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合及其他     
我国提出2003年科技工作重点中国科技部长徐冠华在日前召开的200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加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大力营造良好的科学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是科技界2003年的工作重点。徐冠华说,2003将是中国实施科技发展从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的落实年,是科技界各部门的联合协作年。2003年将启动制定中国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这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提高强化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2.
《安装》2016,(9)
正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规划》强调,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  相似文献   

3.
正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规划》强调,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  相似文献   

4.
据报导,国务院最近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5.
<正>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全面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快速健康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相似文献   

6.
正8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下称"规划")。该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22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对我国未来5年科技创新做了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细化落实。规划共分8篇27章,从创新主体、创新基地、创新空间、创新网络、创新治理、创新生态六个方面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并从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防伪报道》2006,(3):10-14
科技日报评出2005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是: 一、党中央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今年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自主创新。 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把科技创新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提高综合国力关键,并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上升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内容。这是党中央在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基础上,对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是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更高、更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安装》2016,(9)
正我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近日印发。与“十二五”科技规划相比,新规划主要指标增至12项。指标变化有何导向意义?值得品读。首先,新规划保留了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两项指标,但把它们提升至整个指标体系的前两位。新规划描绘的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蓝图中,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将大幅跃升。“首个指标就是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从2015年的18名提升到2020年的第15名,其次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要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枝术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关键是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在一些重要产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 我国这部雄心勃勃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不仅为我国尽快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强国”描绘了愿景.勾画了宏伟的路线图,同时也突出强调了“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目标。鉴此,本刊特选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两会代表委员畅谈: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地位”、“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自主创新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关键”等5篇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起草颁布了《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重点。这中国第一个标准化发展纲要,是中国标准化事业在未来五年中以及更长时期内的行动纲领,是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中国标准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军号角。“《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和落实,是实现我国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全面贯彻实施《纲要》,首先必须要加深对《纲要》理解。为此,从第六期开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郑卫华将从《纲要》制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意义、我国标准战略选择的竞争模式、加强标准化科研、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标准化基础管理、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标准化运行体系等七个方面,对《纲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起草颁布了《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重点。这中国第一个标准化发展纲要,是中国标准化事业在未来五年中以及更长时期内的行动纲领,是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中国标准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军号角。“《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和落实,是实现我国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全面贯彻实施《纲要》,首先必须要加深对《纲要》理解。为此,从本期开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郑卫华将从《纲要》制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意义、我国标准战略选择的竞争模式、加强标准化科研、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标准化基础管理、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标准化运行体系等七个方面,对《纲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今年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起草颁布了《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重点。这中国第一个标准化发展纲要,是中国标准化事业在未来五年中以及更长时期内的行动纲领,是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中国标准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军号角。“《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和落实,是实现我国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全面贯彻实施《纲要》,首先必须要加深对《纲要》理解。为此,从第六期开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郑卫华将从《纲要》制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意义、我国标准战略选择的竞争模式、加强标准化科研、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标准化基础管理、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标准化运行体系等七个方面,对《纲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今年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起草颁布了《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重点。这中国第一个标准化发展纲要,是中国标准化事业在未来五年中以及更长时期内的行动纲领,是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中国标准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军号角..“《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和落实,是实现我国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全面贯彻实施《纲要》,首先必须要加深对《纲要》理解。为此,从第六期开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郑卫华将从《纲要》制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意义、我国标准战略选择的竞争模式、加强标准化科研、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标准化基础管理、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标准化运行体系等七个方面,对《纲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编者:今年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起草颁布了《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重点。这中国第一个标准化发展纲要,是中国标准化事业在未来五年中以及更长时期内的行动纲领,是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中国标准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军号角。“《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和落实,是实现我国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全面贯彻实施《纲要》,首先必须要加深对《纲要》理解。为此,从第六期开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郑卫华将从《纲要》制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意义、我国标准战略选择的竞争模式、加强标准化科研、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标准化基础管理、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标准化运行体系等七个方面,对《纲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起草颁布了《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重点。这中国第一个标准化发展纲要,是中国标准化事业在未来五年中以及更长时期内的行动纲领,是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中国标准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军号角。“《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和落实,是实现我国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全面贯彻实施《纲要》,首先必须要加深对《纲要》理解。为此,从第六期开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郑卫华将从《纲要》制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意义、我国标准战略选择的竞争模式、加强标准化科研、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标准化基础管理、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标准化运行体系等七个方面,对《纲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起草颁布了《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重点。这中国第一个标准化发展纲要,是中国标准化事业在未来五年中以及更长时期内的行动纲领,是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中国标准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军号角。“《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和落实,是实现我国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全面贯彻实施《纲要》,首先必须要加深对《纲要》理解。为此,从第六期开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郑卫华将从《纲要》制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意义、我国标准战略选择的竞争模式、加强标准化科研、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标准化基础管理、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标准化运行体系等七个方面,对《纲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世界标准信息》2006,(3):10-1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要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温家宝说,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温家宝指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要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关键是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在一些重要产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  相似文献   

19.
《安装》2013,(5):6-7
建科综函[2013]1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3年工作要点2013年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要求,全面部署,协调推进,抓好重点,以点带面,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产业政策     
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4月1日下午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今年国家将正式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对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部署。中国本次中长期科技规划期限为2006- 2020年,它是新中国第八个科技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后的第一个科技规划,也是本届政府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出任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徐冠华称,2004年,该规划研究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