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家峡水电站坝区边坡为层状结构岩体,施工开挖形成了坡向与边坡层理面倾向不同关系的人工边坡,其变形破坏方式和稳定性特征各不相同。工程实践中,在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按不同边坡类型的变形破坏机理和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边坡开挖与锚固方法,即顺向坡先锚后挖,横向坡边挖边锚,逆向坡随机锚固。根据这一原则,成功而有效地指导了工程的施工,保证了边坡施工期的进度和运营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拱肩槽边坡岸坡陡峻,坡体岩性较差,断层、层间挤压错动带、顺坡卸荷裂隙和深部裂隙发育.拱肩槽边坡开挖在一定程度上切除了维持边坡稳定的部分外围岩体,从而对工程边坡及上部变形拉裂岩体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利影响.选择拱肩槽II1.II1,剖面,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拱肩槽边坡的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工程边坡的稳定性,并对初拟的"逐层开挖,边挖边锚"施工步骤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若干对工程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潘口水电站导流洞进口边坡高达224m,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揭露Ⅲ、Ⅳ级结构面上百条。断层密集,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差,对大断面导流洞进口安全极为不利。施工中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周边预裂与预留保护层、手风钻修整相结合,边开挖边支护,及时封闭开挖坡面,以锚筋桩、预应力锚索为主体,立体支护、综合治理等施工技术,确保了开挖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潘口水电站导流洞进口边坡高达224m,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揭露Ⅲ、Ⅳ级结构面上百条。断层密集,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差,对大断面导流洞进口安全极为不利。施工中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周边预裂与预留保护层、手风钻修整相结合,边开挖边支护,及时封闭开挖坡面,以锚筋桩、预应力锚索为主体,立体支扩,综合治理等施工技术,确保了开挖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大朝山水电站导流隧洞进、出口边坡分别高达100m、70m,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共揭露Ⅱ、Ⅲ、Ⅳ级结构面184条,断层密集,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差,对大断面导流洞进、出洞口安全极为不利。施工中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周边预裂与预留坡面保护层、手风钻修整相结合,边开挖边支护,及时封闭开挖坡面,以锚筋桩、预应力锚索为主体,立体支护,综合治理等施工技术,确保了开挖边坡稳定和施工、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6.
复杂层状高陡岩质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吉亮  杨静  陈又华  黄孝泉  白伟  魏雨军 《水利学报》2015,46(12):1414-1422
我国西南地区坡高谷深,蕴含着丰富水能资源的同时,高陡岩质边坡变形与稳定问题亦相对突出。以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厂房进水口边坡为例,重点研究层状岩质工程边坡变形与稳定问题,以及工程边坡对环境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的影响。该处边坡结构复杂,顺向坡、斜向坡、横向坡、反向坡均有分布,不同边坡结构坡段变形破坏模式差异明显。在地质条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边坡结构坡段变形破坏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设计。此外,工程边坡的开挖对上部环境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充分考虑工程边坡开挖后顺层滑移、顺层倾倒等作用对上部环境边坡的变形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先环境边坡变形影响区支护,后工程边坡开挖"的设计理念,治理效果在数值模拟中表现明显,实际效果将在边坡施工完成后得到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亦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西南库岸顺层边坡高陡,开挖切脚后很容易产生顺层滑坡.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分层、分区开挖,边开挖边支护施工,每层马道边坡中间增加锚筋束等随机支护手段,采用预裂爆破,马道采用保护层开挖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开挖边坡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在埋地管道输水方案中,沟槽开挖坡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施工安全、管材安装质量及工程投资与经济效益,因此,合理设计开挖坡比具有重大意义。以阜城—景县输水管道工程为工程背景,根据给定工程地质,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以ANSYS软件为计算工具,对沟槽开挖边坡进行安全稳定性计算。通过计算假定开挖坡比的边坡稳定性,获得不同开挖坡比下的沟槽边坡达到破坏时的安全系数,再根据选取的最优安全系数,确定最优开挖边坡。同时,基于上述方法,计算分析了开挖坡比与边坡安全系数的非线性关系,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了有益结论与意见。  相似文献   

9.
黄河小浪底工程泄水建筑物出口边坡稳定分析及工程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小浪底工程泄水建筑物出口边坡稳定分析及工程治理翟才旺(郑州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03)1边坡工程概况黄河小浪底工程泄水建筑物出口边坡指消力塘西侧人工开挖边坡(以下简称出口坡),坡高50~70m,为缓倾角顺向坡。所有泄水建筑物的出...  相似文献   

10.
高陡边坡稳定度差,施工空间狭小,开挖及支护施工难度大,严重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以西藏珠拉营地建设工程为例,针对开挖空间不足、地质情况复杂、挡墙方量大等工程难题,提出了“放坡开挖、分层分段跳仓开挖、边坡临时喷网支护、挡墙首仓快速浇筑”的施工优化方案。将一级边坡开挖临时坡比由1∶1调整为1.0∶0.5,设置临时马道,马道下方临时开挖坡比1.00∶0.35,二级边坡按照最终设计方案开挖,坡度为1∶1;开挖采用分层分段跳仓法;采用临时挂网喷射混凝土的方式临时支护;随后依次施作仰斜式挡墙和格构护坡(CBS植草护坡)加固边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岗前安全培训、持证操作机械等方面进行安全管理。所提出的施工方案可将开挖回填工作量减少约60%,保证高挡墙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全面提高挡墙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1.
饶翔  侯超群 《人民长江》2012,43(14):85-87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导流明渠边坡开挖规模较大,且局部存在潜在不稳定块体,对施工期安全构成威肋。为能及时了解边坡的稳定状况,为施工安全提供保证,根据现场情况,对边坡进行了位移、应力及外观变化监测,监测成果反映了施工对边坡稳定的影响,为采取安全加固措施提供了有力的基础资料,确保了边坡开挖施工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龙滩水电站左岸典型反倾向层状结构岩质高边坡的稳定和变形问题,通过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施工程序的模拟,结合边坡开挖后岩体应力调整和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支护措施的实施时机,并对各种支护措施在施工时序上进行优化组合,确定合理的边坡施工程序。在保证施工期边坡稳定的前提下,为锚索施工赢得了时间,较好地解决了高边坡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因支护制约开挖及难以组织快速施工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龙滩水电站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龙滩水电站坝址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对坝址岩体力学特性、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建筑物高边坡稳定性、左岸倾倒蠕变岩体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关键性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枢纽区工程地质情况、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高边坡地质条件和工程处理措施。继而,还提出了关于坝轴线布置、坝基开挖、洞室围岩稳定及支护、边坡开挖等方面的看法。龙滩工程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4.
付琛  熊新宇  赵峰 《人民长江》2011,42(16):106-109
阿海水电站高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岸坡陡直,边坡开挖工期短,支护强度大,立体交叉作业面相互干扰。为保证在整个大坝施工过程中的边坡稳定,及时掌握边坡变化情况,对边坡进行了有效的安全监测,主要监测项目包括位移、地下水位、边坡变形等。对已开挖支护完成的边坡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左岸坝肩边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安全监测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
以锦屏水电站缆机平台高陡边坡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其分级开挖支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不同的单级开挖高度、岩体强度参数和支护时间对高陡边坡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坡的变形、安全系数受岩体强度参数影响较大;较好岩体条件下,单级开挖高度和支护时间对边坡的变形、安全系数影响很小,较差岩体条件下,单级开挖高度和支护时间对边坡的变形、安全系数影响显著,且单级开挖高度越大,支护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研究成果可为实际高陡岩石边坡工程开挖支护方案优化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安桥水电站枢纽区边坡范围大,地质条件复杂,并处于高地震烈度区域,边坡开挖设计工作难度大。在进行多种计算方法比较和对地质参数等基础数据进行多样化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边坡滑移模式进行了推演,对边坡稳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为施工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平  王联斌  雷声军 《人民长江》2012,43(14):33-35
枕头坝一级电站导流明渠边坡长且高陡。在施工中,如何选择开挖支护方式,对减少工程占地、节省投资、保证安全和工期具有重要意义。设计遵循“少开挖、强支护、边开挖边及时支护”的理念,事前做好设计,施工中加强监测,对可能发生的失稳问题提前处理,力求使工程占地范围小、投资省,为工程顺利截流,缩短工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龙滩水电站右岸航道出口边坡施工期安全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史可军  陈卫红 《水力发电》2003,29(10):91-94
边坡工程由于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变形机制的多样性,使得对边坡稳定性及其支护效果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而全面的现场监测和分析将为这方面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根据龙滩水电站右岸航道出口边坡的监测设计、监测成果和开挖支护情况,分析了各段边坡变形和稳定状况,对加固处理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证明,航道出口边坡的监测为边坡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经过一系列的加固措施的实施,边坡呈现比较稳定的状态,但仍需进行进一步的监测和维护。  相似文献   

19.
小湾水电站高边坡安全稳定监测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小湾水电站700m级高边坡采用了TCA2003、TCRA1101、Sinco测斜仪、滑动测微计、GPS卫星定位系统等多种先进监测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密切监测所有开挖边坡;采用监测数据库管理和分析系统,分析开挖边坡的安全稳定性;评价边坡预应力锚索锚固效果;同时,对局部失稳边坡进行了成功预报,对调整边坡加固参数、指导工程安全施工以及确保工程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尾水隧洞出口边坡为典型陡倾顺向坡,最大坡高114m,顺层滑移是边坡开挖支护设计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遵循优化开挖坡比、强化锁口支护的思路开展了施工图阶段设计。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揭露岩体结构与前期勘探成果差异较大,为此开展了边坡动态加固设计。为了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反馈分析,采用FLAC3D三维数值方法研究边坡在开挖卸荷条件下的力学响应、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和潜在失稳模式以及不同工况下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及变形监测资料表明,边坡开挖与支护设计合理,满足规范要求,边坡整体稳定。该边坡设计过程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