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从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南水北调列入我国跨世纪骨干工程,再到2002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历经50余年的规划设计、科学论证和反复比选,最终形成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四横三纵”的中国大水网总体布局,实现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十分有利于在更广范围内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建成后总调水规模448亿m~3,几乎相当于新增加一条黄河,对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的总体规划是中线、西线与东线3条主调水线路,这3条线路把黄河、长江、海河和淮河四大河流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三纵四横的总体布局,实现了水资源东西互济、南北调配的格局。南水北调工程中最主要的是渠道工程,经过省、市、县,还有各种交通桥、跨渠生产桥和渡槽,很好地解决了各地的饮水、防洪及灌溉问题。1.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一是渠道的削坡。渠道的削坡是混凝土衬砌质量的关键因素,其质量的控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犹如腾空南北的巨龙,穿山越岭,飞流直下。按照规划,南水北调分东、中、西3条调水线路,形成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的“四横三纵”总体格局,协调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的需求,达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配置,逐步实现全国水利网络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水权、水价、水市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调水的目的是在江水北调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配置用水,实现江、淮、沂沭泗水源互济互调,在苏北地区形成一个跨流域的水资源调配网络图。在调用水的同时,处理好水资源与水权、水价、水市场3者之间的关系,即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泛流域水资源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雅砻江、大渡河和黄河连为一体,形成泛流域水资源系统,涉及确定合理的调水总量、调水规模与布局以及调水量合理分配等关键技术问题。针对该复杂大系统,研究跨流域水资源多维尺度模拟和优化方法,建立了3层结构的泛流域水资源时空优化调配模型系统,将调水区7条河流与黄河受水区67地市统一优化调配。采用大系统协调技术和嵌套遗传算法动态调节机制求解泛流域水资源优化分配问题,提出了一套适宜的调水规模、工程布局及调水量空间合理分配方案,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基础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战略工程,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自1952年起,经过50年充分论证,50多个规划方案科学比选,确定了东、中、西3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构成我国"四横三纵"的大水网,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量调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仿真技术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量调度进行了模拟,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调水仿真模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仿真模型对东线工程所经过的黄河以南5个湖泊、13级提水泵站,黄河以北的4个水库的水量调度联合运行进行了模拟计算,模型既模拟了东线工程范围内各湖泊、洼淀间的水力关系,也模拟了供水区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可以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背景材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五年间,南水北调工程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对支撑沿线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发挥了重大作用,有效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改善了沿线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这是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的工程。宏伟水脉纵穿中华大地,"南水"脉动,奔流北上,"四横三纵"的中华水网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水资源配置格局得到优化。南水北调工程使北方水资源短缺困  相似文献   

9.
正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相互连接,构成我国水资源配置"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其中,东、中线一期工程自建成运行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  相似文献   

10.
《人民黄河》2014,(2):52-54
根据东平湖滞洪区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防洪兴利需求,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利用东平湖水库输水的运用条件,对东平湖的水量调度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利用东平湖输水的水质要求、水量调度过程和相应的水量调度方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利用东平湖输水时,应不影响东平湖的防洪调度运用,入、出湖水量调度过程应考虑因输水产生的水量损失,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正>南水北调工程,即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分三条线路(东、中、西)分别向北方调水的工程的总称,形成与长江、黄河、淮江和海河相互联接的"四横三纵"水网格局。三条工程最终建后,初步计划年调水总量约为380~480亿m~3,接近于在黄淮海平原和西北部地区增加一条黄河的水量,基本改变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于2002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中线穿黄工程于  相似文献   

12.
<正>"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毛泽东主席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自此,南水北调开启了半个世纪的规划论证及科学比选,东、中、西3条调水线路逐渐清晰,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一道构成我国"四横三纵"的大水网,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一渠连南北,天河通水来。一代伟人的雄奇构想,如今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3.
正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相互连接,构成我国水资源配置"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其中,东、中线一期工程自建成运行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历史,在世纪之交的那一刻翻开了新的一页。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山东施工现场同时举行,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从规划设计转入实施阶段,“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格局开始构建。这个水网大动脉的有力搏动,将润泽中华,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开工典礼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水北调工程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一个科学的工程,是一个具有综合效益的工程,是一个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建立南水北调东线江苏省受水区水量配置、调度与管理一体可视化系统为目标,通过开展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优化调度与配置研究,推进供水水源划分,研制多目标约束下联合调度方案,建立水资源利用效率考核系统,进行用水量的反算与核定,以期揭示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新增工程与原江水北调工程联合供水与协调耦合机制,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管齐下,为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的有效运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为跨流域调水与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示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振强  张玫 《人民黄河》1998,20(10):20-2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是关系到调水工程是否可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调水地区水资源和影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的各主要因素的分析,对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3条河代表性引水坝址的可调水量进行了分析,认为西线工程有可靠清洁的水源保证,设计年调水量190亿m^3。  相似文献   

17.
基于系统仿真理论的南水北调东线水量调度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赵勇  解建仓  马斌 《水利学报》2002,33(11):0038-004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多水源、多用户、多调节水库的大系统,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运用系统仿真理论建立了该工程的水量调配仿真系统和水量调度模型。采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一目标函数求解,进行了水量调配计算,并且引入了基于数理统计的拉偏试验方法进行仿真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计算所得东线工程调度过程合理,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未来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会置换出一部分黄河水量,这部分水量在流域上中游的再分配将会对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根据黄河流域上中游各省(区)实际情况,在保证经济社会用水和必要的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决策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不同水平年、不同调水规模情况下,黄河可置换水量在流域上中游的再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重大供水工程。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总体规划,笔者结合近年参与该工程前期工作的实际,对南水北调东线聊城段工程提出几点认识,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中原城市群水资源系统现状,考虑系统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引水和大型水库跨城市供水的特点,针对供水和需水结构两方面设置12个水资源调控方案。从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水资源调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综合优选模型对不同方案水资源调控效果进行评价和优选。结果表明:采用黄河干流+南水北调+大型水库联合供水方案以及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增加40%的需水方案组合的调控措施,对于中原城市群整体的水资源调控效果比较明显,即在基本供水方案的基础上,突破黄河干流、南水北调、大型水库等原分水指标限制,统一调配共用水源的水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