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测定了原油 /盐水的动界面张力 ,比较了在无破乳剂存在时几种体系的动界面张力曲线。证明了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分子渐渐扩散吸附到原油 /盐水界面上 ,当体系中有破乳剂存在时 ,破乳剂分子以竞争的方式扩散吸附到原油 /盐水界面上。用动界面张力方法研究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和破乳剂在原油 /盐水界面的吸附速率对研究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机理和优化破乳条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耐盐疏水缔合聚合物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采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不同浓度聚合物对原油模拟油与模拟水体系的界面张力、界面剪切粘度、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相为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时,随聚合物浓度增加,原油模拟油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界面剪切粘度增加,Zeta电位的绝对值总体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渤海某稠油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等特点,利用室内实验方法,对碱/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与原油的界面活性、碱对表面活性剂/原油间界面活性的影响、碱/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碱/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碱/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具有降低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界面张力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界面张力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为此进行了一系列非稳态驱替实验。实验是采用非胶结岩心和不同界面张力的流体体系进行的。 流体体系中,被驱动相采用的是模拟原油,驱动相分别是:地层水、表面活性剂溶液、下相微乳液和中相微孔液。研究结果表明:①界面张力对相对渗透率曲线有实质性影响。随着界面张力的降低,驱替相和被驱替相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均升高。特别是在界面张力σ<10~(-2)mN/m时此影响更明显。②随着界面张力的降低原油采收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埕东泡沫复合驱采出液为研究对象, 配制一系列含不同浓度泡沫剂的模拟水和模拟油组成的体系,采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这些体系的油-水界面特性,考察了发泡剂浓度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泡沫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有固体悬浮物,使得过滤后采出水-原油模拟油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粘度降低。模拟水中加入发泡剂后,模拟水-原油模拟油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界面剪切粘度增加,但变化幅度较小,而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原油与含发泡剂的模拟水所形成的W/O和O/W乳状液的稳定性随发泡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以埕东泡沫复合驱采出液为研究对象,配制一系列含不同浓度泡沫剂的模拟水和模拟油组成的体系,采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这些体系的油-水界面特性,考察了发泡剂浓度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泡沫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有固体悬浮物,使得过滤后采出水-原油模拟油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降低.模拟水中加入发泡剂后,模拟水-原油模拟油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界面剪切粘度增加,但变化幅度较小,而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原油与含发泡剂的模拟水所形成的W/O和O/W乳状液的稳定性随发泡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原油/盐水的动界面张力,比较了在无破乳剂存在时几种体系的动界面张力曲线,证明了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分子渐渐扩散吸附到原油/盐水界面上,当体系中有破乳剂存在时,破乳剂分子以竞争的方式扩散吸附到原油/盐水界面上。用动态界面张力方法研究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和破乳剂在原油/盐水界面的吸附速度对研究原油乳状液的破同理和优化破乳条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S构成的复合体系与大庆油田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探讨了时间、NaOH浓度、地层水矿化度、活性剂浓度及聚合物种类和用量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该活性剂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能在较宽的地层水矿化度、较宽的活性剂浓度及碱浓度范围内与大庆油田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3mN/m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在二次及三次采油过程中,油水界面张力影响着原油采收率的大小,并且油水界面张力值大小受到地层水矿化度的广泛影响。为了考察地层水矿化度对油水界面张力值的影响,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矿化度标准盐水下油水混合体系的能量变化情况。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实验测定了对应体系油水界面张力值,并与分子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加,油水混合体系的能量从2.87×108 J/mol降至2.85×108 J/mol,同时油水界面张力值从7.52 mN/m降至2.00 mN/m。  相似文献   

10.
界面张力弛豫方法是研究油水界面膜微观性质极为有效的方法。采用该方法研究了驱油体系中化学剂如聚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碱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扩张黏弹性质的影响,考察了界面上的微观弛豫过程。研究发现,驱油体系中化学剂均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膜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聚合物和碱的加入使界面上出现了特征时间在10^3s数量级的慢弛豫过程,大大增强了界面膜的弹性。表面活性剂与活性组分间的相互作用造成扩张黏性部分明显变化,而弹性变化不大。图6表1参5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半连续乳液种子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复合乳液,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得出复合乳液的最佳配方。考察了丙烯酸用量对乳液电解质稳定性的影响、引发剂用量对聚合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及乳化剂用量对粘度的影响。采用离心法测得乳液的乳胶粒径分布,并对胶膜的耐水性及拉伸强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采用最佳配方可制得粘度适当、固含量适中、稳定性好、粒径分布较窄、转化率较高的BA/ST/MA/MMA/AA/AM复合乳液。由该复合乳液制得的胶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2.
The size of the nanoparticles and the number of oxygen vacanci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opper-based catalysts used for the synthesis of methanol from synga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prepared a series of catalysts CuO/ZnO/Al2O3/CeO2(CZAC) with CuO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varying number of oxygen vacancies on the surface by changing the added volume of CeO2 by using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properties ...  相似文献   

13.
倪良  蒋文华  韩世钧 《石油化工》2001,30(6):456-459
通过新制备的电导电极 ,测定了不同组成的环己烷 -水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乳状液在富水相不同时间的电导率。为了定量讨论乳状液的稳定性 ,提出了增比电导率的概念 ,根据富水相增比电导率时间曲线 ,求得了乳状液的初始分层速率常数。同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添加剂 (正丁醇和聚乙二醇 )对乳状液初始分层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初始分层速率常数的大小来衡量乳状液的稳定性 ,是简明直观、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覃孝平  赖南君  叶仲斌  彭琴 《石油化工》2013,42(11):1262-1267
以乙二胺和马来酸酐为单体制备了N,N′-二(4-氧基-2-烯酸)乙二胺(EDMA);以EDMA、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烯丙基磺酸钠(SAS)为单体制备了AM/AA/SAS/EDMA四元共聚物。利用FTIR、SEM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四元共聚物的结构特征,并对其耐温耐盐性能、抗剪切性能和提高采收率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5 000 mg/L时,该四元共聚物溶液在95℃下的黏度保留率为39.5%;在10 000 mg/L NaCl,1 000 mg/L CaCl2,1 000 mg/L MgCl2·6H2O溶液中的黏度保留率分别为12.1%,19.3%,27.5%;当质量浓度为2 000 mg/L时,在剪切速率为500 s-1下剪切5min后其黏度为28.7 mPa·s,黏度保留率为85.7%;室内采收率实验结果表明,60℃下该四元共聚物的采收率比AM/AA二元共聚物高5.7%。  相似文献   

15.
PP/POE/PE 共混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枫  杨琪  杨云波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2,20(4):239-240,254
介绍了新型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的结构与性能的特点,采用配比合适的均聚聚丙烯(PP)和共聚PP为基体树脂,通过POE,PE对PP增韧改性研究,确定最佳的增韧剂和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的共混体系,结果表明:POE为PP的最好增韧剂,PP/POE/PE三元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MoO3/TiO2-SiO2催化剂的阈值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天然气化工》2001,26(4):14-19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备TiO2/SiO2复合载体,浸渍法担载一定量MoO3.用XRD、LRS和TPR等考察了MoO3在TiO2/SiO2表面的分散状态,中压固定床反应装置测定MoO3/TiO2-SiO2、MoO3/SiO2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HDS)、环己烯加氢(HYD)和苯加氢(BHD)活性.结果表明,(1)TiO2的加入有利于加强MoO3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MoO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提高其分散阈值;(2)当MoO3载量低于分散阈值时,其HDS、HYD和BHD活性随MoO3载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在高于分散阈值后,几乎保持不变,能明显体现负载型Mo催化剂在HDS、HYD和BHD反应中的阈值效应;(3)MoO3-TiO2/SiO2催化剂的HDS、HYD和BHD活性都较MoO3/siO2催化剂高,TiO2能很大程度地改善MoO3/SiO2催化剂的HDS、HYD活性.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的共同作用,是多年的热门研究课题,它对混合体系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测量混合物溶液电导率和界面张力,深入研究了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Marlon ARL(MARL)在含有生物聚合物(黄原胶)和碱(NaOH)的溶液中的作用.由于三元复合驱(ASP)是最有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且油水界面张力是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针对阿尔及利亚原油的特点,优化出三元复合驱的浓度(质量分数)配方:碱0.007,MARL0.02,聚合物0.002.测量结果显示,不同组分的混合物对电导率和界面张力有重要影响;同时,SDS和MARL两种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三元复合驱和油水体系的电导率和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溶液聚合后水解法,以丙烯酰胺(AM)、(4-丙烯酰胺基)苯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PTDAB)、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合成了疏水缔合聚合物P(AM/PTDAB/AMPS/NaAA),通过考察反应条件对合成聚合物的特性黏数、溶解性以及增黏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研究了最佳合成条件下所合成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剪切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聚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PTDAB加量为总单体质量的0.5%~0.8%,AMPS加量为总单体质量的15%,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5%,复合引发剂加量为总单体质量的0.1%,pH值为8,引发温度30℃。采用矿化度100 g/L的盐水配制的质量浓度2000 mg/L的合成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仍大于30 mPa·s;采用矿化度20 g/L的盐水配制质量浓度2000 mg/L的合成聚合物溶液在转速5000 r/min下剪切3 min再静置4 h后的黏度保留率可达80%以上;聚合物溶液在85℃高温老化150 d后的黏度大于20 mPa·s。所合成四元共聚物表现出优异的耐温抗盐性、剪切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性能优于高相对分子质量抗盐聚丙烯酰胺P(AM-AMPS-NaAA)。  相似文献   

19.
以柴油为分散介质、Span和Tween复配体系为乳化剂、质量分数为62.O%的丙烯酰胺水溶液为分散相,配制了反相微乳液。通过增溶水相实验、绘制拟三元相图、测定电导率,确定了反相微乳液的组成(质量分数):柴油43%,Span80/Tween80(质量比3:1)复配乳化剂17.4%,62.0%的丙烯酰胺水溶液39.6%。以产物中聚丙烯酰胺实测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引发温度、引发剂用量、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对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电镜照片显示,在较优条件下制得的聚丙烯酰胺微球粒径在50illa左右,且分布单一。  相似文献   

20.
采用附着-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SO42--ZrO2/γ-Al2O3催化剂.用NH3-TPD考察了催化剂的酸性,用XRD、IR等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用BET法测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酸强度、酸中心结构、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预处理温度和反应温度对正己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液的浓度为0.8mol/l、焙烧温度为1043K时催化剂的酸性最强,催化剂样品中氧化锆以四方相存在,SO2-4与锆离子以单配位形式结合,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高于100m2/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