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时空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Mindlin厚板理论,建立了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时空效应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以上海某深基坑为工程原型,利用所编制的计算程序,详细探讨了分步开挖深度、基坑开挖宽度、边界约束条件、地基流变等因素对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时空效应的影响,揭示了各种因素对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时空效应影响的规律,其结论可为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及周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蒋文勇 《土工基础》2016,(5):572-575
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进行了开挖过程的模拟,并对围护桩水平位移及锚索内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支护结构的位移及内力都处于可控状态,桩锚支护结构用于宽大深基坑是可行的;围护桩水平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变形曲线基本一致,锚索内力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通过Plaxis进行的基坑开挖模拟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动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提出用有限元—无界元耦合的方法进行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动态分析。为了模拟实际受力状态,在挡土结构与土相接触的界面上设置了一种有厚度的接触面单元。计算实例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模型可考虑支护墙体位移因开挖而引起的空间效应和由地基流变而引起的时间效应,可以计算基坑支护结构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内力和变形。  相似文献   

4.
深基坑围护墙与支撑体系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个分析深基坑围护墙与支撑体系相互作用的新的计算模型,即把整个深基坑周边围护桩结构简化为空间杆系有限元体系,将支撑体系视为子结构,通过子结构凝缩与拼装方法分析围护桩与支撑体系的共同工作.该方法能够分析支撑体系的空间效应以及由支撑平面框架连接而产生的桩与桩之间的空间作用,能够分析实际工程中存在的不均匀开挖所带来的对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以及深基坑切向平面内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等.最后,文章给出了一个均匀开挖的算例.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岩土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深大基坑工程求解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复杂的加荷及边界条件,使得精确求解很困难。以某深大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得到的该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及内力变化情况的分析,给出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及内力变化特征,为深大基坑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深圳市16号线共建管廊竖井深基坑开挖的稳定性及变形情况,借用计算机软件对深圳市16号线共建管廊综合井1~综合井3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与内力进行计算,分析综合井施工的稳定性.经过计算,得到以下结论:基坑开挖至第2道钢支撑时,支护结构发生明显的位移,且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基坑的支护结构变形逐渐增大;基坑内支...  相似文献   

7.
带撑支护结构受力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特点,提出了考虑分步开挖影响的带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水平支撑体系的等效刚度、内支撑与围护墙的变形协调等问题.工程实例表明,在支护结构计算中考虑分步开挖的影响后,内力与变形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接近.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的情况,建立了一个考虑土压力与支护结构变形的关系及土体对支护结构转角影响的计算模型,并采用杆系有限元方法编制了求解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程序,还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了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因素:为了确定计算模型中的土压力参数,编制了用于反分析的计算程序,结合上海的两个实际工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动态分析的弹性地基梁有限元计算方法,并结合一个工程实例,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体系内力及变形的变化过程。计算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开挖深度不同情况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运用岩土工程二维有限元软件PLAXIS进行此类深基坑开挖全过程的模拟。通过不同工况的模拟及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基坑开挖深度的不同,基坑两侧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内力均有较大差异,在基坑设计中有必要对基坑的支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地铁车站端头井围护结构,采用弹性地基杆系有限元计算模型和荷载总量法理论,用通用程序ALGOR,分析计算车站端头井围护结构在基坑开挖、回筑阶段每一工况的内力和变形,计算结果显示:①开挖阶段,围护结构最大变形发生在开挖面附近,支撑轴力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大;②回筑阶段,围护结构变形变化较小,随着支撑拆除,剩余支撑轴力逐步增大;③在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其开挖侧最大弯矩出现在开挖阶段,迎土侧最大弯矩出现在回筑阶段,各道支撑最大轴力出现在回筑阶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州邦华环球广场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介绍,论述了存在近距离相邻基坑时排桩拉索结构的一些处理方式,应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拉索双排桩受力和变形的数值分析,与最终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框-剪结构建造的实际情况,采用逐步加载模型分析结构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受力变形特征,克服了常规一次性加载所产生的结构局部受力被过分高估的不足,并阐述其产生的原因.其结果对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合理结构杆件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某梁板支撑体系的深大基坑三维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宏伟  郭跃 《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1):1670-1675
提出了考虑梁板复合支撑和分段施工效应的深大基坑支护结构三维全过程计算方法,编制了三维全过程分析有限元程序。以软土地基上某复杂深大基坑工程为例,详细计算了整个基坑支护结构、梁板复合支撑系统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受力及变形性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相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同时表明楼板复合支撑是控制深大基坑变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下穿铁路箱形桥常采用顶入法施工,顶进过程中,千斤顶所产生的顶力经常使工作坑围护结构产生附加内力变形。但后背梁与滑板整体浇筑的特点,使得通过后背梁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顶力不明确,这种附加内力变形有多大,设计中如何考虑,目前没有清楚的认识,开展相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对围护结构进行基坑开挖与箱涵顶进全过程内力变形分析,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桩和后背梁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取得了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顶力分担比及箱涵顶进对工作坑围护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为完善箱涵顶进工作坑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上海地区不同强度参数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在ABAQUS中建立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模型,根据上海地区4种典型基坑概化模型和上海195个工程勘察报告和文献试验数据统计的典型土层强度参数,研究了每类基坑概化模型中不同强度参数对围护结构的最大水土压力、变形(最大位移)、内力(最大剪力、最大弯矩)以及支撑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CU)有效应力强度参数得到的围护结构变形和内力结果最小; 采用十字板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的结果相比有效应力强度参数结果无明显规律; 直剪固结快剪和CU总应力强度参数计算得到的结果较为接近,相比于有效应力强度参数结果,最大位移增量约为6%,最大水土压力增量为4%~5%,最大弯矩和剪力增量为7%~8%; 总体来看,目前上海基坑规范采用固结快剪总应力强度参数进行围护结构设计相比采用有效应力强度参数偏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基坑围护结构内侧预留土可有效减小围护结构内力和变形,且设置灵活,在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为了分析坑内预留土对多支点支护结构的作用效应,首先,基于三参数地基弹性梁模型,根据支护结构沿竖向受力模式的不同,给出了一种考虑坑内预留土作用影响的计算分析模型及控制方程组;在此基础上,通过桩身离散和矩阵传递法,推导建立了多支点支护结构内力变形计算的矩阵表达式,并给出半解析解答方法;最后,采用该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并对坑内预留土设置宽度、高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可为支护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