度接近100%的大米淀粉。  相似文献   

5.
张波 《辽宁丝绸》2003,(4):10-12
利用高碘酸钠氧化可溶性淀粉制得双醛淀粉(DAS),用碱滴定法,测其氧化度(醛基含量).并研究不同反应时间、初始pH值、温度对产物氧化度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分别是反应时间1.2h,初始pH值1.4.  相似文献   

6.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双醛淀粉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高碘酸钠与淀粉物质的量之比1.1:1,反应pH3.0,温度30℃,反应时间2h,淀粉乳浓度8%,得到的双醛淀粉中醛基含量为87.36%。偏光显微镜图片显示,样品醛基含量越高,偏光十字越少;通过红外图谱的表征,发现在波长为1729cm-1处出现明显的吸收峰,说明反应产物中有醛基存在;布拉班德粘度曲线表明,双醛淀粉的起糊温度比原淀粉高,峰值粘度随氧化度的升高而降低;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强峰吸收随着醛基含量的升高而消失,说明淀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7.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双醛淀粉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高碘酸钠与淀粉物质的量之比1.1:1,反应pH3.0,温度30℃,反应时间2h,淀粉乳浓度8%,得到的双醛淀粉中醛基含量为87.36%。偏光显微镜图片显示,样品醛基含量越高,偏光十字越少;通过红外图谱的表征,发现在波长为1729cm-1处出现明显的吸收峰,说明反应产物中有醛基存在;布拉班德粘度曲线表明,双醛淀粉的起糊温度比原淀粉高,峰值粘度随氧化度的升高而降低;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强峰吸收随着醛基含量的升高而消失,说明淀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8.
采用低温工艺制备双醛淀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醛淀粉的制备大多是在 3 0~ 40℃下 ,非均相体系中完成。文中采用拟均相体系在低温下 ( 0℃ )制备了双醛淀粉。试验结果表明 ,拟均相体系使低温下淀粉被氧化的速度提高 ;而且避免了DAS被过氧化的可能 ,产品性能得到改善 ;使反应的最适 pH由原来的 1 5提高到 4 4。  相似文献   

9.
双醛淀粉毒性低、化学反应活性高,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而双醛淀粉的流变性会对双醛淀粉的应用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pH下制备双醛淀粉的流变性,结果表明溶液呈胀流型,提高剪切速率,黏度略有增加,pH3.5下制备双醛淀粉的黏度比pH7下制备双醛淀粉的黏度低。  相似文献   

10.
以NaIO_4作氧化剂,氧化木薯淀粉制备双醛淀粉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淀粉乳含量10%,高碘酸钠与淀粉物质的量之比1.1:1,反应溶液pH值3,反应温度40℃,搅拌反应3h。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制备的双醛淀粉产品中双醛含量93.5%,产率96.7%。制得的双醛淀粉经红外光谱表征,波长1 750cm~(-1)处出现明显吸收峰,波长2 750cm~(-1)处出现弱吸收峰,说明产物中醛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亚硫酸品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双醛淀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性品红-亚硫酸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对双醛淀粉含量的测定条件、灵敏度、回收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波长为580nm、显色剂用量4mL、温度35℃、显色时间60min下,摩尔吸收系数ε580为1.82×103L.mol-1.cm-1,平均回收率为98.4%,相对标准偏差为3%。  相似文献   

12.
双醛淀粉湿强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合成双醛淀粉的工艺条件,通过对不同氧化度双醛淀粉的红外光谱和结晶研究,对制备DAS的反应进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根据需要可制得不同氧化程度的双醛淀粉,与原淀粉相比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机械活化法制备冷水可溶性玉米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了机械活化降解,考察了机械活化时间、温度及搅拌速度对玉米淀粉溶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作用对玉米淀粉的冷水溶解度有显著的影响,当机械活化时间为2 h、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415 r/min时,玉米淀粉的冷水溶解度达69.79%。玉米淀粉溶解度提高的原因是由于机械活化使得淀粉颗粒结晶结构受到破坏,结晶程度降低,最终由多晶态转变成非晶态。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干法制备阳离子淀粉工艺中阳离子试剂、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淀粉、醚化剂及NaOH加入量的质量比为50∶18∶5,淀粉含水量为34%,反应温度60℃,时间5h,可以制备出取代度为0.289,反应效率为75%的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了水解-压热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关键环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水解条件为淀粉乳浓度10%,水解时间30min,pH值7.0,水解温度65℃;压热条件为pH值5.0,压热时间40min,压热温度130℃。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醛淀粉(DAS)交联明胶,制备了DAS改性明胶膜,研究了DAS改性对明胶膜力学性能、溶胀性能、吸湿性能和热降解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AS能有效地与明胶发生交联反应。适量DAS的交联可大幅提高明胶膜的拉伸强度。DAS交联可赋予明胶稳定的结构,有效地降低明胶膜对水的敏感性。随着DAS用量的增加,明胶膜的平衡溶胀率逐渐降低。DAS交联可降低明胶膜的吸湿率,在DAS用量为3%~5%时,膜的平衡吸湿率最低。经DAS改性后,明胶膜的热降解温度升高,表明其耐热降解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