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是滑坡稳定性定量评价和计算滑坡推力的重要参数,有时内摩擦角相差1°~2°,滑坡推力就可能成倍增加。因此准确确定抗剪强度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在初步判断排土场边坡所处的稳定状态的基础上设定一个安全系数,利用安全系数反演计算排土场散体物料的抗剪强度参数。以常用的Bishop圆弧法和余推力折线法作为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计算的基本方法,构建非线性方程组,迭代求解,同时反演出排土场散体物料的抗剪强度参数。针对西南地区某个大型露天矿排土场边坡进行了实际反演分析,得出:含第四系表土较多的细粒散体岩石,反分析黏聚力c比三轴试验小0.026 MPa,而摩擦角φ则大3.94°;以粗粒土为主的坚硬辉长岩,反分析黏聚力c比三轴试验大0.021 MPa,而摩擦角φ则小4.06°。虽然2种散体岩土反演分析与试验结果都有差异,但是通过安全系数反演分析的结果,更能从整体上把握排土场散体物料的力学强度参数。该方法不像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那样受排土散体物料不均匀和离散性的影响,同时获得的抗剪强度参数可以作为后期动态排土规划稳定性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露天矿排土场散体岩土抗剪强度指标试验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现场对露天矿排土场散体岩土容重、块度组成、自然安息角的原位测试,在实验室制备细粒级试样进行大型直剪试验,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及现场测试成果,计算混合粒级散体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为排土场稳定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该试验方案为获取露天矿排土场散体岩土抗剪强度指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6.
边坡岩体抗剪强度参数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文中总结了确定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常用方法和影响参数选取的主要因素,指出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应采用多种方法,以获得合理可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深部矿产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基于取自程潮铁矿西区-395m水平的主要围岩花岗岩的试件,通过伺服试验系统开展高应力下的常规三轴压缩强度试验,研究花岗岩的破坏、强度和参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围压的增加,花岗岩的破坏形式由剪切破坏逐渐向剪切劈裂复合型破坏转变,破坏形态由单一破坏断面逐渐转变为多破坏断面,破坏断裂... 相似文献
8.
9.
10.
基于自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不同种类岩石试件的室内压剪实验,对2种状态下岩石抗剪强度参数(c,Φ)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引入抗剪弱化系数η(ηc,ηΦ)以定量地描述参数变化幅度,并将其定义为2种状态下参数差值与自然状态下参数值的比值.实验结果表明:饱和状态下不同种类岩石的抗剪强度参数较自然状态下会有明显但程度不同的降低;ηc的值分布在0.1~0.4之间,ηΦ的值分布在0.2以内,且自然状态下岩石抗剪强度参数越大,η越小,反之亦然,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ηc与c,ηΦ与Φ的之间的函数关系,这对岩体工程设计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odeling geomedium around a mine working are reported. Two families of spiral slip lines are reproduced on a granular material. One or two families of log spiral slip lines arise around a cylindrical foreign body simulating a supported mine working. It is shown that shears on the lines of different families develop irregularl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Fiziko-Tekhnicheskie Problemy Razrabotki Poleznykh Iskopaemykh, No. 2, pp. 3–9, March–April, 2009.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研究节理三维形貌特征与节理峰值抗剪强度的关系,首先采用巴西劈裂试验获取了自然劈裂岩石表面,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获取了节理面形态的高精度点云,通过逆向建模得到了自然岩石表面的立体模型,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出了与自然岩石表面一致的PLA模具,以3D打印获得的底模通过水泥砂浆浇筑了含有自然结构面形貌的相似节理面试样。PLA模具与复制材料差异较大,复制材料在凝结过程中不易与PLA模具黏结,进而使脱模过程较为方便,不会破坏节理面。同时PLA模具可重复进行相似材料复制工作,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然后进行了具有5组形貌面的20个水泥砂浆节理面在4种不同法向荷载情况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得到了结构面剪切位移-荷载曲线。研究了结构面峰值抗剪强度、峰值位移、剪切刚度影响因素。节理经过剪切后形貌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其磨损范围与等效高差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并且在等效高差为剪断破坏模式且成片的区域磨损较为严重。在新粗糙度指标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峰值抗剪强度模型,经试验对比显示出新模型的有效性。在新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化模型。对比发现新模型简化后其计算精度较新模型有所降低但由于所需参数减小计算较为方便,新模型简化... 相似文献
14.
15.
为研究煤泥基充填材料的流动与强度特性,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了以煤泥、高水、水泥、粉煤灰为组合的胶结充填材料,采用极差、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煤泥水百分浓度(A )、高水添加比例(B )、水泥添加比例(C )、粉煤灰添加比例(D )等4个关键因素对充填材料的初凝时间、扩散度及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① 煤泥基充填材料的初凝时间为52~67 min,扩散度为42.0~76.5 cm,抗压强度为0.076~0.247 MPa,抗剪强度为0.033~0.139 MPa。对于初凝时间,影响显著性有B >C >A >D ;对于扩散度,有A >D >B >C ;对于抗压强度,有D >C >A >B ;对于抗剪强度,有C >D >A >B 。② 拟合出了A 、B 、C 、D 与流动性指标及强度指标的数学关系式,初凝时间与A 、B 成二次函数关系、与C 、D 均呈指数关系;扩散度与A 、B 、C 均呈指数关系,与D 呈三角函数关系;抗压强度与A 、D 均呈指数关系,与B 、C 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抗剪强度与A 、B 呈二次多项式关系、与C 、D 均呈指数关系;在A 、B 、C 、D 等4个因素与4个参数独立拟合方程的基础上,建立4因素共同影响下煤泥基充填材料流动性及强度特性参数预计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17.
18.
V. P. Kosykh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2006,42(6):578-582
The test data on strength of quartz sand under the constrained shear conditions are reported. The effect of cyclic shifts
and complete water saturation on variations of the diagram “force-displacement” under a repeated shear is consider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Fiziko-Tekhnicheskie Problemy Razrabotki Poleznykh Iskopaemykh, No. 6, pp. 63–67, November–December, 2006. 相似文献
19.
A. P. Bobryakov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2008,44(2):115-122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influence of weak periodical shakes on the porosity and stress-strain state
of the granular medium.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stress relaxation under simple shear and single-plane direct shear is completely
identical.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Fiziko-Tekhnicheskie Problemy Razrabotki Poleznykh Iskopaemykh, No. 2, pp. 3–12, March–April, 2008.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复合衬里界面的剪切特性,取得具有代表性的界面抗剪强度参数,利用自行研制的大型直剪仪进行了复合衬里界面剪切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相同的条件下,土工布/土工膜界面的抗剪强度最低,土工膜/GCL界面次之;土工膜/GCL界面内摩擦角最小,土工布/土工膜界面次之。饱水状态下,各界面的内摩擦角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土工膜/GCL界面降幅最大,降低了30.98%,土工布/土工膜界面次之,降低了29.66%。浸水饱和会导致土工布/土工膜界面、土工膜/GCL界面粘聚力降低,土工布/土工膜界面的粘聚力降低了44.51%,土工膜/GCL界面降低了6.89%;其余界面的粘聚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工程实际中,应尽可能避免土工布/土工膜界面、土工膜/GCL界面处于饱水状态,以保证土工布/土工膜界面、土工膜/GCL界面强度满足垃圾填埋场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