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历龙 《建筑》2014,(7):59-60
本文对于地表变形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下框架结构的附加内力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再次模拟比较。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个典型算例的分析计算,对轻钢厂房结构在结构设计时如何考虑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产生的附加内力影响提出了建议,在轻钢结构设计及结构优化时,不能简单参用规范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和强度计算要求,构件设计应留有足够的承载力储备。  相似文献   

3.
林秋峰 《福建建筑》2013,(12):48-50
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常见的建筑工程事故。福州某住宅楼由于受其毗邻工程地下室施工土方开挖与抽水的影响,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并造成部分框架梁开裂。为分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受力的影响,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建筑物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为该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引起框架结构产生附加内力,造成构件开裂甚至破坏。通过3跨框架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框架结构在边柱沉降和中柱沉降两种工况下构件的开裂和破坏规律,提出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限值。在边柱沉降的试验中,裂缝主要出现在边柱梁柱节点腋部、中柱梁柱节点顶部和中跨梁跨中顶部等部位,最终以边柱梁柱节点处裂缝贯通标志着构件的破坏。梁的转角正切达到1/250时,开始出现裂缝;梁的转角正切达到1/50时,构件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中柱沉降的试验中,裂缝主要出现在边跨梁靠近边柱端上部、中跨梁跨中下部和中跨梁靠近节点端下部等,最终以中跨梁上部混凝土压酥标志着构件的破坏。梁的转角正切达到1/1250时,开始出现裂缝;梁的转角正切达到1/40时,构件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6.
地基不均匀沉降,会使上部结构中相应地产生额外的应力和变形,如果应力与变形过大则会使建筑物发生倾斜、开裂以致不能正常使用.因此,文章就如何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产生的过大变形、裂缝、倾斜甚至倒塌等不利影响展开了分析,概括的提出了原因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斌 《福建建材》2009,(6):48-49
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引起土木、建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分析基础不均匀沉降研究现状基础上,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危害及成因进行分析,最后从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三个方面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某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后,地基发生了不均匀沉降。针对该结构的不均匀沉降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沉降差达到7%,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并指出相邻水池的影响是引起该水池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为该水池的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基非均匀沉降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0.
地基不均匀沉降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处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就框架结构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场地条件的限制及加固施工处理原则,研究了可行性加固措施,并根据加固技术分析和施工工艺进行对比,选出可用于实际施工的加固方案。结构加固后的沉降观测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案的加固处理、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自身特点,以及如何体现多道防线的抗震思想这两方面,提出了必须考虑剪力墙刚度退化对于框架地震内力的影响。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大量的算例分析,得到了可供工程实际参考的修正系数,并对规范的有关条文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钢板带加固砖填充墙RC框架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单层单跨的纯RC框架1个、砖填充墙RC框架1个以及钢板带加固砖填充墙RC框架2个,考虑砂浆强度的影响,并对钢板带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基于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框架的破坏过程、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果表明:钢板带加固砖填充墙RC框架可提高其承载力与耗能能力,但位移延性系数略有下降;钢板带加固基本不影响砖镇充墙RC框架的初始抗侧刚度,但是在层间位移角为1/100~1/50时,割线刚度可以提高24.6%~31.9%;螺栓孔对水平灰缝的削弱会影响填充墙的破坏形态;砂浆强度的提高会增加钢板带加固砖填充墙RC框架的初始抗侧刚度、峰值荷载与耗能能力。此外,提出了预应力钢板带加固砖填充墙RC框架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震后火灾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反应,试验设计了3榀足尺单层单跨框架结构,以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模拟地震动,以框架梁、柱裂缝宽度ω为损伤指标,试件KJ1历经损伤ω=0.5 mm后进行火灾试验,KJ2历经损伤ω=0.1 mm后进行火灾试验,试件KJ3作为对比试验无损伤,直接进行火灾试验。从3榀框架结构的裂缝变化规律、框架柱轴向变形、截面温度场分布、承载力退化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损伤后混凝土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提高,相应截面所经历的最高温度也增高;框架结构的高温变形恢复能力变差,梁截面承载力下降幅度比柱截面大。最后提出了损伤指标与结构抗火性能退化之间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姜俊铭 《山西建筑》2014,(31):48-50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空框架、空心砌体墙框架、实心砌体墙框架、配筋砌体墙框架四种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空心砌块、实心砌块、配筋砌块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而降低了结构的延性,改变了结构的破坏形式。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超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构超强对结构在强烈地震中保持良好的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给出了严格按我国抗震规范设计的几个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用大量经过筛选的地震动记录,分别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和Pushover方法确定了结构的整体能力曲线,并研究了结构在非弹性阶段由于内力重分布而形成的超强,得出结论:利用时程分析法建立结构的整体能力曲线时,地震动记录的场地条件对结构的能力曲线影响不大;动力时程分析法和Pushover方法给出的超强的差别随层数的增多而增加;在还没有进行大量细致的工作和研究之前,可以保守地认为严格按我国抗震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超强系数最小值为2。  相似文献   

16.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terpret the influe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s addition in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considering behavior laws that reflects the actual behavior of such structures, by means of Castem2000computer code (pushover analysis). A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using the TAKEDA modified behavior model with Timoshenko beams elements. This model is validated initially on experimental model. Then the work has focused on the behavior of a RC frame with 3 levels and three bays to better visualize the behavior of plastic hinges. Once the plastic hinge control parameters are identified (plastic rotation, ultimate curvature), a strengthening by introd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s (RC/wall) at the ends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RC/frame) has been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RC wall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ehavior, by a relocation of efforts towards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eams.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磊 《山西建筑》2009,35(29):125-126
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施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确定作了探讨,同时总结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从而解决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持续强震作用对结构破坏作用较强,是造成2008年汶川地震中大量房屋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房屋结构在持续强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特征,设计和制作了12层RC框架结构模型,并对其开展了三次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在相同地震波持续强震作用下,对这种激励波的反应强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当采用其他地震波对模型结构进行激励时,结构对不同地震波的反应明显增大,结构地震反应剧烈并增长迅速。根据试验研究结果,提出结构抗震稳健性的概念,对结构抗震稳健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结构抗震稳健性概念性计算方法,建议加强结构的抗震稳健性研究,以提高房屋结构在持续强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谢朝阳 《山西建筑》2014,(25):31-33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软件SAP2000对RC框架和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支撑—钢框架侧移刚度要大过RC框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出现塑性铰少,优化支撑后的钢框架,地震能量绝大部分被支撑所耗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