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加,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与日俱增。iphone手机、Android系统手机中的浏览器也支持HTML5标准。HTML5是未来网页设计的新标准,目前大多数浏览器开始支持HTML5,基于HTML5的新功能开发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程序必将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空间。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学习和使用HTML5标准可以开辟更大就业范围,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的移动设备被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满足人们对智能移动设备的要求,适应不断发展的Web技术的应用需求,各种基于HTML5技术的移动应用大量涌现。本文首先从HTML5技术的新特征入手,介绍了移动应用开发的现状,进而分析HTML5在移动应用开发上的应用,最后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中小学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开发,指出了HTML5给移动学习和与开发者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Web技术以及不断提出的Web应用需求,HTML5应运而生。文中首先介绍了HTML5技术的新特性,然后分析了HTML5在移动设备应用开发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分析比较了3个主要的基于HTML5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最后探讨了HTML5技术对开发者的影响,以及HTML5的发展对移动互联网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力求展现HTML5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并使开发人员初步了解应用HTML5技术开发移动应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HTML5在移动应用开发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Web技术以及不断提出的Web应用需求,HTML5应运而生.文中首先介绍了HTML5技术的新特性,然后分析了HTML5在移动设备应用开发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分析比较了3个主要的基于HTML5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最后探讨了HTML5技术对开发者的影响,以及HTML5的发展对移动互联网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力求展现HTML5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并使开发人员初步了解应用HTMI5技术开发移动应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软件工程师》2016,(2):41-42
在"移动互联网+"理念蓬勃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智能手机的应用开发中,目前还是以Apps的开发作为其发展的主流,然而,随着HTML5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来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将会变得更加简洁,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HTML5的发展将会引领移动互联开发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使移动互联网开发工作变得愈发重要,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对移动互联网开发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主要针对HTML5开发技术的功能类型及优势进行分析,并从页面设计、定位导航、跨平台应用以及绘图等方面,细化分析HTML5在移动互联网开发中的应用,以期为移动互联网开发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参照,同时缩短移动互联网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基于移动终端的网页融合处理方法,目的是实现在移动终端上无缝地浏览互联网页。要在移动终端上顺利浏览此页面,需要克服移动网络的带宽限制和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限制。分析了此种情况,将问题转化为给定一个网页的HTML源文件,解决突破带宽限制和终端处理能力限制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5C融合处理方法:通过5C处理流程(Convert,Cut,Compress,Cache,Converge),得出最适合移动终端的HTML源文件,支持在移动终端上顺利的浏览互联网页面。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电脑》2011,(7):63-63
随着云计算和HTML5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OS在多终端间的融合已成定势。由于微软在PC端的高用户粘性和诺基亚加入后获得的移动端渠道推广资源,Windows 8的改变有助于微软在移动互联端扭转多年颓势,甚至会影响整个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及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HTML5的出现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变革。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业务模式,HTML5的发展与技术特点,然后对HTML5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部分案例。  相似文献   

10.
HTML5的应用要充分考虑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要为用户提供方便、易用的平台,重视可用性。要深入挖掘HTML5的新特征,将HTML5的新特征与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结合起来。通过"超级绚丽的HTML5画面"案例设计说明随着HTML5的不断普及,HTML5网站大量涌现,HTML5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11.
HTML5是一项已经逐步走向完善的技术,并且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探讨了HTML5的技术特点,并且解析其为什么能够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重大贡献。介绍了HTML5的发展之路、HTML5与HTML4的区别和自身的技术创新,对HTML5和移动互联网的现阶段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且对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文章先简述了HTML5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HTML5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应用优势特点,在实际运用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对目前它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其在该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HTML5技术自开发至今,已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默认标准。基于HTML5的移动Web App正逐渐成为新兴的应用形式。文章首先介绍了HTML5的发展和HTML5的特点,接着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分类以及移动Web App的发展现状,最后说明了利用HTML5技术开发Web App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革新,移动互联网已走进千家万户。移动互联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Web技术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文章通过介绍超文本标记语言5(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5,HTML5)技术与移动Web前端技术,提出基于HTML5技术的移动Web前端系统的开发设计流程及系统需求分析,分别从系统总体框架、原型设计、Web前端开发与实现等阶段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Web前端开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基于HTML5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未来互联网应用的最新平台。而移动平台下HTML5的运行环境则对于移动web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较为彻底地分析移动平台下HTML5的运行环境,以及移动平台下HTML5的运行环境中的一些较为关键的技术,以期为今后HTML5面向移动终端可以更好地进行应用而提供一点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4G技术的应用日渐普遍.在这种趋势下,台式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移动互联网的开发才是时代的所需.由于智能机的广泛推广,使得APP应用的快速发展.将HTML5技术运用到移动互联的开发中,能使APP的安装和使用更加方便,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移动互联技术的使用.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开发是顺应时代需求的.本文就HTML5在移动互联网开发中的应用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天地》2012,(11):26-26
HTML5是用于取代1999年所制定的HTML 4.01和XHTML 1.0标准的HTML标准版本,虽然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已然成为了互联网的一大热点。各大浏览器厂商都在努力提高对HTML5标准的支持,努力抛弃插件,让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互联网体验。而在屏幕更小,对操作体验要求更高的移动互联网中,HTML5似乎还默默无闻,但这种平静也许会随着2013年初搭载Firefox OS的首款手机的发布而被打破。  相似文献   

18.
HTML5技术作为全新一代的Web标准,在互联网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主要的网络渠道,为了实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其与HTML5技术进行结合是最为有效的举措.通过分析HTML5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广大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HTML5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被誉为移动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吸氧,深入HTML5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HTML5技术具有较好的数据存储、图像增强等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本文就基于HTML5页面设计的新媒体创新发展应用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移动端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移动端区别于传统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移动,移动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任何地方进行使用.如果客户想要快速的打开移动端进行使用,那么就需要一种效率高,能在移动端所运行的Android、Windows等多个系统中可以共用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就是HTML5.HTML5技术延续了HTML的同时,还在跨平台和多样性方面进行了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为移动端的使用提供了方便.由于HTML5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移动端的开发和使用,进一步推进了互联网移动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