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基于G.703建议的E1数字接口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符合ITU-T G.703建议的E1接口功能、电器特性、类型、输出口回损要求等特点,分析了G.703数字接口转换的实现原理,并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详细说明G.703与V.35,RS 232,V.36等多种接口之间的转换,其中涉及到电平转换和速率设置、数据的接收和发送、E1接口的控制及通信等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10G以太网     
许英 《有线电视技术》2004,11(16):30-33
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正提供给用户越来越多的应用,如高速因特网接入、企业局域网连接、实时数据流传输等。传统城域间的连接采用SONET/SDH技术。由于SONET/SDH的传输结构是为话音而非数据优化而设计的,因此在数据传输已经远远超过话音传输的今天,这种结构已经不能有效地支持日益发展的互联网了。  相似文献   

4.
吴亮  叶凡  任俊彦  郑国祥 《微电子学》2006,36(2):136-140,144
以10/100 Base-T以太网物理层的设计为基础,分别介绍了系统级芯片数字部分的硬件加速仿真,及借助FPGA实现数模混合验证的方法,并得出了两种验证方法的对比。最后,给出了10/100 Base-T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流片结果。测试表明,整个系统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10G以太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G以太网技术是高速以太网技术,适用于新型的网络结构,实现全网技术统一。它的优点是减少网络的复杂性,兼容现有的局域网技术并将其扩展到广域网,同时有望降低25%系统费用,并提供更快、更新的数据业务。因此,10G以太网是下一代最具竞争力的技术。10G以太网发展背景随着互联网业务和其他数据业务的高速发展,对带宽需求的增长影响到网络的各个部分,包括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为了充分利用骨干网带宽,人们目前采用了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但接入网的低带宽连接使得网络中的瓶颈问题逐渐突出。用户越来越不能忍受使用56K …  相似文献   

6.
介绍10G以太网核心技术的同时与1G以太网进行了比较,探讨了10G以太网在宽带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 10 G以太网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阐述了 10 G以太网技术发展的背景、10 G以太网标准 IEEE80 2 .3ae的制定过程 ,分析了 10 G以太网技术原理和关键技术 ,给出了 10 G以太网在局域网、城域网以及广域网中的应用示例 ,并对 10 G以太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实现100Mbps的Ethernet网络时,设计人员的一项主要考虑是如何保持与现有的10Mbps节点的兼容性。IEEE802.3u 100Mbps Ethernet网络的一项措施是使链路本身能自动适应配置。这对于混合型的10和100Mbps网络是特别理想的。接收器的自配置能力使得各站与集线器之间的每一条物理连接线路的管理大为简化。 这个协议的工作方式应当类似于调制解调器的握手规则,即通过握手选择链路的每一端能共同支持的最高传输速度。802.3u Fast Ethernet的这个启动协议又叫做Auto—Negotiation(最初  相似文献   

9.
赛林 《现代通信》2001,(12):13-13
最早的以太网是在1976年由PalO Atlo研究中心的Robet博士开发出来的,其运行速度为10Mbit/s。后来发展到遍布全球的企业沿用至今的以太网,运行速度可达到100Mbit/s。最近千兆级以太网交换机,能提供1000Mbit/s的速度。但是,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超高速的10Gbit/s以太网被开发出来,并即将进入实用阶段。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目前以太网使用的100Mbit/s的速度对于访问大多数静态网站、进行基本的电视会议以及相对较高质量的IP语音服务来说勉强够用了。但100M以太网应…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以太网速度已经超乎人们想像。而10G以太网并不只是提供了一条更大的管道,而是提供了简化光纤和端口管理所需的海量数据汇聚功能。事实上,10G以太网可望使要求的端口数量降低10倍。 企业以太网局域网业务通过多种技术传送到城域网中,如SONET、WDM或裸光纤技术。通过采用以光纤为介质的以太网技术,客户可以简便地扩充业务,同时像在自己的以太网局域网中一样,实现同样的高性能和多种特性。  相似文献   

11.
经济上的可行性曾经是FTTH网络大量部署的主要障碍,现如今全世界已有超过四千万个FTTH连接,很明显那些过时的观念需要修改。本文分析PON网络如何来解决"经济上可行性"问题;以及在GPON、EPON选择上都有哪些优、劣势;最后,从波长、频谱的角度分析G(E)PON和10G-PON,如何从G(E)PON升级到10G-PON。从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角度来看,要平滑升级需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现有G(E)PON和10G-PON如何实现共存,如何利用现有的G(E)PON光网络架构而不会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个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实例,该系统基于G.703建议,由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等模块构成.阐述了系统模型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为多个分散监控场所的集中式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沈兰荪  陈芳 《电信科学》1995,11(1):39-43
数据通信用户设备包括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这两种设备需要通过一定的接口电路相连接。本文给出了一种符合CCITTG.703建议的接口实现方案,详细介绍了接口电路功能与设计技巧,该电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程坚华 《通讯世界》2003,9(9):76-76
目前,随着各运营商业务发展的需求以及对未来业务的长远规划,采用先进的光传输城域网产品构筑统一开放的多业务城域传输平台已经成为建设热点。而城域传输网络作为各运营商的公共基础传输平台,必须具备对未来带宽增长的良好适应能力以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以某地运营商城域网工程为例,原有网上业务主要为2M电路业务,和部分以2M电路或更宽的方式承载的数据业务。网上设备由二个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组成。但随着各种电信业务的飞速发展,现有网络状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带宽的需要。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本地/城域网覆盖面太小,承载业…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上的可行性曾经是阻碍FTTH网络大量部署的主要障碍,现如今全世界已有超过4000万个FTTH连接,很明显那些过时的观念需要修改。这篇文章中,我们一起来分析PON网络是如何来解决这个"经济上可行性"问题的;以及在GPON、EPON选择上都有哪些优、劣势比较;最后,从波长、频谱的角度分析GPON/EPON和10G PON,如何从GPON/EPON升级到10G PON。从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角度来看,要平滑升级需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同一PON树下现有GPON/EPOM和10G PON如何实现共存,如何利用现有的GPON/EPON光网络架构而不会对它们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16.
10G EPON和10G GPON标准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EEE和ITU-T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启动了下一代PON标准的研究。截至目前,10G EPON和10G GPON的主体标准或已正式发布、或基本定稿,这必将加快器件商与设备商推出商用产品的进程。本文介绍了10G EPON与10G GPON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系列数字接口物理/电气特性的规范G.703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的规范G.703建议,是数字通信中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自1972年发布以来,几经修改。2001年10月在ITU-T SG152001-2004研究期的第二次全会上确定了最新的修改。文章重点介绍了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尽管目前IEEE802.3z版的千兆以太网具有容量大、价格合理、普及率高等优点,但为了实现双向复用操作它需要使用一对光纤,而且标准规定了其应用范围是5公里。实际上,现在的以太网交换机采用了性能更高的光电转换器,已经将光纤的传输距离延伸至几十公里。随着传输网络的发展,10G以太网技术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种高速以太网技术适用于各种网络结构,能够简单、经济地构建各种速率的网络,可以满足骨干网大容量传输的需求,解决了窄带接入、宽带传输的瓶颈问题,并与现行以太网技术兼容。2000年末已经为通往WAN作好了相应的技术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GSMC 130 nm CMOS工艺的高速率低功耗10:1并串转换芯片。在核心并串转换部分,该芯片使用了多相结构和树型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在输入半速率时钟的条件下,实现了10路500 Mbit/s并行数据到1路5 Gbit/s串行数据的转换。全芯片完整后仿真结果显示,在工作电压(1.2±10%)V、温度-55~100℃、全工艺角条件下,该芯片均可正确完成10:1并串转换逻辑功能,并输出清晰干净的5 Gbit/s眼图。在典型条件下,芯片整体功耗为25.2 mW,输出电压摆幅可达到260 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