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TL为角膜与外眼病的治疗增添了一种重要手段。它有助于促进上皮愈合与缓解疼痛,可以有助于治疗小的穿孔与划伤,也有助于矫正不规则的角膜表面。CL用于有病变的角膜,更要警惕并发症。然而,更舒适与耐受性更好的CL的发展,扩展了TL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3角膜塑形接触镜的验配3.1稳定性试戴3.1.1镜片的稳定性附着角膜塑形的成功与否首要条件是使镜片在角膜特定的位置上形成较为稳定的附着,这种附着是依赖镜片的配适弧与角膜平行吻合所产生的张力来实现的。当镜片与角膜稳定附着后,镜片的基弧区对角膜中心区的压平量可以根据近视屈光焦度来设计。故通常将镜片的配适弧作为镜片的稳定因素进行单独分析。  相似文献   

4.
软性角膜接触镜是目前最普及的角膜接触镜,这类镜片由柔软吸水的聚合物材料制成;软镜材料又称为水凝胶。该材料能在一定的压力、温度和PH值下饱和一定的水分.表现为柔软、亲水和透氧的特性。软镜材科的柔软性使得镜片有良好的可塑性.具备相当的透氧性以保证配戴期间的生理需求。软镜的材料特征是根据人眼前部解剖和生理、人眼屈光矫正的需求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5.
6.
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具有亲水透氧及柔软独特性能,已被广泛用于矫正屈光不正及治疗角膜疾病,我院自1987年开始应用於临床,对80例,150眼作了临床观察。 临床使用情况 临床观察的80例150眼中,双眼70例,单眼10  相似文献   

7.
角膜塑形接触镜通常为夜间佩戴,白天摘下。一则因为只有在夜间瞬目少的时候,镜片才可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塑形时机;再则因为角膜塑形术的优势在于白天不戴眼镜的时候仍然能保持良好的矫正视力,若在白天佩戴角膜塑形接触镜则不如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舒适。因为该种佩戴方式阻碍了角膜前氧呼吸的生理通路,因此角膜塑形接触镜的透氧性能直接关系到镜片佩戴后的角膜氧代谢水平和戴镜后眼部的健康水平。实验证实:夜间睡眠情况下,若要维持角膜最低的生理氧代谢,角膜接触镜材料的透氧系数(DR值)必须达到90。  相似文献   

8.
角膜接触镜越来越受到屈光不正患者及爱美人士的青睐。在生产、销售、验配、复查等环节监测角膜接触镜的主要参数,可以有效提高配戴的安全性,减少发生眼部并发症。角膜接触镜检测仪能对角膜接触镜主要参数进行方便测量,本文通过角膜接触镜检测仪与传统测量方法的比较,对角膜接触镜检测仪的结构和原理、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角膜接触镜(Contact Lenses)俗称隐形眼镜,在国外配戴约100多年历史,1801年Thomas Roung用充满水的玻璃代替眼镜,戴在角膜上形成一个屈光面,纠正角膜散光,但因异物感剧烈告失败,1827年英国John Freder、William、Herrchl使用充满透明胶质的半圆形眼镜、1888年FICK在家兔和尸体眼球上试验也未成功,但在角膜上作屈光片的试验引起全球的关注,1923年——1930年Heine教授在Zeiss工厂试制成功,1948年Touhy用甲基丙烯酸甲脂(Methylethylethacrylate)制成硬性角  相似文献   

10.
随着软角膜接触镜(简称软镜)的日益更新,我国目前已将其广泛地应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和角膜疾病的辅助治疗。对众多的屈光不正(特别是高度近视眼、屈光参差)患者软镜已成为其生活中的必需品。由于广泛应用因戴软镜所致眼部井发症也日渐增多,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对因戴软镜所致角膜疾病的76例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角膜接触镜与氧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角膜接触镜的发展 论及角膜接触镜与氧代谢的相关问题以及角膜接触镜的并发症之前,首先要了解角膜接触镜的发展历史.图1汇总了角膜接触镜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关材料、配戴方式和消毒方法的发展史,当然角膜接触镜的设计和加工方法也同样经历了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将会在各章节中逐一涉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1软性角膜接触镜投影检测仪 1.1软性角膜接触镜投影检测仪的结构 a.结构投影检测仪的主要结构包括光源、聚光镜、刻度尺、检测槽、放大系统和投影观察屏等部件(图1)。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老视的5种角膜接触镜矫正方式;角膜接触镜和框架眼镜组合型;单眼视型;双光型(同心圆型双光,垂重型双光)。包括这5种角膜接触镜的矫正原理和矫正方法。阐明如何选择老视角膜接触镜矫正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屈光不正的一种,散光对视觉的干扰作用尤其严重,患者常感有视力下降、视觉疲劳和视物变形等各种症状。从发病率来讲,低于0.50D的散光我们认为是生理性散光,一般无需矫正,这种类型的散光约占散光眼患病率的23%左右,而剩余人群实际上都是需要对散光进行矫正的。传统矫正散光的方法是配戴框架眼镜,大多数散光患者采用此种办法都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矫正效果。但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于角膜接触镜的需求上升,如何用角膜接触镜更好地矫正散光则成为了广大从业人员常常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近用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对象 1.1老视角膜接触镜的适应人群 1.1.1老视曾戴者 自年轻时起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的屈光不正群体,随着年龄日益增大、调节幅度逐步下降、发生老视矫正的需求者,称为老视曾戴者。该类配戴者常不能适应框架光学透镜的片形弧度导致的像差,且泪液的层次结构和成分、角膜和感觉阈值以及对缺氧的耐受已对角膜接触镜有着良好的适应,是近用角膜接触镜的主要适应人群。据调查,老视曾戴者的人群基数正在迅速增大,故采用合适的角膜接触镜为该部分配戴者改善近用视力成为日益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接受观察病例共29例(31眼),配戴治疗观察时间3~57天,平均20.9天。眼病诊断包括大泡性角膜病变6例(6眼);单庖角膜炎合并角膜后弹力层膨出或小穿孔者5例(5眼);化学烧伤角膜上皮缺损者6例(7眼),其中1眼为酒精烧伤早期;角膜移植术或角膜穿破性外伤缝线刺激者3例(3眼);丝状角膜炎3例(3眼);角膜上皮糜烂2例(3眼);反复性角膜上皮剥脱症1例(1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周边部双圆弧角处理的双元博士顿高透氧角膜接触镜(Suny Boston RGP,SB-RGP)对青少年近视配戴者的配适性,光学性,易损性和不良反应。方法:118名(男58人,女:60人)平均年龄15.20±0.4岁的青少年近视(平均近视屈光度-3.78±0.12D),按实验顺序,试戴Boston~(R) EO高透氧材料制作的SB-RGP,观察试戴适应时间(testing adaptationtime.TAT)及验配适应时间(fitting adaptation time.FAT)和其它戴镜反应。结果:21例受试者因特别敏感或学习、生活节奏不适应而未完成全部配戴周期,有5名学生因不当护理,镜片破损未能及时补配镜片而予剔除,3名对象脱离观察。试戴适应时间个体差异显著,TAT平均为20.25±16.64min,FAT为8.73±6.66day。4例戴镜者验配第一周有轻度的眩光感和侧视模糊。结论:双圆角设计的双元博士顿高透氧角膜接触镜具有验配适应性时间短,配适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1硬性后环曲面接触镜的设计1.1形态概述从屈光处方和曲率处方分析,散光眼的屈光性散光主要为角膜性散光,硬性接触镜的后表面光学区参照屈光处方设计为球柱面形态,用于矫正配戴眼的屈光不正,旁中心区设计为较平的球面或环曲面,与非球面形的同区角膜前表面相适应。镜片前表面光学区为球面,旁中心区采用削薄缩径设计,以减轻镜片的重量和厚度。镜片一般不制作棱镜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仅对角膜接触镜专用顶焦度标准器(以下简称NIM)的研制者采用三个内容相异甚至相悖的理论来解释同一结果表示质疑,并提出完善NIM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