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波和微波联合加强氧化脱除煤中有机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超声波和微波辐射法在氧化体系下,对北京、王庄、兖州、临汾煤进行了氧化脱硫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和微波结合可达到较好的氧化脱硫效果,超声波作用时间和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和功率、煤样粒度、氧化剂类型以及氧化剂用量对煤中有机硫的脱除率有较大影响.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超声波功率为540 W,作用时间为70 min,微波功率为280 W,照射时间为30 min,煤与HAc+H2O2(体积比1∶1)氧化剂配比为3/60 (g/mL),煤粒度d≤0.10 mm;王庄煤有机硫的脱除率可达到65.0 %.研究表明,超声波和微波联合氧化法是脱除原煤中有机硫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不同煤样的脱硫效果不同,与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中有机硫的脱除效果,分别研究超声波和微波的辐照时间、工作功率对脱硫率的影响,并探索二者联合作用对脱硫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的脱硫效果显著,而超声波-微波的脱硫效果优于其中任意一种;在超声波辐照时间为70 min、工作功率为240 W,微波辐照时间为30 min、工作功率为600 W的条件下,煤中的有机硫脱除效果最好,脱硫率为78.60%。  相似文献   

3.
煤中有机硫的电化学脱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登新  孟繁玲 《煤》1997,6(2):61-63
叙述了煤中有机硫脱除方法──电化学法。该方法是一种温和,费用低,几乎不改变煤的性质的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方法。从有机硫的脱除机理及其影响有机硫的脱除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叙述,只要选择适当的电解质、电解电位、电解温度、时间,即可脱除70%以上的有机硫,实现煤的深度净化。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6,(11):315-317
煤的脱硫对其洁净利用非常重要。用次氯酸钠对铜川煤中硫进行脱除,重点考察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次氯酸钠脱除铜川煤中的硫时,随温度的升高脱硫煤得率逐渐降低;脱硫煤中含硫化合物的FTIR吸收峰强度较原煤弱,其余结构的吸收峰强度与原煤相近,说明在脱除煤中硫元素时煤的主体结构没有被破坏;脱硫煤的发热量及稳定性较原煤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能够脱除煤中黄铁矿硫和有机硫的目的。磨碎的煤中的黄铁矿硫和有机硫与所加的碱金属和减土化合物之间的热化学反应,靠用电磁能幅射煤、碱金属或碱上化合物的混合物引起。在煤中硫富集区优先吸收电磁能,引起局部的热化学反应,产生水溶的或其它可被分离的硫化物。然后洗选,以脱除大部分产生的硫化物。产生的其它硫化物在煤的燃烧过程中不能转化为氧化硫。  相似文献   

6.
用全氯乙烯萃取法脱除煤中有机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施洁净煤计划,近年来美国研究应用全氯乙烯萃取煤中有机硫,并对其机理、所用设备及工艺系统、脱硫效果和煤中残留的全氯乙烯的脱除等进行了试验考查,取得了初步成果。与其他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方法比较,由于其具有加工费用低、脱除效率较高的优点,已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石坷节煤样为原料,着重考察了酸性无隔膜体系中煤的电化学脱硫规律。讨论了电解电流,电解时间,电解质浓度,煤浆浓度,煤粉粒度以及催化剂种类等主要因素对煤脱硫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电化学脱硫的较佳工艺条件。通过电化学催化氧化脱硫方法,有效缩短了电解反应时间,提高了脱硫效率,达到了有机硫和无机硫同步脱除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煤中无机硫和有机硫都可获得理想的脱除效果,在有催化剂条件下获得无机硫脱除率为90%,有机硫脱除率为37.5%。硫的总脱除率达8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典型的低煤阶袍煤的碚硫、脱灰工艺。先对煤低温碳化,然后进行干式磁分离。将-3mm煤样600℃下低温碳化15min,然后用磁分离法脱除煤中硫和灰,以提高质量。优化条件下,煤中灰和全硫尤其是有机硫可明显被脱除。脱硫机理的研究表明,在煤中形成了一种铁-硫配位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在CH4和H2气氛下,采用正交设计热解实验,主要考察了热解终温、升温速率、终温停留时间对渭北石炭纪5号煤中有机硫脱除情况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的热解脱硫条件。应用XPS技术定性、定量地分析了煤样及其热解半焦表面有机硫的形态特征及成分含量,并采用FTIR分析了煤样及其热解半焦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CH4气氛下得到较高脱硫率半焦所适宜的最佳水平为750℃,10℃/min,15min;H2气氛下得到较高脱硫率半焦所适宜的最佳水平为750℃,10℃/min,5min。热解温度对脱硫率影响显著,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脱硫率提高。在750℃较长的热解停留时间下,CH4气氛脱硫率超过H2气氛,这为实现煤与煤层气共热解脱有机硫提供重要理论支持。低硫半焦表面主要是难分解的噻吩硫和亚砜型硫,热解使不稳定有机硫分解脱除。  相似文献   

10.
煤的电化学脱硫研究(Ⅰ)——酸性无隔膜电解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家林洗精煤为原料,试验研究了酸性无隔膜电解体系中煤的电化学脱硫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煤中硫酸盐硫和黄铁矿硫都可获得理想的脱除效果,全硫脱除率最高可达54.8%。此外,红外光谱分析证实酸性体系中电化学脱硫对煤质影响较大,碳氢比明显增高,同时煤中有机硫也被明显脱除。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在氢氧化钠体系中脱除煤中硫份适宜条件,研究了脱硫条件对硫脱除率影响.表明NaOH电解体系脱除硫适宜条件:电流1.0 A,温度75℃,煤浆浓度0.040 g/ml,电解质浓度2.0 mol/L,电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脱硫率最高达70%.脱硫率随电流强度、煤浆浓度、电解温度和电解时间增加先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变化不再明显,甚至降低;脱硫后,煤结构基本不发生变化,降低灰份.  相似文献   

12.
煤中硫是以有机硫、硫酸盐硫和硫化铁硫三种形式存在。有机硫存在于煤中有机基体,难以用物理方法脱除,硫酸盐硫主要以钙、铁、锰的硫酸盐形式存在,一般含量为0.1%以下,黄铁矿是煤中重要的含硫成分,一般约占全硫含量的50%,黄铁矿颗粒是以分散状态独立存在,其比重为3.2~3.4左右,当黄铁矿嵌布粒度适中,经一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以山西石坷节煤样为原料,利用红外光谱 (FT-IR)和热失重分析(TG)等主要测试技术研究了煤在酸性条件下电化学催化氧化脱硫对煤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化学催化氧化后煤中硫含量显著减少,全硫脱除率82.5%,其中无机硫脱除率高达90%,有机硫脱除率为50.5%。这表明电化学反应可以使煤样中的硫分有效脱除,此外还脱除煤中大量的矿物质,降低了灰分含量,并且使煤的燃烧性能变好,提高了精煤的发热量。论文还讨论了煤的电化学脱硫机理。   相似文献   

14.
常浩  刘志红  蔡立勇 《矿业快报》2007,23(9):31-32,80
介绍了微生物脱除煤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原理以及国内研究现状。指出了这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煤的燃烧前脱硫技术已经引起科学工作者的注意,现已研究开发了多种脱除煤中无机硫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微生物脱硫法、电化学氧化法、选择性絮凝法、高温裂解法及辐射脱硫法等等。本文将概述以往五年中煤中无机硫脱除技术发展状况,并简要介绍几种脱硫方法的脱硫结果。  相似文献   

16.
沁能焦煤中各形态硫热解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炼焦煤中硫的存在形态及各形态硫的迁移变化规律,研究了山西沁能焦煤在停留时间30 min,热解终温为450~950℃条件下煤中全硫及各形态硫热解脱除规律,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原煤及焦样中有机硫化物具体形态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样中有机硫化物可分为硫醚、含硫氧化物、二硫化物及Ar—S类硫化物(芳香族类及噻吩类硫化物)4类;热解过程中全硫脱除率升高主要是由于各类有机硫化物分解析出,硫化铁硫对全硫脱除贡献率有限;热解过程中,煤中各类有机硫化物间存在相互转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利用XPS测试技术对兴成肥煤低温氧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硫元素XPS氧化前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原煤硫元素中硫化物硫和硫铁矿硫占比最高,而有机硫中噻吩硫含量最高,其次为砜和亚砜。氧化后煤表面噻吩硫相对含量降低,有机硫中的部分硫化物硫氧化成亚砜,亚砜进一步氧化成砜,导致砜相对浓度增加,而亚砜缺失。原煤氮元素谱图分析可知兴成煤中氮主要存在于煤分子的边缘,约21%氮以季氮形式镶嵌于煤分子芳香结构中,煤中吡咯氮含量最高。氧化后XPS结果表明在氧化过程中与氮相连的氧原子脱除,氧化型氮转变为其他形态,且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吡啶。  相似文献   

18.
利用XPS测试技术对兴成肥煤低温氧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硫元素XPS氧化前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原煤硫元素中硫化物硫和硫铁矿硫占比最高,而有机硫中噻吩硫含量最高,其次为砜和亚砜。氧化后煤表面噻吩硫相对含量降低,有机硫中的部分硫化物硫氧化成亚砜,亚砜进一步氧化成砜,导致砜相对浓度增加,而亚砜缺失。原煤氮元素谱图分析可知兴成煤中氮主要存在于煤分子的边缘,约21%氮以季氮形式镶嵌于煤分子芳香结构中,煤中吡咯氮含量最高。氧化后XPS结果表明在氧化过程中与氮相连的氧原子脱除,氧化型氮转变为其他形态,且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吡啶。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在微波和次氯酸钠条件下对高硫煤中有机硫的氧化脱除效果,考察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及次氯酸钠用量对有机硫脱硫率的影响。采用均匀化试验设计进行试验研究,选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试验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创建最优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模型优化后得出新峪高硫煤在微波和次氯酸钠组合为最优试验条件。利用XPS分析出煤中有机硫类型的分布,得出各种有机硫化合物在微波和次氯酸钠条件下脱除的难易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20.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但燃煤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尤为重要.文章综述了煤炭燃前脱硫技术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法主要用于脱除无机硫,对有机硫的脱除效果有限,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应用广泛;物理化学法适用于无机硫含量高的煤,对有机硫的脱除几乎不起作用,目前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