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已成为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成为关系到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厄尔尼偌(El Ni o)现象、全球性的极端干旱或洪水等天气事件,使人们不得不关注"全球变暖"是否是一个真实命题?全球变暖的科学基础是否可靠?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利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100年地球表面气温上升了0.74℃,全球气候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近50年全球气温线性增暖速率为0.13℃/10a,几乎是近100年的2倍,而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同时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如果不缓解气  相似文献   

4.
<正>气候变化是不争的科学事实。根据观测资料,主要有十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温室气体如CO2、CH4,自工业革命以来有明显的增长趋势,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改变了热量的平衡,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全球变暖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省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根据山东省2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81年1月—2021年2月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重标极差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山东省气温、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结果】结果显示:(1)山东省年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4℃·(10 a)-1,年均气温在1986年发生较明显突变,鲁南东部和西部、鲁西北东部及半岛西部增温最快。山东省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倾向率为26.5 mm·(10 a)-1,未发生明显突变,鲁西北东部和鲁南东部降水增加最明显。(2)山东省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分别为春季0.5℃·(10 a)-1、夏季<0.3℃·(10 a)-1、秋季0.3℃·(10 a)-1和冬季0.4℃·(10 a)-1;春季、夏季、冬季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倾向率分别为5.5 mm·(10 a)-1  相似文献   

6.
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认识人类活动对近百年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起了关键性作用。自1990年以来的17年间,IPCC主要通过四次评估报告不断加深对人类活动引起近百年气候变化的认识。这是通过提供三个方面的证据实现的:(1)温室气体自工业化时代以来(1750年以后)的迅速增加,(2)近百年地表和对流层温度以及海洋温度明显增加的观测事实,(3)根据气候模式进行的对过去100年气候变化的模拟。它证明,近百年气候变暖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造成.但最近50年大部分气候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本文首先阐述人类活动在影响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对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争议也作了简略介绍和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全球水资源系统和水资源管理有重大影响.文中从大气温度、降水、海平面上升和蒸散发的变化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为采取适应措施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权威报告——IPCC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组织,总结了IPCC的4次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侧重介绍了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最后,根据四次评估报告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历次评价报告对气候变化归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暖一直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2012年8月2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在南极大陆冰盖下方暗藏21000亿吨的有机碳。这些有机碳很有可能是被微生物转化成了二氧化碳和甲烷。随着气候变暖趋势的继续,南极大陆冰盖正持续消退,而一旦这一趋势持续,这些甲烷极有可能会被重新释放进入大气层。作为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南极的甲烷可能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造成原因和加大加重水旱灾害的表现;指出这一大环境将长期存在;就科学防治和减轻水旱灾害,提出了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矫勇 《中国水利》2008,(2):10-13
全球变暖是公认的事实,全球变暖及其影响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的水安全问题已经十分严峻。结合我国历史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实际和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全球变暖对我国洪水安全、用水安全及水生态环境安全的可能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在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应考虑的气候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淡水资源及其脆弱性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由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关心的焦点问题。在分析近几十年来我国淡水资源变化特点及气候条件波动或变化对径流现实影响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近10年我国在气候变化影响的某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我国淡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水资源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脆弱性两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54—2006年太湖流域6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气温资料,探讨了1954年以来太湖流域的气候变化问题,并同时应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和动力降尺度模型PRECIS,对太湖流域的日降水量和日最高、最低气温进行降尺度处理,建立未来2021—205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发生了突变式增温,冬、春季节尤为显著;太湖流域降水变化相对较复杂,Mann Kendall法检测到太湖流域年降水量呈振荡性周期变化,并在1980年和2003年发生突变,而Pettitt方法没有检测出太湖流域年降水量的突变。两种降尺度方法模拟的未来时期日最高、最低气温季节和年的变化情景增幅总体上基本一致,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与Mann Kendall趋势分析结果一致,高排放情景A2下模拟生成的情景增温幅度较低排放情景B2大,最高气温增加幅度比最低气温明显。降水变化情景差异较大,SDSM模拟的未来时期降水并无明显变化趋势,而PRECIS模拟结果与趋势检验结果较为一致,即未来降水增加趋势明显,增幅较大,总体上全流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福祉。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暖对水面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气候的变暖,全球气温逐年升高,通过长系列代表站分析表明,气温上升不但没有使水面蒸发量增加,反而使其呈减小的趋势,特别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以后,减小趋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安全、防洪安全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变暖背景下,暴雨、洪涝、干旱、台风等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会增加、强度将可能增大。近年,水利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刘晓英  林而达 《水利学报》2004,35(2):0077-0082
在未来温度上升1~4℃的情景下,研究了气候变暖对我国华北地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暖对不同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冬小麦需水量的影响最大,对棉花的影响次之,对夏玉米的影响最小。当生长期内温度上升1~4℃时,冬小麦需水量将增加2.6%~28.2%,相当于11.8~153.0mm;夏玉米需水量将增加1.7%~18.1%,相当于7.2~84 1mm;棉花需水量将增加1.7%~18.3%,相当于7.9~96 2mm。说明冬小麦对未来气候变暖的适应能力很差,而夏玉米和棉花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气候变化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存在一定地域性差异。其中对济南的作物需水量影响最大。当温度增加1~4℃时,冬小麦、夏玉米、棉花需水量将依次增加15.4~153.0mm、8.3~84.1mm、9.6~96.2mm。对太原的作物需水量影响最小。当温度上升1~4℃时,3种作物的需水量依次增加11.7~114.5mm、6.9~68.3mm、7.9~78.0mm,比济南分别低24%~25%、17%~19%和18%~19%。按华北地区目前的种植结构估算,温度上升1~4℃将使整个地区冬小麦的需水增加14.7~191亿m 3;夏玉米的需水增加5.87~68.6亿m3;棉花的需水增加1.35~16.5亿m 3。未来气候变暖将使华北地区业已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下我国主要农作物需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农业用水带来影响。利用全国93个气象站1960-2009年的气候资料,分析全国近50年4种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的蓝水蒸散量及年蓝水需水量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1960-2009年间全国平均温度上升1.1℃,1980s以后气候变暖加剧,增幅北方大于南方。农作物蓝水蒸散量有不同程度下降;1990s前蓝水蒸散量主要影响因子为降雨量,1990 s后为温度。气候变化使得东北、内蒙古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作物蓝水需水量上升。从蓝水蒸散量出发,调整地区间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缓解因气候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农业水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19.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ET_0) is often used to estimate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in water balance studies. In this study, the present and future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temporal trends of ET_0 in the Xiangjiang River Basin(XJRB) in China were analyzed. ET_0 during the period from1961 to 2010 was calculated with historical meteorological data using the FAO Penman-Monteith(FAO P-M) method, while ET_0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11 to 2100 was downscaled from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 outputs under two emission scenarios,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4.5 and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8.5(RCP45 and RCP85), using the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SDSM).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trend of ET_0 were interpreted with the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method and Mann-Kendall test method,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1) the mean annual ET_0 of the XJRB is 1 006.3 mm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61 to 2010, and the lowest and highest values are found in the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parts due to the high latitud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limatic factors, respectively;(2) the SDSM performs well in simulating the present ET_0 and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future ET_0 in the XJRB; and(3) CMIP5 predicts upward trends in annual ET_0 under the RCP45 and RCP85 scenario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11 to 2100.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period(1961e1990), ET_0 increases by 9.8%, 12.6%, and 15.6% under the RCP45 scenario and 10.2%, 19.1%, and27.3% under the RCP85 scenario during the periods from 2011 to 2040, from 2041 to 2070, and from 2071 to 2100, respectively. The predicted increasing ET_0 under the RCP85 scenario is greater than that under the RCP45 scenario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11 to 2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